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观察:制裁解除或触发镍价波动俄铝200万吨回归重塑贸易流
发布时间:2025-3-11 09:57阅读:95
2025年2月,美俄在利雅得展开和平谈判,俄罗斯提出以恢复200万吨铝出口及联合开发稀土资源为条件,换取美国取消金属进口制裁。此举或打破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格局,引发镍、铝等品种的贸易流调整,而铜、钾肥及稀土的中长期影响路径逐渐清晰。
一、供给总量稳定,铝镍贸易流向面临结构性调整
铝:欧美供应链回流或挤压亚洲份额
2024年美欧分别减少俄铝进口18.4万吨、44.7万吨,欧盟计划于2026年前再削减34万吨。若制裁解除,俄铝凭借成本与运输优势将优先重返欧美市场,全球铝供应或小幅增加,但中国等亚洲国家进口量可能承压。这一转向将导致欧美库存补充加速,而亚洲贸易商需寻求替代来源。
镍:地缘政策驱动进口分化
美国对俄镍进口量较2022年减少1.3万吨,欧盟减少6.5万吨。若特朗普政府加征墨西哥关税政策落地,美国或转向俄镍填补缺口;欧盟因冶炼产能依赖,进口量可能回升至制裁前水平。此消彼长下,俄罗斯镍出口将从亚洲分散至欧美,中国镍原料供应格局或受间接冲击。
铜、钾肥与稀土:影响分层显现
铜贸易受制裁影响最小,因俄铜主要流向非欧美市场;美国钾肥进口可能进一步增量,但中国需求波动有限。稀土领域,俄罗斯开发尚处初期,技术瓶颈制约其短期供给能力,但美俄技术联盟若成型,长期或削弱中国稀土主导地位。
二、价格短期承压,镍波动弹性最大
市场对制裁解除反应钝化
自2024年制裁放宽非美实体采购限制后,俄金属已通过非官方渠道进入市场,导致价格敏感性下降。即便制裁全面取消,短期内铝、镍价格跌幅或控制在5%以内,因实际增量已被部分消化。
镍价或成最大波动品类
欧盟对俄镍依赖度达历史峰值,2022年进口占比超30%。若俄镍重返欧洲,LME库存可能快速累积,叠加印尼镍铁产能释放,镍价短期跌幅或超10%。此外,投机资本对镍品种的高关注度将放大波动幅度。
中长期铜价受益于重建需求
俄乌冲突若正式结束,东欧基础设施重建将拉动铜消费增量。据估算,重建工程至少需要50万吨电解铜,约占全球年消费量的2%,这对铜价构成长期支撑,抵消部分短期流动性压力。
(注:本文仅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