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和降息是什么含义?央行降准降息A股银行股票会上涨吗?
发布时间:2025-5-15 13:50阅读:366
一.央行降准和降息是两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用于调节市场流动性和经济活力,但具体含义和作用不同:
1. 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定义: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必须存放在央行的资金,占其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即存款准备金率)。降准就是央行下调这个比例,比如从10%降到9%。
直接影响:
银行可放贷的资金变多(比如原先每吸收100元存款只能贷出90元,降准后能贷出91元)。
释放流动性,增加市场资金供给,支持企业贷款、基建投资等。
目的:
刺激经济(尤其企业融资)、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但不直接影响存贷款利率。
举例:
2023年3月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2. 降息(降低基准利率)
定义:
央行下调政策利率(如MLF、逆回购利率),进而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如LPR)。
直接影响:
存款利率下降 → 居民储蓄收益减少,可能转向消费或投资。
贷款利率下降 → 企业/个人贷款成本降低(如房贷月供减少)。
副作用:银行净息差(存贷利差)可能收窄,影响利润。
目的:
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但过度降息可能引发通胀或资本外流。
举例:
2024年2月5年期LPR从4.2%降至3.95%,百万房贷月供可省约150元。
为什么有时同时使用?
央行可能“双降”(如2020年疫情期间),既通过降准释放资金,又通过降息推动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形成政策合力。但对银行股影响复杂(短期利空息差,长期利好资产质量)。
二.央行降准降息对A股银行股的影响并非单一方向,需结合政策背景和市场环境综合分析。以下是关键影响因素及历史规律总结:
1. 降准的直接影响
利好方面:释放流动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尤其对中小银行更明显(如2021年7月降准后宁波银行一周涨9%)。
利空方面:若经济下行压力大,市场可能担忧资产质量恶化(如2015年连续降准后银行股因坏账预期跑输大盘)。
2. 降息的双刃剑效应
息差压力:对称降息(存贷款利率同降)影响较小,非对称降息(仅贷款降)会压缩净息差(如2014年降息后上市银行净息差收窄0.2个百分点)。
需求刺激: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可改善还款能力,但效果有滞后性(一般需2-3个季度传导)。
3. 历史数据参考
2019-2020年降准周期中,银行指数平均超额收益3.5%,但个股分化显著(招行涨12% vs 四大行平均2%)。
2022年4月降准后银行股次日平均高开1.8%,但一周内回吐涨幅,反映短期博弈特征。
4. 当前市场特殊性
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2023Q4仅1.7%),进一步降息可能触发盈利下调。
房地产风险暴露程度成为关键变量,政策组合拳(如配套放松房贷)可能扭转预期。
5. 操作策略建议
短期:关注降准幅度超预期(如50BP以上)带来的交易机会,但需警惕利好兑现后的回调。
中长期:优选零售业务占比高(如平安银行)、中间收入强的银行(如招行),其对息差依赖度较低。
结论:单次降准降息难以形成趋势性行情,但在估值低位(当前PB仅0.5倍)下,政策累积效应可能引发修复,建议观察后续LPR调整幅度及财政政策配合信号。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央行降准和降息是什么意思?有人给讲一下吗?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0
-
牛市震荡调整,你该如何应对?
2025-11-10 09:40
-
第一次开户,如何选券商?(附7家券商测评表)
2025-11-10 09:40


当前我在线
18601626975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