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会”对于股指、国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3-5 17:26阅读:169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两会启幕,举世瞩目。“两会”的决策和讨论对金融市场有着深远影响。本文聚焦于“两会”对于股指和国债的影响,探讨政策导向与市场动态的关联,为投资者提供前瞻视角,洞察市场趋势。
对股指的影响
从基本面视角来看,本次两会所公布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整体并没有明显超市场预期,其中财政政策由于在此前已经预告2025年将会积极,市场对于赤字率、特别国债以及专项债的政策安排加码,已经提前在市场上进行了定价,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也基本与市场预期一致,对于市场交易情绪影响有限。从股市角度来看,本次两会所发布的内容存在以下亮点:
1、会议提到“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自疫情之后,货币政策持续偏宽松,但以2024年为例,降准降息对于股市的影响较为有限,主要的壁垒就在于货币政策宽松传导路径受阻,资金并未有效流向实体助力企业的盈利、估值提升,后续若政策层面进一步疏通宽信用路径,货币政策宽松真正对于实体企业形成实质性支撑,将有利于股市上行。
2、本次两会的提法,对于股市更偏积极,“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对于市场预期将形成提振,具体如何更大力度促进,有待政策细节的公布。
3、政策面将进一步助力股市供需优化,两会提到“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后续将继续从改善供给质量和增加长期入市资金需求双向支撑股市。
4、对于当下交易龙头科技概念的提法也较为积极,两会提到要推进“人工智能+“,将AI技术深度融入更多的行业,中长期继续支撑科技概念估值提升。综合来看,由于基本面政策“意外之喜”有限,市场预期没有明显变化,或等待更多政策落地以及经济数据验证,改变市场预期,主要风险仍在于外部扰动,两会提到“2024年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持续加深”,中长期来看,对于股市的重视度提升、更多的支持政策,以及产业潜在交易龙头支撑,若外部扰动可控,基本面在政策支持下维稳甚至稳中向好,股市走势中长期上行可期。
作者:南华期货权益与固收研究分析师 王映Z0016367
对债市的影响
由于去年四季度以来高层主动的预期管理,本届“两会”前市场对于政府工作报告可能宣告的各种增速目标以及政策力度已经达成了较为一致且合理的预期。从具体公布情况来看,相较去年超预期的内容不多。
首先,最为直观的是物价水平增速从3%下调到了2%,CPI3%是多年以来市场共识潜移默化形成的关于通胀程度的分水岭,而这一目标增速下调实际上反应了决策层务实的态度以及对于当前宏观环境的客观认知。今年开年以来地方两会中,各省市已经纷纷将当地CPI目标增速下调至2%,因此这一改动并不算超出预期。
其次,特别国债包括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5000亿用于补充国有大行资本金,总计1.8万亿元,超过去年的1万亿水平,但距离会前市场预期的2万亿以上甚至3万亿左右的规模明显不如。
对于国债来说,中期维度下不论是通胀目标的调整还是特别国债规模低于市场预期都对债市构成利好,指向利率中枢下移的逻辑根基还在。但事实上会议开幕前后债市的波动并不算大,相对以往大会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平淡”,主因还是在于并没有看到明显超出预期的宏观信号。另一方面,特别国债规模低于预期很大原因在于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业等科技创新领域的专项投资资金暂时缺席,这更多可能是因为决策层在指定总量政策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并不因为DS这样突发性的热点事件就来做临时的政策变化,而非政策力度保守。后续对于科技领域的宽信用预计由货币政策主导,目前信用环境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修复,这一点不应忽视。
考虑到市场定价比较充分,短期内债市继续看资金面以及风险偏好,前者盯住资金利率,后者关注A股韧性,而随着政策博弈重新回归市场视野,风险偏好与基本面逻辑预计或逐渐占据更多权重。
作者:南华期货权益与固收研究分析师 高翔Z001641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