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下修是什么意思?好事还是坏事?
发布时间:2025-4-24 20:54阅读:124
可转债下修,全称为 “可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是指在可转债存续期间,当可转债对应的正股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低于转股价格的一定比例时,发行公司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下调转股价格。以下是其相关信息:
- 触发条件:通常在可转债发行时的募集说明书中会明确规定触发下修的条款,常见的是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如连续 30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通常在 80%-85% 之间。
- 决策流程:当触发条件满足后,由可转债发行公司的董事会商议,提出是否下修转股价的提议。若董事会决议通过,公司会发布相关公告。董事会提议下修后,该事项需提交给公司股东大会进行审议表决,需出席股东大会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下修议案才能生效。如果股东大会顺利通过了可转债下修议案,那么公司将按照决议确定的新转股价进行实施并公告。
- 对投资者的影响:一般是利好。下修后,每张可转债可以转换成更多的股票,提高了可转债的转股价值,通常会导致可转债价格上涨,增加了投资者通过可转债转股获利的机会。不过,下修也可能增加可转债被强制赎回的风险,尤其是当正股价格大幅上涨后。因为下修转股价后,正股价涨到转股价的 130% 以上变得更容易,而可转债强赎一般发生在正股价达到转股价的 130% 之后,此时可转债的市价大概率也会在 130 元以上,而强赎价格一般不超过 100.5 元,若被强赎,持有者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 对发行方的影响:一方面,下修转股价可以使转股更具吸引力,减轻公司的债务压力,避免到期大规模兑付本息,同时也能避免回售风险,当正股价格过低,投资者可能会行使回售权,公司下修转股价可降低回售风险。另一方面,转股会导致股本增加,股权被稀释,可能会影响原股东的利益,比如原股东分红时拿到的总红利可能减少。如果大股东已经减持了较多转债,下修对股权的稀释影响更直接,大股东可能会驳回下修提议或延迟下修进度;反之,如果大股东尚未减持转债,或者仍持有较多份额的转债,下修尽管会稀释原有股权,但可以通过转股补充新的股本,控股比例影响相对较小,大股东对下修的敏感程度相对有限。
- 总体而言,可转债下修通常被认为是利好因素,因为它提供了转债转股的潜在机会,对可转债投资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投资者也需要警惕强赎风险等可能隐藏的不利因素,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性分析,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