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3分钟:成交量分析避开90%的亏损陷阱
发布时间:2025-3-17 14:59阅读:149
一、成交量不是数字游戏,是市场情绪的体温计
很多新手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盯着成交量绝对值大小瞎激动。比如看到某天突然成交50亿就两眼放光,殊不知隔壁同行业的股票平时就有80亿的日均量。真正要看的是量能变化趋势——就像去医院量体温,36.5℃到37.2℃的变化幅度,可比单纯报个数有意义得多。
这里有个简单方法:把最近20天的平均成交量画条横线。当某天突然突破这条线1.5倍,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起了浪,这时候就要警惕了。去年9月大盘创出年内最低点时,沪深两市连续三天成交量跌破6000亿,结果第四天突然放量到8200亿,市场直接开启了一波15%的反弹行情。
二、量价配合的三种致命陷阱
1. 高位放量滞涨:股价创了新高,成交量也创新高,但收盘价就是上不去。这就像百米冲刺时突然腿软,大概率是主力在边拉边撤。
2. 低位缩量阴跌:每天跌1%-2%,成交量越来越小。这种温水煮青蛙最可怕,我亲眼见过有人在这种走势里亏掉50%本金。
3. 脉冲式放量:突然爆量拉升后又快速缩量。去年有只消费股,上午十点突然放出全天70%的量能直线涨停,结果下午开盘量能断崖式下跌,第二天直接低开5%。
三、主力资金最爱玩的"障眼法"
很多人不知道,成交量里还分"主动买入"和"被动卖出"。举个真实案例:某天某股成交量放大30%,但Level-2数据显示,超过60%的成交是低于市价的大单卖出。这种情况下,表面热闹的成交量实则是主力在暗度陈仓。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