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石医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收1.3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
发布时间:2025-6-6 16:08阅读:67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2025年6月6日,燃石医学(纳斯达克代码:BNR)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3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5.6%。
毛利润为97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环比增长8.9%;Non-GAAP毛利润为1.0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7.6%。
专注院内合规化发展
院内检测收入持续增长
随着肿瘤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基因检测技术已成为临床诊疗的核心驱动力。为了推动NGS技术规范化落地院端,燃石医学通过“智能实验室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93家医院建立肿瘤NGS检测能力。
2025年第一季度,燃石医学院内检测收入为57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环比增长32.6%。中心实验室检测收入为3830万元人民币。
药企合作高效推进
收入规模稳步增长
深耕肿瘤精准诊疗领域十余年,燃石医学在肿瘤NGS领域构建了深厚的技术壁垒。公司基于丰富的海内外项目经验、成熟的商业化产品矩阵,以及严格的实验室质控体系,成为100+家创新药企的首选伴随诊断合作企业。
2025年第一季度,燃石医学药企合作收入为37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9%。
2025年4月15日,阿斯利康自主研发的卡匹色替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批,成为首款在华获批、用于特定生物标志物(PIK3CA、AKT或PTEN)改变的乳腺癌患者的AKT抑制剂。
在卡匹色替的关键III期研究 CAPItello-291中,燃石医学为入组患者进行AKT通路相关基因PIK3CA、AKT1和PTEN变异检测。
而随着阿斯利康卡匹色替和罗氏伊那利塞在2025年的先后获批,中国的乳腺癌伴随诊断市场已经正式进入了“多基因NGS检测”的时代。
与此同时,后续更多不同靶点乳腺癌药物的研发和获批也已经在路上,这会是一次对肿瘤NGS伴随诊断刚需适应证的大扩容”,也为燃石未来的增长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营销效率大幅提升
运营费用全面降低
得益于商业化产品矩阵的成熟、公司职能构架的调整,以及相关摊销及折旧费用的降低,燃石医学销售和营销效率大幅提升,运营费用全面降低。
2025年第一季度,燃石医学运营费用为1.126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46.8%,环比降低34.3%。
其中: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4090万元人民币,同比降低12.7%,环比降低12.4%。
一般行政和管理费用为3130万元人民币,同比降低68.3%,环比降低16.1%。
2025年第一季度,燃石医学毛利润为 9740 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3.7%,环比增长8.9%。
得益于公司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在扣除研发及非现金项目后,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3210万元人民币(Non-GAAP GP-SG&A),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
持续输出前沿临床成果
用科学守护生命之光
燃石医学践行“用科学守护生命之光”的使命,携手全国知名专家探索肿瘤前沿诊疗方案。
2025年4月-6月,燃石医学在2025 AACR和2025 ASCO两个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上共投稿9篇poster,研究内容涵盖癌症早检、伴随诊断和复发检测。
2025年2月,为了进一步探索脑脊液循环肿瘤DNA(ctDNA)的临床应用场景,广东省人民医院发起了大型临床研究,揭示无创ctDNA技术能够早期检测微小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病灶、独立预测患者预后、实时监测疾病进展、识别耐药机制,并指导后续治疗。研究使用包括燃石朗清 -168基因panel和OncoCompass Plus-520基因panel在内的肿瘤液体活检产品进行脑脊液ctDNA检测。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IF=58.7)。
2025年3月,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联合燃石医学、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多家单位发起多中心研究,从16万余个CpG位点中筛选出8个肝癌高特异性MDMs,并基于成本低廉的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qMSP)检测法,开发COMET-LR模型。该模型具备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诊断性能高于GALAD等国际评分系统。研究所使用的qMSP技术,源自燃石医学单癌早检管线第一款自主研发的肝癌产品,仅需4ml血浆,即可实现无创、快速检测。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IF:= 14.3)。
2025年4月,上海复旦肿瘤医院联合燃石医学发起了前瞻性临床研究PERCEIVE-I,并基于不同组学的癌症检测模型开发了基于液体活检的Early Detection of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GMED)模型。作为首款专门针对多种妇科癌症的多组学检测模型,GMED模型敏感性为81.9%,特异性为96.9%,能够同时检测三种高发妇科癌症,避免不必要的筛查诊断程序。研究使用燃石医学酶学方法的甲基化检测平台,为入组患者提供cfDNA甲基化检测;使用燃石朗清 -168基因panel对入组患者进行ctDNA突变检测。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4.3)。
2025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发起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II期研究,该研究在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中探索围手术期免疫联合化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使用ctDNA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研究证实,围手术期免疫联合化疗是系统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OSCC的可行且安全的选择,通过ctDNA监测分子残留病灶(MRD),可能对系统性评估辅助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潜在价值。燃石医学的个性化MRD检测产品燃石朗微 ,为研究提供了ctDNA检测方案,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Cancer》(IF=27.7)。
经营状况持续向好
现金流状况长期稳定
2025年第一季度,燃石医学营业成本为35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环比下降2.5%;净亏损为135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9%,环比下降83.4%。
截止2025年3月31日,燃石医学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为4.974亿元人民币,可持续支持公司长期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燃石医学
燃石医学(纳斯达克代码:BNR)成立于2014年,公司使命为“用科学守护生命之光”,专注于开发创新可靠、具有临床价值的癌症伴随诊断与早检产品。公司业务及研发方向主要覆盖:1)癌症患病人群精准医学检测;2)全球抗肿瘤药企的生物标志物和伴随诊断合作;3)基于液体活检的多癌种早检。燃石医学于2018年7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中国肿瘤NGS检测试剂盒第一证,在体外诊断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实验室获得广东省临检中心颁发的 “高通量测序实验室”技术审核,同时获得美国CLIA、CAP和ISO15189实验室质量体系资质认证。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开发创新可靠的癌症精准检测产品,推动癌症精准医疗领域的发展。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