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产销量连续12个月同比下滑2月产量创近五年新低
发布时间:2025-3-19 14:44阅读:151
【导语】2024年国内成品油消费量不及预期,且在交通领域新型燃料的替代下,成品油消费同比出现下滑。其中消费结构单一的汽油,消费更是达峰并进入减量发展时代。2025年,随着炼化产能的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预计国内汽油产、销量同比或仍下滑。
中国汽油产销量连续12个月同比下滑
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汽油产量为1239.28万吨,同比下降7.75%,环比降低7.77%;消费量为1229.41万吨,同比下降13.82%,环比下降13.39%,其中同比跌幅为近10个月以来的最低。
从历史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2月,国内汽油产量及消费量已连续12个月同比呈现跌势,如图1所示;其中2月份产量更是创下自2020年4月以来的新低。
需求端两大变化 驱动汽油消费量不断下滑
(一)新能源替代效应加速。
首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既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利于提升国家能源安全,还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由此,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包括购置税减免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指导政策等多方位扶持。在政策推动及居民机动车选择偏好的转变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创新高。如图2所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同比不断提高,截至2025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49.5%,批发渗透率也达到47%。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于汽油车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截至2025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约在3219万辆,替代汽油消费量在216万吨左右,汽油替代占比超13%。
其次,燃油车市场加速萎缩。
近年来,在政策强力推动、基础设施的资源倾斜、以及燃油车保值率与维修费用的双重冲击下,国内燃油车生存空间不断缩窄。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显示,近年来,作为最主要的汽油消费主体,国内汽油车销量多呈现同比下滑走势。如图3所示。截至2025年2月,中国汽油乘用车销量为60万辆左右,同比下跌13.25%。
(二)出行结构电动化、集约化。
节假日新能源汽车出行比例提升。2024年节假日出行强度创新高,但高铁、电动交通工具占比提升,长途客运对汽油依赖度下降,且新能源汽车出行比例在提升。
城市公共交通受青睐。据统计,当前我国每天约有2亿人次通过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出行新业态增幅明显。目前,顺风车成为绿色出行重要组成部分,共享单车的投放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燃油消费。
随着居民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低碳绿色出行成为共识,汽油消费场景正逐渐出现萎缩,汽油需求也随之减弱。
消费萎缩叠加产品结构调整 汽油产量同比持续下跌
造成汽油产量同比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消费量同比下降倒逼炼厂减产,另一方面则是炼厂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由上文中可知,国内汽油消费量已连续12个月同比下滑,需求决定供应,汽油产量跟随下降,这是导致汽油产量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炼厂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汽油收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国内汽油收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截至2024年12月,国内汽油平均收率降至2020年以来的最低值,为20.64%,2025年1-2月虽有小幅反弹,但整体仍处于近几年来的低位。
影响汽油收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炼化一体化转型带来的产品结构调整。在“双碳”目标推动下,炼厂加速向炼化一体化模式转型,如裕龙石化、镇海炼化等千万吨级项目投产,不少炼厂也延长炼化链条,推动产能向化工原料倾斜,导致汽油收率下滑 。其次,是低碳化与高附加值产品转型。炼厂通过优化用能结构(绿氢绿电应用)、调整产品结构(燃料清洁化、化工产品绿色化)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逐步减少传统成品油生产,转向高附加值化工品 。
这两大方面共同驱动中国汽油产量持续下降,反映出能源行业在供需两端加速向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特征。
除以上两方面主要影响因素外,出口利润的萎缩也导致汽油产量出现下降。
综上,经过剖析汽油产、销量同比持续下滑的影响因素可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炼化行业的优化升级是造成产销量同比下降的根本原因;且后期来看,产销量同比下降将不会是暂时,预计2025年或延续同比下滑态势。
消费量方面,2025年,两新政策继续实行,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力度加大、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技术迭代加速、全球化布局深化等利好并存。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渗透率或攀升至55%,对汽油消费的替代作用将进行一步增强。2025年多数月份,预计国内汽油消费量同比或仍延续下滑态势,全年消费量或同比下滑2.78%至15905万吨。
产量方面,汽油终端需求受到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对于资源供应端将产生负向影响;同时,炼油行业目前已进入扩能尾声,淘汰落后产能与新增高端产能并行 ,炼化一体化加速推进,装置升级推动炼油产品持续优化,包括汽油在内的成品油整体的产出率将不断降低,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将不断提升。也就是说,在需求侧增长乏力、供给侧主动优化、利润驱动结构调整的三重作用下,2025年汽油产量同比或仍呈现跌势。据卓创资讯测算模型,2025年中国汽油产量同比或下滑2.35%至15620万吨左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