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油料板块短期趋于偏弱震荡,关注价差回归的可能
发布时间:2025-3-26 17:24阅读:56
短期豆粕近月利好减弱逐渐走弱,长线可关注远月进入旺季或天气市时的反弹机会;油脂整体震荡,豆粽价差、菜系及豆系油粕比均继续回归为主。
一、中美关税战下,美豆需求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美豆价格缺乏提振,同时可能让中国大豆需求转向南美,从而抬升南美大豆价格,最终导致新季全球大豆价格重心上移。
二、中加关系生变,后市我国菜系供应或趋于紧张,或导致菜系进口渠道转变。
三、棕榈油产地减产影响逐渐消散,且需求因B40计划推进不畅,且印度需求回落,出口下滑,价格缺乏利好。
四、总结来看,豆粕近月现货支撑逐渐减弱,预计窄幅走弱为主,中长线来看需等长期需求好转,或者是产地天气炒作开启再从低位上行。菜粕不稳定性比较大,但夏季养殖旺季和后续供应紧张应该也是可以作为长期驱动参考。菜系油粕比和豆系油粕比均有走弱迹象,同时关注豆棕价差的进一步向上回归。
一、关税争端下削弱美豆减产影响,进口大豆供应压力增加
2月底美国USDA展望论坛预计美国新季大豆种植面积为8400万英亩,市场预期为8440万英亩,去年展望论坛为8750万英亩,最终面积为8710万英亩,单产预估为52.5蒲式耳/英亩,24年预测为52蒲式耳/英亩,最终为50.7蒲式耳/英亩。与之相对比的是美国玉米新季预计种植面积为9400万英亩,24年展望论坛9100万英亩,最终9060万英亩。考虑到24年美国大豆种植利润明显低于玉米,新季玉米种植上调大豆面积下降或成为现实。以目前的展望数据来看,美国大豆新季产量有缩紧预期。虽然农业展望论坛有部分概率会倾向高估当年种植面积与期末库存,具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市场等待3月底更为客观的种植面积报告,盘面远期驱动尚未明确(但种植面积下调基本上是市场上普遍认知)。据外媒报道,美国农业部(USDA)将于北京时间4月1日0:00发布2025年的种植意向报告。分析机构平均预期,美国2025年大豆种植面积料为8376.2万英亩,低于去年种植的8705万英亩,同时也低于USDA展望论坛所预估的8400万英亩;玉米种植面积为9436.1万英亩,所有小麦种植面积为4647.5万英亩,均较2024年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如果在正常的美豆供应时间段,美豆产量下降无异于使得市场供应紧张,拉高全球大豆价格重心,但2025年受到关税扰动的预期,美豆出口或面临着较大问题。中美贸易摩擦下,美豆需求或明显下滑。中国卖家的需求或被动移动到巴西大豆这一方。截止当下,2025年巴西大豆仍具有丰产预期,因此在全球角度来说供应紧张程度并不明显,美豆端被动转移的需求也会推高巴西大豆的价格竞争力。因此,进口大豆价格重心理论上仍高于2024年。
国内大豆一季度到港季节性较低,加上海关通关不畅,比如前期的巴西大豆检疫不合格,油厂开机不足等事件导致国内大豆原料供应有限,开机不足。与此同时豆粕下游饲料企业头寸比较低,短期伴有刚性补库需求,因此油厂豆粕库存逐渐去化,致使豆粕现货价格下跌节奏放缓,趋于企稳震荡;但长期来看二季度巴西大豆大量到港,豆粕后续供压依然压制盘面。豆油库存也处于3年偏高水平,替代品扰动不足前提下也缺乏新驱动。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二、中加贸易走向不明,菜系状况亦像美豆看齐
加拿大给我国加关税后我国进行关税反制(目前仅针对成品菜籽油和菜粕),比较之下我国成品菜油进口更多来自于俄罗斯,因此限制加拿大菜油进口对我国郑商所菜油影响不大;反倒是国内菜粕受影响更大,因我国进口菜粕的75%都来自加拿大(菜粕进口占45%,我国压榨仅生产55%),进口受限后菜粕供应有缩紧预期。而且目前虽然没有提到油菜籽的进口,但两国关系紧张油厂采购积极性也不会很高,进口渠道或转向其它主产国。
结合近期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新季作物种植意愿田间调查结果,其下调了菜籽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预估,上调了小麦玉米谷物种植面积,加拿大方表示受盈利水平和土壤湿度制约,油菜籽种植面积下降1.7%至2160万英亩;但因报告发布时还未出现关税反制事件,彼时加菜籽出口较强劲,调查结果也偏乐观,但中加及加美贸易前景恶化后,菜粕菜油需求或下滑(90%的菜油需要美国消化,美国之前用菜油生产生柴),虽然美国目前因中加关系恶化对加拿大推迟征收关税,但后市普遍关税的预期一旦落地,菜籽菜粕菜油都可能面临着需求坍塌的风险,以及加方在二季度初的种植期如不能缓和两大需求国的关系,那种植面积继续下调是或成为现实。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供应缩减,关税恶化情况下加拿大出口和压榨需求也会受到明显冲击,届时加菜籽报价预计下跌。
对我国来说,加菜籽下跌并不意味着进口成本一定下降,主因菜系原料进口整体将趋紧,后市主要的进口途径可能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乌克兰,甚至是国产菜籽的需求也可能增加。目前已有消息称海关对20日之后在途或到港还没通关的给予一定的协商空间,传澳菜给了中粮两个工厂试点进口,算是后市进口权重向澳大利亚转变的尝试。关注进口渠道的转变。
菜系在关税战下原料端供应趋紧,同时面临产地价格的下调和进口渠道的转移局面,基本上与豆系相似,整体上远月不确定性较强,特别是菜油在近月库存维持高位,利好不足。菜粕相比更低,且供应紧张程度更明显,后市或走势强于菜油。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三、棕油产地支撑逐渐弱化,供应压力或调低棕油价格
棕油产地斋月结束,随着复工复产棕油产量逐渐增加,前期一直没走出减产季的支撑减弱,加上印尼B40计划推进依然不到位,需求端也缺乏一个明确的驱动。虽然印尼上调出口税,试图给本国的B40计划多提供一些资金支持,但印度需求也不像之前那么强劲,产地的出口也在下滑,后续结果暂且不知,暂时也缺乏上行驱动,本身基本面较弱,因此也表现为对板块内行情共振程度不足,走势更弱。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四、油脂油料板块短期缺乏向上驱动,关注价差回归的可能
总结来看,粕类短期属于利多出尽,供应压力即将兑现,但从大周期看目前处于回调周期,长期依然可能有上行的趋势,豆粕近月现货支撑逐渐减弱,预计窄幅走弱为主,中长线来看需等长期需求好转,例如夏季水产养殖旺季这样的需求拉动,或者是产地天气炒作开启再从低位上行。菜粕不稳定性比较大,但夏季养殖旺季和后续供应紧张应该也是可以作为长期驱动参考。菜系油粕比和豆系油粕比均有走弱迹象,同时关注豆棕价差的进一步向上回归。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三立期货
风险点:南美大豆大幅减产;美国新季大豆播种面积大幅下降;中加、中美贸易剧变
免责声明:本报告数据和信息来源于交易所,合法媒体或资讯机构的公开资料,以及我公司付费授权的数据信息,但公司对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我公司力求对市场分析、判断做到客观公正,但市场千变万化,本公司不承担任何依据此报告内容进行操作投资而导致的损失。本报告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需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山西三立期货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意愿的删节和修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布局未来,赢在起点!中信证券2025年资产配置策略全解析
2025-08-04 11:55
-
3600元育儿补贴落地,生育友好型社会多久会来?(内含补贴领取方法)
2025-08-04 11:55
-
新手村必读:从入门到进阶十佳理财书单推荐!
2025-08-04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