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观察:关税反制催化进口替代,生猪成本压力倒逼行业整合
发布时间:2025-3-10 10:11阅读:92
2025年3月10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加征10%关税,同时对加拿大菜子油、豌豆等商品加征最高100%的关税。这一反制措施虽引发市场关注,但国内农产品进口替代来源充足,预计对下游行业实际影响有限。叠加当前养殖行业面临饲料成本上涨、猪价弱势运行的双重压力,行业整合与技术升级趋势加速显现。
一、关税反制落地,农产品价格底部回暖延续
进口替代来源充足,实际冲击可控
根据中方公告,对美加征关税主要涉及大豆、猪肉、水产品等品类。其中,美国大豆进口占比已从2018年主导地位降至2024年的不足15%,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替代效应明显。加拿大菜子油、豌豆虽面临高额关税,但国内油脂压榨产能充足,且俄罗斯、中亚地区相关农产品进口渠道逐步完善,供应链韧性较强。
价格中枢回升趋势不改
当前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但供需平衡表正边际改善。2024年全球大豆产量同比减少3.2%,库存消费比降至五年低点;国内玉米供需缺口持续存在,进口依赖度虽提升至20%,但多元化采购策略已有效平抑价格波动。叠加国内养殖需求回暖,农产品价格中枢逐步抬升的确定性较高。
政策风险成短期扰动项
尽管关税措施对实际供需冲击有限,但贸易摩擦可能加剧市场对农产品进口稳定性的担忧。短期需关注南美天气、北美种植意向等变量对价格的阶段性扰动,中长期则需观察国内储备粮投放节奏及海外供应链稳定性。
二、养殖行业成本承压,饲料龙头优势凸显
生猪:标肥价差走扩,二育出栏意愿增强
据涌益数据,2025年3月第2周生猪均价降至14.45元/kg,出栏均重增至127.06kg,175kg标肥价差达0.96元/kg。尽管标肥价差处于近两年高位,但消费淡季下市场对后市预期转弱,叠加饲料原料涨价推升增重成本,二次育肥群体加速出栏兑现利润,短期猪价或继续承压。产能方面,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62万头,接近产能调控绿色区间上限,行业产能去化压力隐现。
饲料:现金流拐点确认,成本控制成胜负手
2024年饲料行业经历大宗原料价格高企与终端养殖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中小企业加速出清。头部企业凭借采购规模与配方技术优势,逐步进入现金流稳定回流阶段。以海大集团为例,其海外业务贡献利润增量,国内自由现金流拐点已现。同时,水产饲料需求随鱼价上涨逐步复苏,普水与特水品种价格同比涨幅最高达47%,预计2025年销量弹性将进一步释放。
产业链利润分配重构
当前养殖行业利润向上游种源环节集中趋势明确。肉鸡产业中,父母代种禽盈利持续改善,进口种源溢价显著;生猪养殖端则面临成本刚性上升与猪价低迷的挤压,行业竞争转向经营效率与资金实力的比拼。在此背景下,具备全产业链布局或技术壁垒的企业更易穿越周期,例如智能化养殖技术的应用已帮助部分企业将完全成本控制在14元/kg以内,较行业平均低1.5元以上。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公开行业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