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实施的股票退市新规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18小时前阅读:8
2025年1月1日起,A股市场实施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退市新规,主要从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四大维度强化退市标准,以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以下是新规的核心内容:
1. 财务类退市标准
主板公司:
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 且 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原为1亿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第三年仍不达标则强制退市。
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为负,也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科创板/创业板:
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 且 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二年仍未改善则强制退市。
北交所:
扣非净利润为负 且 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二年仍未改善则退市。
财务造假:
一年造假金额≥2亿元且占比≥30%;
连续两年造假金额≥3亿元且占比≥20%;
连续三年及以上造假,直接退市。
2. 交易类退市标准
股价退市: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面值退市)。
市值退市:
主板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原为3亿元);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公司市值低于3亿元。
流动性退市:
主板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500万股;
创业板/科创板低于200万股;
北交所低于100万股。
股东人数退市:
主板连续20个交易日股东人数低于2000人;
创业板低于400人。
3. 规范类退市标准
资金占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净资产30%或金额≥2亿元,且未按期整改。
审计问题:
连续两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
未按时披露年报/半年报。
公司治理问题:
控制权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有效信息。
4. 重大违法类退市标准
财务造假(如前述标准);
欺诈发行(如IPO造假);
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等重大违法行为。
5. 其他新增退市情形
分红不达标ST:
最近三年累计分红<5000万元 或 分红比例<年均净利润30%的公司,将被实施ST。
内控缺陷:连续两年内控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第三年仍未改善则退市。
影响与趋势
壳公司加速出清:市值低于5亿元、营收低于3亿元的公司面临更高退市风险。
市场风格转向价值投资:ST板块成交占比下降,资金向绩优股集中。
退市效率提升:2024年已有超50家公司退市,创历史新高,预计2025年退市数量进一步增加。
新规旨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减少“炒差炒壳”现象,推动A股市场向成熟资本市场靠拢。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基本面,规避高风险股票。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开户即送6.**%新客福利,佣金优惠
2025-05-07 13:34
-
国泰海通:开户即送8.**%新客福利,佣金优惠
2025-05-07 13:34
-
华泰证券:开户享VIP账户福利,基金1折起
2025-05-07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