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ETF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4-14 13:18阅读:282
利ETF很稳健,比沪深300还稳很多,震荡、慢慢爬坡,你看这图。
这样的标的,适合怎么样的策略做长期投资方案呢?
还是先从底层来分析一下,红利ETF怎么投,现在是否适合投,采取什么策略好,资金量要怎么给。
红利ETF相对于沪深300ETF表现更稳健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核心差异:
1. 成分股筛选逻辑的本质区别
红利ETF:锚定"股息率"指标,筛选现金流充沛、盈利稳定的成熟企业,如如银行、能源、交运板块。这类企业特点:
- 业务模式成熟,业绩波动小
- 分红能力可持续性强
- 估值普遍偏低,市盈率常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而沪深300ETF:单纯按市值加权,包含大量处于成长期的行业龙头,如科技、消费板块。这些企业特点:
- 盈利增长快但波动性大
- 再投资需求高,分红比例低
- 估值溢价明显,受市场情绪影响更大
2. 抗跌性差异的数学验证
以2022年熊市为例:
- 中证红利指数全年跌幅约-5.2%
- 沪深300指数跌幅达-21.6%
核心原因:高股息资产在熊市中提供"股息保护垫",当股价下跌时股息率被动抬升,吸引避险资金流入形成支撑。
3. 行业分布的结构性优势
红利ETF超配的行业具备强周期性对冲特性:
- 煤炭:通胀周期受益者
- 银行:利率上行周期利差扩大
- 交运:经济复苏期需求弹性大
这种组合在经济波动期可通过行业轮动自然平滑波动。
4. 资金流向的正反馈机制
数据显示,当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3%时,险资等机构会系统性增配红利资产以匹配负债端成本。
这类资金的长期持有特性进一步降低了换手率,形成"低波动→资金流入→更低波动"的良性循环。
不过,当市场出现极端成长风格行情时,如2015年创业板牛市、2020年核心资产泡沫化时期,红利ETF会阶段性跑输,不能一根筋,需根据宏观利率环境调整配置。
如此看来,现在并不适合大资金投红利ETF,因为现在很可能就是熊牛转换点,这时候投资成长类的可能赚更多,同样的逻辑,最近网络上一堆大V在宣传的中证A500ETF、现金流ETF,标的虽好,可能不是时候。
当然,长期来看,或牛一波后,现金多了,没地放了,用黄金网格策略来做红利ETF这样稳健型基金,是稳稳的幸福,只是有几个核心参数要注意。
第一、开启抄底逃顶功能,把乖离率设置小一点,因为稳健型基金波动不大,有机会就上。
第二、黄金网格比例设置小一点,比如把0.382改成0.263,原理同上。
第三、黄金网格最近增加了仓位控制功能,若使用上,效果更好,功能还在试运行中,以后想聊。
好了,回测如下图,收益很稳健,回撤率小、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3%,还有备用资金未使用完,随时可以应对极端情况。
这几年一路下跌,基金亏损得死去活来,要是配置了这个计划来过冬,哪有什么冬天的寒意。
那么,现在红利ETF应该用什么策略呢?
要么等,要么小资金玩玩,在惦记中等待机会。
我上周添加了红利ETF到黄金网格策略,已经卖出一份,并开启了抄底功能,若是机会送上门,那就捡点筹码,否则赚点小钱。
总结一下,红利 ETF 因成分股筛选聚焦股息率,多为业绩稳定、分红可持续且估值低的成熟企业,在熊市中展现出较强抗跌性,行业分布也具有对冲经济周期波动的优势,同时资金流向形成良性循环。
针对这个特性,从历史走势看,是震荡向上的,长期策略用黄金网格为例,具体方案为:
1、低估时多买点,反正会长期缓慢上涨;
2、抄底时大胆点,反正水不深;
3、逃顶时痛快点,反正不会飞;
4、网格粒度分量足一点,浮盈似梦真利储。
按照这个思路,把时间线拉长来回测一下,看回测效果图,对比使用策略的优势有:
1、策略收益率比标的本身高,资金投入只用了一半多,剩下资金可以吃余额宝、还可以做极端情况的应急;
2、收益曲线变得更平滑,少了很多担惊受怕;
3、投入资金的年化收益率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这一段的历史数据看,红利ETF的年化收益率是7.8%(沪深300一般是6%),这是靠谱的、正常的稳健收益,老大哥型基金能提供的只能如此了,已是相当好了。
而采用策略,把投入资金的年化收益率提升到了 13%,长期能有这个收益垫底,不知道你觉得够了没有,我是“多谢了”,满意而归。
以上是一次性五年的回测,实际上,从市值占比可以看出,策略还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提升空间,那就是仓位控制功能,目前回测中这个功能已经有了,自己可以去调教,看效果是不是会更理想。
文章转载自腾讯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股票抵用开户请联系高经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4:59
-
@所有人,2025年国庆节股市休市安排来啦!
2025-09-22 14:59
-
牛市想入场却怕踩坑?叩富问财:让专业顾问陪你把钱赚得更踏实!
2025-09-22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