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化-关税冲击化工品估值重建烯烃系逆风翻盘
发布时间:2025-4-15 15:04阅读:87
能化
关税战演变至今,造成美国对中国加征145%关税、中国对美国加征125%关税的局面,目前暂时稳定下来。关税战对化工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料端进口和制品出口两个方面。例如,聚烯烃受乙烷、丙烷进口影响较大,而聚酯类则主要受到纺织服装及聚酯原料出口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将从细分领域展开分析。
一、主导因素:原料端影响(PE、PP、苯乙烯、乙二醇)
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自美国进口的原料中乙烷、丙烷占比分别为100%、57.62%,中国的乙烷几乎全部是从美国进口,2024年我国丙烷产量近186万吨,而表需高达3392.63万吨,加征关税对于以气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价格及供给影响较大。中国对美国实施的125%关税反制措施,将通过乙烷、丙烷进口成本的增加导致进口量下降,下游化工PE、乙二醇、苯乙烯、PP等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
我国从美国进口PE、乙二醇占比17.23%、12.53%,乙烷制PE及乙二醇的产能占比为5.5%、10%,PDH装置占PP产能的比例也高达22%,截至2025年4月,中国PDH总产能达到2280万吨/年,其中PDH制PP产能在990万吨/年,占PP总产能的22%,是仅次于油制PP的第二大原料产品。国内PDH装置高度依赖美国进口丙烷原料,且丙烷都是签订长期合同,在PDH装置生产PP的工艺中,丙烷对于PDH的成本占比达到83%,是成本最大的影响因素。截至4.11,国内PDH开工已降至65.82%,预估国内PDH企业丙烷库存5月之后将出现缺口。
综合来看,关税战一方面通过对乙烷、丙烷原料加税,通过成本端传导;另一方面对PE、乙二醇等国内产能尚未完全自给自足且从美国进口依赖较高的化工品加征关税,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从而通过供应缩量上提振期价。量化来看,累计影响PE供给减量22.2%、PP供给减量22%、乙二醇供给减量10%、苯乙烯供给减量9%。从苯乙烯方面来看,华东地区累计137万吨产能的乙烷轻烃裂解装置6月或面临缺原料而停车的问题。
二、主导因素:成品出口(PTA、短纤、瓶片)
聚酯产业链传导路径:原油→石脑油→PX→PTA/MEG→聚酯(涤纶长丝、短纤、瓶片)→纺织服装出口,关税战通过原料进口成本上升和终端产品出口需求下降两方面冲击产业链,从而导致期价大幅波动。一方面关税战带来的经济衰退风险压制油价带来成本端下行,另一方面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纺织服装的金额占比约16.5%,其中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纤维、纺织品和服装中,服装出口比例最高,占比达到80%以上。145%关税将彻底扼杀价格竞争力,迫使企业转向东南亚、欧盟等市场,加剧区域竞争。若美国加征10%以上关税,聚酯长丝/短纤需求缩减20%-30%,中国纺织代工厂(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倒闭风险。
三、化工品后市展望
关税政策影响下,我国部分化工品的供需格局被迫打乱,全球产能偏过剩的品种如PE、PP、乙二醇、苯乙烯,因关税带来的区域壁垒导致需进口的原料份额及产品份额被动减少从而短暂改善供需格局造成部分产品短期面临供需缺口。从最新的供需数据可见,根据最新供需数据,PE供给端减量预计超过20%。PP因丙烷供应问题,导致PDH装置在5月后可能面临开工率进一步下降的预期,目前下游均维持逆季节性高开工提振期价,PE、PP、苯乙烯期限结构已经转为back结构,近强远弱格局维持,策略方面可关注5-9正套机会。
聚酯方面,美国汽油调和需求疲软及国内纺服库存高企,成本大幅走弱下PTA加工费修复至350元/吨。下游聚酯销售不振,外贸订单流失及内需低迷,终端需求隐忧仍存, PTA供需双弱格局延续。短期来看关税战对成本端及出口影响暂缓,原油企稳反弹及聚酯高开工提供支撑,但供应过剩及终端需求疲软压制反弹高度。策略方面逢高布局空单,关注5-9反套机会。短纤方面因产能投放步入尾声,现金流压缩至盈亏线附近,若供给端减产落实可逢低介入多单。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