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人民银行宣布重磅改革!MLF将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MLF利率政策属性完全退出
发布时间:2025-3-24 22:31阅读:304
金融界3月24日消息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人民银行宣布重要变化!
3月24日消息,人民银行发文表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2025年3月25日(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MLF利率政策属性完全退出
对此,业内权威专家表示,MLF(中期借贷便利)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以一定期限为特征的货币市场操作工具,用于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此前,在2024年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阐述: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招标方式,强化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属性;增加午后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引导市场利率更好围绕政策利率中枢平稳运行;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
去年央行已经将MLF续做时间推迟至LPR报价时间之后。2024年8月15日,在4010亿元的1年期MLF到期之后,央行发布公告称将在8月26日进行本次MLF续做,央行选择将时间点延后至20日以后,意图淡化MLF利率与LPR利率之间的关系。
央行上一次MLF操作是在今年2月25日,当时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2.00%。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0940亿元。
据业内专家预计,采用多重价位中标后,MLF资金成本将总体下降,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机构投标MLF通常参考市场化的融资成本,目前国股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在1.95%左右,其他中小型银行利率可能更高一些。采用多重价位中标可以更好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据接近央行人士透露,此举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央行定调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3月18日,央行2025年第一季度(总第108次)例会召开。对于市场化利率,央行提出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央行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此次会议研究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工作,指出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月24日,央行今日进行1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截至3月24日17点10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8125%,较前一交易日下降2.00BP,1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1.5275%,较前一日下降2.25BP。
目前市场资金面的情况,还要看明天的中标利率高低。不过,对于资金面的不用过于担心,央行择机降准降息定调已经做好了兜底的准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总体上看,本次例会重申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要求“加强逆周期调节”,这都意味着尽管年初至今未实施降息降准,货币政策的主基调未发生任何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我们判断二季度降准降息窗口有望打开。”王青说。
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历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