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可知,风险永远可控”!穿仓之后,他穿上了“防弹衣”→
发布时间:2025-4-22 07:57阅读:154
投资者如何与风险“共舞”?如何在风起云涌的金融市场中平衡风险与收益?4月20日,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期货日报联合举办的金融与投资线下沙龙活动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金融市场永远存在不确定性,通过系统性风控、工具创新与心态修炼,投资者可在风险中捕捉机遇,实现长期稳健收益。交易不是征服风险,而是与风险共生。市场终将以时间之名,回报那些在不确定性中坚守规则的“投资舞者”。
刘妙玄:交易不是征服风险,而是与其共生
风险与收益是投资领域永恒的“双生子”,市场波动的背后,本质是无数风险预期的交织。期货日报第十七届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资管组冠军、易安经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妙玄从对风险的认知、辩证地看待风险、风险控制的核心和如何将风险变现四个维度,讲解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与风险“共舞”的方法。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本质源于未知和不确定性。”刘妙玄表示,风险大致可分为时间成本风险、价格风险、经济周期风险、流动性风险四种类型。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能够长期存活的关键不在于成功预测行情,而在于交易出错时不伤筋动骨。
“交易不是征服风险,而是与其共生。风险中往往伴随着机会,最大的机会往往诞生于他人过度规避风险时。”刘妙玄举例,2020年原油期货跌至0美元/桶后开始反弹,有许多投资者遭到重创,但有一些投资者抓住了机会。
刘妙玄表示,盈亏同源,放弃短期收益以换取长期生存能力,是机构投资者的核心逻辑。“比如今年清明节,我们公司的股票、基金、期货等产品在节前全部清仓,虽错过了节后的一些交易机会,但规避了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刘阳:市场不可知,风险永远可控
风险与收益的天平上,永远晃动着人性的影子。贪婪与恐惧、自信与犹疑……这些潜藏于交易者血脉中的弱点,既能成为大行情的催化剂,也能成为市场的“暗礁”。期货日报第十六届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量化组第十名刘阳在演讲中表示,每个交易员都有自己的至暗时刻,风险无处不在,关键是如何提升认知,丰富自己手中的工具,构建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2020年4月20日,原油期货市场正酝酿着百年未有的大风暴。刘阳回忆说:“睡觉前看手机,WTI跌破20美元/桶,当时放心地睡了,认为不可能再往下跌了。但半夜当WTI原油期货价格首次击穿价格底线时,我恍惚间以为手机坏了,手指无意识地在交易软件界面滑动。当我确认这是事实的时候,我知道我完了。这不是爆仓,是穿仓。”
经过复盘,刘阳认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坚定地认为这只是一个超预期的事件,问题出在没有做好风控。
“这时我意识到传统的技术分析在极端行情中的脆弱性,开始学习运用期权构建多层次的防御体系。我不断丰富‘口袋里的工具箱’,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工具组合’。”刘阳说。
今年清明节后国内期市大幅波动,刘阳的交易也受到了影响。不过,这次他的持仓组合里既有保护性认沽期权构成的“防弹衣”,也有跨品种统计套利编织的“安全网”,降低了账户的整体风险。
刘阳表示,真正的风险控制不在于预测市场,而在于构建风控体系。“市场不可知,风险永远可控。”
王少游:风险管理已从“可选项”变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
晨实科技CEO王少游在圆桌交流中表示,实体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股价、外汇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直接影响成本、收入及利润。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市场风险显著提升。对中国企业而言,一方面,中国大型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提升专业化管理与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一带一路”与“双循环”战略进一步扩大企业风险敞口,倒逼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升级。此外,中国企业面临着改革深化的压力,所有企业都要成为市场风险承担主体,承担管理责任。
“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王少游表示,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知与实践呈现阶梯式发展的关系:第一层是生存需求,直接应对商品、汇率波动对利润的挤压,被动防御价格风险;第二层是业务倒逼,基差点价、含权贸易等衍生品的交易模式普及,倒逼企业理解衍生品功能;第三层是成熟内化,将衍生品作为日常经营工具,建立配套制度、流程与人才体系,实现风险转移。
王少游认为,对实体产业而言,掌握工具意味着掌握了潜在的竞争优势。“套期保值不仅是风险对冲的手段,更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能力。企业需要通过系统工具将风控理念固化为可执行的数字化流程,实现‘制度—系统—数据’的闭环。市场风险管理已从‘可选项’变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需通过工具化、系统化、专业化手段,将风控能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在不确定中锚定确定性。”
此外,黄金轨道交易法创始人王孝德也在圆桌交流中表示,任何交易方法都有盈利的潜力,但能否真正实现长期稳定盈利,关键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执行方法的人。“交易是概率游戏中的复杂系统。期望收益=(胜率×平均盈利) (败率×平均亏损),即使胜率仅40%,只要盈亏比超过1.5:1,长期仍可盈利。但真正的难点在于,当连续亏损10次后,99%的人会质疑并放弃现有的交易系统——而剩下的1%的交易者可能就会取得成功。”
未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期货日报将持续举办投资交流会、高端交易进阶课程及风险管理定制课程,推动风险管理理念与工具的创新实践,助力投资者与企业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行稳致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布局未来,赢在起点!中信证券2025年资产配置策略全解析
2025-08-04 11:55
-
3600元育儿补贴落地,生育友好型社会多久会来?(内含补贴领取方法)
2025-08-04 11:55
-
新手村必读:从入门到进阶十佳理财书单推荐!
2025-08-04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