指数收涨理财市场冷清,资产配置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25-6-9 18:27阅读:52
今天三大指数齐齐飘红,市场活力显著提升。两市成交额飙升至1.29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0.13万亿元,资金活跃度明显增强。
盘中,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400点,尽管尾盘略有回落,但整体上涨态势不变,市场信心的显著回暖。
无疑,高层会谈传递的积极信号有效缓解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另外央妈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累计增持103万盎司,金额约245亿元人民币,也进一步为市场向好提供了动能。
板块上,CRO及创新药板块涨幅居前。银河证券研报指出,医药行业有望迎来持续性修复,创新药产业链在2025年表现可期。今年,多只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突破50%,领跑ETF市场。
再就是,稀土板块走强,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等个股集体上涨,稀土ETF(516150)涨幅超2.5%,港股中国稀土午后更是一度飙升近53%,创逾三年来新高。据说商务部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合规申请。
然而,股市的热火朝天与理财市场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
6月8日,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令人不免“心凉”。以余额宝为例,6月8日其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18%,5月29日甚至低至1.165%,创下自2013年5月30日成立以来历史新低。
6月8日,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
据统计,规模排名前15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普遍在1.2%至1.8%之间,其中“天弘余额宝”收益率仅1.19%,最高者也不过1.88%。相较几年前动辄3%以上的收益率,这一下滑趋势显而易见。
为何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为稳定经济,国家保持流动性宽松,市场上“钱”多了,短期债券和存款利率自然下降。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这些低风险资产,利率下行直接导致其收益“缩水”。
此外,居民存款规模在今年4月大幅增长,银行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使得货币基金的吸引力进一步减弱。
尽管如此,理财市场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趋势,值得大家关注。
根据光大理财6月6日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4-2025)》报告,2024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占比创历史新高,达到47.6%。
来源:光大理财
基金业协会数据提供了很好的佐证,货币基金规模达13.99万亿元,单月激增6648.39亿元,占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74%,成为增长主力。这表明,居民越来越重视理财,资金正从房产、实物资产加速流向金融市场。
然而,问题在于居民财富收入来源过于单一。数据显示,我国80%的财富收入来自存款和利息,仅10%来自企业分红。而反观其他国家,企业分红平均占比高达55%,这一差距凸显了国内资产配置结构的局限性。低利率环境正在倒逼投资者重新审视资产配置策略,寻找更优的“打法”。对话框回复888,私信小助理,获取资产配置系列课。
其实无论是A股市场的板块轮动,还是理财市场的低收益困境,核心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节奏。
市场风云变幻,短期波动在所难免,但清晰的目标和稳健的策略能帮助投资者站得更稳。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咱们不妨多一分耐心,少一分冲动,以长期视角审视每一笔投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07
-
存款利率连降,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买吗?该如何选择?
2025-07-28 13:07
-
可转债转股指南来啦!这几个关键点务必留意
2025-07-28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