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解析】菜粕的价格密码,期货市场早就剧透了
发布时间:2025-2-11 09:08阅读:87
每逢年初,农业市场都可能迎来一波新趋势。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第一个重磅嘉宾——菜粕!
菜粕,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正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它不仅是优质饲料的重要来源,更在环保和农业生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和我们一起探索菜粕产业链的魅力吧!
报告日期 | 2025年02月07日
作者 | 杜宇
咨询证号 | Z0017815
一、油菜的特性
油菜(欧洲油菜的别称)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主要作为油料作物种植,其种子含油量较高,一般在35%-45%之间。
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冬油菜是我国主要种植类型,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油菜的生长周期包括播种、出苗、成活、移栽、现蕾、抽薹、开花、角果发育、成熟和收割等多个阶段。
油菜具有多功能性,不仅用于榨油,还可作为蔬菜、蜜源植物、绿肥、饲料等。
其次油菜耐盐碱,适应性强,能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生长,且不与粮食作物争地。
最后,油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的产油量高,是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的重要作物。
二、菜粕的特性
油菜籽经过压榨后,产生菜籽油和菜粕两种主要产品。
加工企业通过机械压榨或溶剂浸出等工艺提取油脂,剩余的残渣即为菜粕。
菜粕一般指菜籽粕。其粗蛋白含量常在32%以上,粗纤维含量一般低于12%。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籽的95%都用作生产食用油。
油菜籽的常见榨油工艺有动力旋转压榨和预压浸出工艺两种,前者的副产物是菜籽饼,后者的副产物是菜籽粕。
菜粕富含蛋白质,富含粗蛋白,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蛋氨酸、赖氨酸)、矿物质(如钙、磷、硒),营养成分较为丰富;
其次,菜粕一般呈颗粒状,其物理性质良好,易于储存和运输;
最后,菜粕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饲料生产,是猪、鸡、鱼等动物饲料的重要成分,也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化工原料等。
三、菜粕的应用场景
菜粕的应用场景广泛,不仅可以作为饲料和有机肥料的原料,还在食品工业和化工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菜粕作为一种富含蛋白质的原料,在饲料工业中具有重要价值。
它可以作为家禽、家畜以及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成分,提供必要的蛋白质营养,促进动物健康成长。
2、菜粕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以作为生产有机肥料的原料。
通过发酵等生物技术处理,菜粕可以转化为有机肥,用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3、菜粕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提取工艺分离出来,用于制作酱油或其他食品添加剂。
这种提取的菜籽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食品工业中的优质蛋白来源。
4、菜粕中还含有植酸、单宁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特定的提取工艺从菜粕中分离出来,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
例如,植酸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化工产品,单宁则在皮革加工、染料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图3:菜籽粕应用场景
图片来源:郑商所、国金期货研究所
四、菜粕的产业链
菜粕产业链相对清晰,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中游的加工生产,最终到达下游的应用和消费。
产业链上游以油菜种植收割为起点,随后对油菜籽进行收购并可能进行贸易,为中游的加工环节提供必要的原料。
中游环节主要涉及菜籽的加工,菜籽通过压榨或溶剂提取等工艺被加工成菜籽油和菜籽粕两种主要产品。
菜籽油可以直接进入消费市场,用于烹饪、食品加工或作为生物燃料等。
而菜籽粕作为加工的副产品,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主要用于饲料生产,也可以用于其他工业用途。
下游环节则是菜籽油和菜籽粕的应用和消费。
菜籽油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满足人们的日常烹饪需求,或被用于食品加工、生物燃料生产等。
菜籽粕则主要作为饲料成分,广泛应用于家禽、家畜和水产养殖等行业,为动物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此外,菜籽粕还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提取化工原料等,展现出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图4:菜粕产业链
图片来源:郑商所、国金期货研究所
五、全球油菜籽供需结构
油菜籽是仅次于大豆的世界第二大油籽作物,全球油菜籽产量波动增加。
油菜籽的主要产地包括加拿大、欧盟、中国、印度、澳大利亚、乌克兰和俄罗斯,菜籽粕的主要产地包括加拿大、欧盟、印度和俄罗斯等。
油菜籽的主要出口国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三个国家出口合计占比达90%,俄罗斯、美国少量出口;
进口方面,全球油菜籽进口比较分散,主要进口地区包括欧盟、中国、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等。
全球油菜籽的出粕率在56%-60%不等,是仅次于豆粕的第二大粕类,但产量仅是豆粕的1/6左右。
近些年,全球菜粕产量持续增加,近年已超过四千万吨。
由于菜粕和菜油都是油菜籽压榨的产物,因此菜粕的主产地与菜籽的主要需求地和菜油的主要生产地一致,同样包括欧盟、中国、加拿大、美国和印度。
图5:全球油菜籽供需结构
六、全球菜粕消费量
菜粕的需求比较单一,几乎全部用来作为饲料,只有中国极少量用作工业用途。
全球菜粕消费量在过去几年中总体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尽管在2022年后消费量有所波动,增速已放缓至4.22%,但全球菜粕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增长的需求将继续支撑市场。
图6:2019-2024年全球菜粕消费量(单位:百万吨)
七、中国菜粕产量
2019年至2024年中国菜粕产量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
2023年,产量继续增长至11684千吨,增速为7.03%,尽管增速相比2022年大幅放缓,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2024年,中国菜粕产量达到11507千吨,但增速出现负增长,为-1.51%。
图7:2019年-2024年中国菜粕产量(单位:千吨)
八、中国油菜籽市场年度供需情况
我国是世界油菜籽生产大国,油菜种植分布区域广泛,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西南及西北部分地区。
具体来看,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籽生产的主要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带。
长江中下游流域油菜籽种植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以及江苏、浙江、上海。
其中油菜籽产量最高的是湖北和湖南。
西南地区作为中国油菜籽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及产量占据全国的20-30%,包括四川、贵州、云南。
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油菜籽品种得到改良,油菜籽的生产效率和品质得到提升,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使得油菜籽产量不断增长。
油菜籽的消费市场主要包括压榨食用油、饲料加工、化工原料等多个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食用油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油菜籽油因其独特的香味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油菜籽在饲料和化工领域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宽了其消费市场。
2019年至2024年我国油菜籽市场的总供应量和总需求量都呈现出增长势态,且供应增长速度略快于需求增长。
另外,期末库存量也随着总供应量的增长而增加,从2020/21年度的53.6万吨增长到2024/25年度的146.6万吨。
库销比,即期末库存与总需求量的比值,也从2020/21年度的5.40%增长到2024/25年度的9.80%,这表明库存相对于需求的比例在增加,市场供应相对充足。
九、我国菜粕进口量
中国菜粕进口量在过去几年中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尽管在2022年有所下降,但在2023年出现显著增长,并在2024年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目前中国对菜粕的需求强劲,可能受到国内饲料行业需求增加的推动。
图9:2019-2024年中国菜粕产量(单位:千吨)
十、中国菜粕压榨量和进口占比
中国菜粕压榨量在2019年至2024年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24年菜粕压榨量有所下跌,显示出国内压榨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同时,进口占比在这一时期内仍有所波动,在2022年跌至最低值为10.97%。
波动表明尽管国内压榨量在增加,中国菜粕市场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仍然存在。
图10:2019-2024年中国菜粕压榨量及进口占比
十一、中国菜粕出口量及其增速变化
2019年出口量为14千吨,2020年下降至5千吨,增速为-4.29%。
2021年出口量回升至11千吨,增速显著上升至120.00%。
2022年出口量进一步增加至24千吨,增速为118.18%。
然而,2023年出口量下降至7千吨,增速为-70.83%。
预计2024年出口量将回升至10千吨,增速为42.86%。
整体来看,中国菜粕出口量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显著的波动,显示出较大的不稳定性。
图11:2019-2024年中国菜粕出口量(单位:千吨)
十二、中国菜粕平均价格及其增速变化
2018年菜粕平均价格为2481.88元/吨,2019年下降至2338.57元/吨,增速为-5.77%。
2020年价格略微上升至2376.69元/吨,增速为1.63%。
2021年价格显著上升至2813.28元/吨,增速为18.37%。
2022年达到最高点,平均价格为3683.82元/吨,增速为30.94%。
然而,2023年价格下降至3364.18元/吨,增速为-8.68%。
整体来看,中国菜粕平均价格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先降后升再降的波动趋势,显示出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图12:2018-2023年中国菜粕平均价格(单位:千吨)
十三、中国菜粕消费领域的占比情况
根据饼图,饲料养殖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消费比例,高达95%。
其次是工业消费,占比4%,而出口仅占1%。
这表明在中国,菜粕主要用于饲料养殖行业,工业消费和出口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这种消费结构与国内畜牧业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了菜粕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需求情况。
图13:我国菜籽粕消费领域占比(单位%)
十四、中国菜粕的国内消费量及其增长速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菜粕消费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018年消费量为11148千吨,2019年略微下降至11034千吨,增速为-1.02%。2020年消费量回升至11404千吨,增速为3.35%。
2021年进一步增加至11951千吨,增速为4.80%。
2022年显著增长至12923千吨,增速达到8.13%。
到了2023年,消费量达到14519千吨,增速为12.35%,为近年来的最高点。
这一增长趋势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需求的增加有关。
图14:2018-2023年中国菜粕消费量(单位:千吨)
十五、菜粕价格影响因素
影响菜粕价格的主要变量,包括供给、需求、进出口、相关品和替代品价格以及季节因素。
供给和需求是影响菜粕价格的直接因素,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可能导致价格下降,反之亦然。
进出口可以影响国内菜粕的供给量,进而影响价格。
相关品和替代品价格的变化可能影响菜粕的相对竞争力和需求,从而影响价格。
季节因素,如种植周期和气候条件,也会影响菜粕的供给和价格。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预测菜粕价格的变动。
十六、菜粕价格与菜油、菜籽价格关联性
2016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菜粕、菜籽油和油菜籽的期货收盘价(活跃合约)的变化趋势如图16所示。
图中蓝线代表菜粕价格,灰线代表菜籽油价格,黄线代表油菜籽价格。
从图中可以看出,菜粕、菜籽油和油菜籽的价格走势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并不完全同步。
菜粕价格在2021年和2022年期间出现了显著的波动,而菜籽油和油菜籽的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这可能反映了不同产品在市场中的供需状况和价格弹性的差异。
例如,菜粕作为饲料原料,其价格可能更多受到养殖业需求变化的影响,而菜籽油作为食用油,其价格可能更多受到消费者需求和替代品市场的影响。
图16:菜粕价格与菜油、菜籽价格关联性
十七、菜粕价格与压榨利润关联性
下图为2012年至2021年期间菜粕期货收盘价与菜籽压榨利润之间的关系。
图中可以看到,菜粕价格与压榨利润之间存在一定的波动关联性。
在某些时期,两者呈现出相似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而在其他时期则表现出不同的波动模式。
这表明菜粕价格和压榨利润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原材料成本、市场需求、国际贸易政策等。
此外,压榨利润的波动可能还受到压榨厂的运营效率、技术进步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整体而言,菜粕价格与压榨利润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分析。
图17:菜粕价格与压榨利润关联性
十八、菜籽粕价格与替代品价格关联性
2015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菜籽粕和豆粕期货收盘价的价格走势如图。
图中蓝线代表菜籽粕价格,黄线代表豆粕价格。
从图中可以看出,菜籽粕和豆粕的价格走势在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相似的波动趋势,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可能源于菜籽粕和豆粕在饲料行业中的替代关系,当其中一种原料的价格上涨时,可能会增加对另一种原料的需求,从而影响其价格。
然而,两者的价格波动幅度和具体走势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受到各自供需状况、生产成本、政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体而言,菜籽粕和豆粕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其价格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影响。
图18:菜籽粕价格与替代品价格关联性
十九、菜粕价格与季节因素关联性
下图为2019年至2024年菜粕价格的季节性走势。图中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不同年份的价格变化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菜粕价格在不同年份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波动,但具体波动模式存在差异。
例如,2022年和2023年的价格在年初较低,随后在年中达到高峰,而2024年的价格则相对平稳。
这种季节性波动可能与农业生产周期、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总体而言,菜粕价格的季节性变化反映了市场供需的季节性调整,为相关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市场信息。
图19:菜粕价格与季节因素关联性
二十、菜粕价格与企业开机率关联性
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四川地区菜籽开机率与菜籽粕期货收盘价之间的关系。图中蓝线代表开机率,黄线代表菜籽粕价格。
从图中可以看出,开机率与菜籽粕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波动关联性。
在2014年中期,开机率达到高峰,而菜籽粕价格则处于较低水平。
随后开机率下降,而菜籽粕价格在2015年中期出现上涨。
2016年中期开机率再次上升,菜籽粕价格则在2016年后期达到高峰。
这表明开机率的变化可能与菜籽粕价格的波动有关,开机率的增加可能预示着菜籽粕供应的增加,从而可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同步,可能还受到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如需求变化、原材料成本波动等。
图20:菜粕价格与企业开机率关联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打工人/宝妈/退休族必看!国泰海通2025理财“专属方案”:你的身份决定买哪款
2025-06-30 17:17
-
2025财富榜 “逆袭者” 图鉴:从茶饮到 AI,这些企业家如何狂飙突进?
2025-06-30 17:17
-
2025年下半年行业趋势展望,都隐藏着哪些机遇?
2025-06-30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