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从成本传导机制看聚酯估值
发布时间:2025-4-30 16:34阅读:16
能化
一、原油到PX-PTA-聚酯价格传导机制
PTA为纯油制,生产原料中原油占比95%以上,没有其他生产工艺,其生产路径如下:原油→石脑油→PX(对二甲苯)→PTA→聚酯(涤纶等)→纺织服装,即原油首先被转化为石脑油,石脑油中的芳烃成分经过催化重整生成PX,PX再经过氧化和提纯步骤生产出PTA。PTA作为石油化工产业链的中间产品,其价格与原油高度联动,经测算石脑油、PX、PTA跟原油近5年期价相关性分别为0.84、0.78、0.8,期价走势高度相关。即为原油跌1美金/桶,一吨=7.33桶,按照当前实时汇率7.2计算,PTA会下跌42元/吨。PX是生产PTA的直接上游原料原料,PTA和PX期货价格相关性为 0.95(强相关)。PX变动1美元/吨理论上对应PTA成本变动约为7元/吨。成本端传导机制为原油价格↑ → 石脑油成本↑ → PX成本↑ → PTA成本↑。
原油作为产业链的最上游原料,其价格大幅波动必将导致产业链中所有产品成本的增加,并通过成本端传导下去。乙二醇跟PTA都是聚酯原料,生产1吨PET需要0.855吨的PTA和0.335吨的MEG(乙二醇)。乙二醇的煤化工路线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25年,煤制乙二醇的产能在国内总产能中占比达到36%,因此乙二醇的定价不仅仅是由煤化工或油化工单一路线决定的,而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数据来源:郑商所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按照原料种类不同,可以将PX的生产工艺分为三种:短流程MX制PX,中流程外采石脑油制对二甲苯(PX)和长流程一体化装置。
长流程(占比81%):原油-石脑油-PX,加工费用合理价差200~250美元/吨
中流程(占比9%):石脑油-PX,加工费用合理价差300~350美元/吨
短流程(占比10%):MX-PX加工费合理价差80~100美元/吨
PTA生产中PX成本占比约60%-70%,PTA是生产聚酯(长丝、短纤、瓶片、薄膜等)的核心原料,占PX下游消费的90%。聚酯产业链是上游原料,下游产出成品。因此下游产品的定价,基本采用上游原料成本+加工费模式,即下游产成品价格=上游聚合原料+加工费。
PTA成本=(布伦特原油*7.35+石脑油加工差+PX加工差)*汇率1302*0.655+PTA加工费
PTA加工费=PTA现货价格-PX价格0213*汇率中间价*0.655(合理区间是250-450元/吨)
PX成本=(布伦特*7.35+30+240)*汇率1302
PX的加工费(PXN)=PX价格-石脑油价格
聚酯瓶片原料成本=0.859*PTA+0.335*MEG+ 500元/吨
短纤原料成本=0.855*PTA+0.332*MEG+ 1150元/吨
PX价格波动直接影响PTA生产成本,若PX上涨但PTA加工费压缩(如降至200元/吨以下),PTA价格可能滞后反应。
二、不同场景油价定价下聚酯的合理估值
当前基准参数:布伦特价格65美元/桶,PX加工差180美元/吨,PTA加工费400元/吨,人民币汇率7.2。
场景1: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至63美元/桶(成本推动)传导路径如下:假设PX加工差稳定,PX价格 =(布伦特*7.35+30+240)*汇率1302≈ (63×7.35+270) *7.21302≈6080元/吨;PTA理论成本 = 0.655×6080+350 ≈ 4330元/吨;
场景2: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至60美元/桶(成本推动)传导路径如下:假设PX加工差稳定,PX价格 = (布伦特*7.35+30+240)*汇率1302≈ (60×7.35+270) *7.21302≈5900元/吨;PTA理论成本 = 0.655×5900+350 ≈ 4210元/吨.
原油到PTA的价格传导以成本为锚,本文仅从成本定价角度分析PX及PTA的合理估值,但仍需结合PX-PTA供需、聚酯需求及宏观因素动态评估,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场景下的供需平衡,比如如果经济复苏,聚酯需求增加,PTA价格可能上涨更多;如果经济衰退,需求减少,即使成本上涨,PTA价格也可能承压。
分析师:薛晴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