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矿企要在短期红利中看到长期隐忧
发布时间:2025-2-28 19:54阅读:97
2月25日至26日,国际金价上演惊魂跳水。伦敦金现价格从25日亚欧时段的历史高点2953.58美元/盎司急速下挫,26日早间一度失守2900美元关口,最大跌幅达2%;COMEX(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与沪金主力合约也分别下跌1.17%和1.18%,带动周大福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单日回落近1%。此番剧烈震荡的背后,是黄金市场经历2024年全年疯涨、2025年初突破2950美元后的获利盘集中抛售。对于黄金矿企而言,这场狂欢犹如“蜜糖与砒霜并存”——高企的金价虽带来短期暴利,却也掩盖了深层次的行业危机。
过去一年的金价狂飙,本质上是多重风险共振下的被动上涨。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摇摆、美国大选周期关税政策突变、中东与东欧地缘冲突持续升级,叠加全球央行创纪录的年度购金规模,共同推升黄金的避险溢价。然而,这种由外部变量驱动的价格逻辑极不稳定——一旦宏观风险缓和或政策转向,金价可能迅速回调。矿企若将扩产、并购等长期战略建立在此类“不可控溢价”之上,无异于在流沙上筑城。
表面光鲜的利润数据下,矿企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成本挑战。随着浅层易采资源枯竭,矿企被迫转向深部或复杂地质区域开采,这直接导致开采成本激增。同时,环保法规趋严、人工与能源价格上涨,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全球黄金总维持成本连年上涨的情况下,部分高成本矿企即便在金价高位时也难以扭亏为盈。
同时,日益激烈的资源争夺也会加剧战略风险。很多头部矿企为抢占短期市场红利,加速海外并购增储。很多头部企业在金价高峰时豪掷上百亿元出海“淘金”,却忽视了此类扩张的隐患。一是并购标的估值受金价波动影响显著,若价格回调将导致资产减值风险;二是高杠杆收购加剧财务压力,市场利率波动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历史的教训还历历在目,2013年金价崩盘早已证明,将战略建立在价格持续高位的假设上等同于构筑空中楼阁。
此外,当前矿企普遍存在过度依赖资源禀赋,忽视内生技术升级的情况。尽管部分企业引入自动化采矿设备,但深井开采、低品位矿处理等技术瓶颈仍未突破,效率提升有限。反观国际头部企业,已通过数字化矿山、绿色冶炼等技术构建成本护城河,而国内矿企数字化与碳中和布局迟缓,甚至可以说,仍停留在“以量换价”的粗放模式,难以应对下一轮行业周期。
黄金的货币属性赋予其价格弹性,但矿企的生存法则始终扎根于实体逻辑。当投机潮水退去,那些沉迷于资源囤积、忽视能力进化的企业,终将重蹈2013年的覆辙——彼时金价暴跌28%,全球前十大矿企市值蒸发3200亿美元。历史的钟摆从未停止,唯有将短期红利转化为技术壁垒与成本护城河,方能在周期轮回中立于不败之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红利ETF基金适合长期持有还是短期?怎么选择?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