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网贷,会影响银行贷款的申请吗?
发布时间:2025-4-23 10:42阅读:390
在金融领域,申请银行贷款是众多企业和个人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下网络贷款盛行,许多人或许未曾意识到,网上贷款行为会对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信用调查以及大数据评分等方面。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对网贷笔数、信用查询次数以及大数据评分有着明确要求,频繁申请和使用网贷极易导致银行贷款申请被拒。以下将详细剖析网贷影响银行贷款审批的几种常见情形。
一、网贷申请次数过多阻碍银行贷款审批
银行在审批贷款时,通常会对借款人的征信查询次数设定明确标准。部分银行信贷人员透露,像蚂蚁借呗、京东白条、微粒贷这类产品,若申请人在近半年内有 2 次使用记录,无论款项是否已还清,贷款申请都极有可能不被批准。从银行的风险评估角度来看,近期网贷申请次数显著超出银行规定范围,意味着借款人可能过度依赖网贷资金,财务状况不稳定,不符合银行贷款审批的基本要求,自然无法通过审批。
二、网贷导致负债率过高影响银行贷款审批
频繁申请网贷,或者名下有多笔大额网贷,会使个人负债率大幅攀升。一般而言,银行虽不会在贷款申请条件中明确标注对借款人负债率的具体要求,但业内默认借款人负债率不宜超过 50%。一旦个人负债率超过这一界限,银行会认为借款人还款能力不足,难以按时足额偿还新增贷款,出于风险把控考虑,会拒绝此类贷款申请。例如,一位原本计划申请银行经营贷款的企业主,由于此前频繁申请网贷用于资金周转,导致个人负债率高达 60%,尽管其企业经营状况尚可,但最终仍未通过银行贷款审批。
三、网贷产生的不良记录致使银行贷款审批受阻
多数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着重审查借款人近 2 - 3 年的征信报告,以查看是否存在不良信用记录。若用户申请网贷后,在这一时间段内产生了不良信用记录,如逾期还款等情况,几乎可以确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审批。银行贷款对征信要求极为严格,征信报告中一旦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借款人通过审批的概率微乎其微。网贷由于利率普遍较高,部分借款人还款意愿和能力不足,导致网贷逾期率相对较高,这无疑增加了借款人在银行贷款审批时的风险系数。
四、同时申请网贷和银行贷款引发银行贷款审批失败
当借款人在申请网贷的同时,又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行为很容易让银行认定为存在多头借贷嫌疑。银行对贷款资金流向管控严格,会担忧借款人申请银行贷款的资金并非用于正常经营或消费等规定用途,而是用于偿还网贷债务。为防止资金被违规挪用,银行通常会拒绝发放贷款。例如,一位上班族在申请房贷时,被银行发现其近期有网贷申请记录且尚未结清,银行出于资金风险考虑,拒绝了其房贷申请。
银行作为专业贷款机构,风险控制要求极为严格。在审批贷款时,会对申请人的资产状况、还款能力、负债水平、家庭情况、工作稳定性等进行全方位评估分析,力求将逾期、坏账等风险降至最低。银行尤为关注申请人征信报告上近半年的大额消费贷款项目,防止大额消费类贷款流入如房贷首付等禁止性领域。此外,在房贷审批中,银行会着重判断客户还款能力,其中首付款需为自有资金便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每次办理贷款业务时,银行都会查询客户征信,而客户近期的征信查询次数也是影响银行对其征信评级的关键因素。
自 2018 年 4 月 20 日起,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开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国美、苏宁、唯品会、百度金融、宜人贷、陆金所、网信、拍拍贷等 100 余家网贷从业机构已正式接入该平台。需要注意的是,花呗、白条、微粒贷等产品与信用卡的征信查询机制有所不同。信用卡办理时,银行仅查询一次客户征信,依据征信评级给予额度,在额度内使用时银行通常不会每次都查询征信;而众多小贷公司、金融消费公司以及知名互联网贷款平台,每办理一次贷款业务就会查询一次客户征信。这意味着,申请人多次申请网贷,其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次数会相应频繁增加。若银行发现申请人短期内集中出现多次征信查询记录,会推测申请人在多家银行及网贷平台频繁申请贷款且可能遭到拒绝,从而对申请人的信用状况产生严重质疑,导致申请人难以通过银行贷款审查。此外,若银行在征信报告中发现申请人存在网贷记录,会认为其经济状况不稳定,时常处于资金短缺状态,进而对申请人的还款能力评估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一旦申请人在网贷过程中出现逾期等不良行为,个人信用报告将留下不良记录,且该不良记录会保留 5 年之久。在不良记录存续期间,申请人想要通过银行贷款审核几乎是不可能的。
网络借贷并非可以随意使用,即便没有逾期记录,也可能对借款人申请银行高额度贷款(如车贷、房贷等)的审批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在银行申请高额度贷款需求的申请人,务必谨慎对待网络贷款,避免因不当的网贷行为影响自身在银行的贷款申请。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38
-
如何做好子女教育金规划?家长必看的3步落地指南→
2025-07-22 14:38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