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举行2024年度阳江市金融运行形势新闻通气会
发布时间:2025-1-26 15:12阅读:871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举行2024年度阳江市金融运行形势新闻通气会,会议由叶池莲副行长主持。统计研究科、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科、国际收支科负责人参加并回答记者提问。南方日报、羊城晚报、阳江日报、阳江电视台等4家媒体单位参加。
华志勤
统计研究科科长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通气会。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广东省分行决策部署和阳江市委“433”工作安排,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重要抓手,高质量做好金融要素保障工作,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推动全市金融系统以实绩、实效服务地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看,全市金融运行稳中向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一、存款增速全省第四,居民储蓄意愿依然较强
截至202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30.5亿元,同比增加173.3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4。其中,住户存款是拉高存款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年住户存款新增118.0亿元,占各项存款增量的68.1%。
二、贷款增速全省第二,信贷加力支持经济稳增长
截至202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05.5亿元,同比增加200.5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2。其中,企事业单位是贷款增量的主体,全年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140.8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70.2%。存贷比方面,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比为90.3%,比去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5,其中四大国有行阳江分行存贷比达123.6%,切实发挥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
三、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资金保障有力
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持续加大信贷政策窗口指导,截至2024年末,全市制造业、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农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贷款增速全部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且大部分指标增速排名全省前列。一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07.8亿元,同比增长61.4%,增速全省排名第1;二是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69.4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全省排名第4;三是绿色贷款余额543.3亿元,同比增长10.9%,绿色贷款余额位居粤东西北12市首位;四是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增长43.6%和51.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02.0%,增速全省排名第2。五是农业贷款余额63.9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全省排名第1。
梁惠娟
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科副科长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通气会。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行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用足用好各项货币政策工具,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有力金融活水。
一、强化货币政策引导效能,带动信贷投放增量扩面降价
贯彻落实存款准备金政策,年内通过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地方法人银行信贷资金0.5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资金1033.5万元,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加10.3亿元。发挥利率市场化改革效能,成立市级利率市场定价自律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全年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7%,同比下降27个BP;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4%,同比下降52个BP。
二、强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精准滴灌各类市场主体
年内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有力支持阳江市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
一是不断加大科技金融领域资金供给,助力阳江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落地粤东西北首笔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从支小再贷款额度中划出1000万元“粤科融”专项额度,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根据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找“缺口”,完善金融服务和加强金融创新。截至2024年末,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07.8亿元,同比增长61.4%;科技企业贷款余额69.4亿元,同比增长60.3%,增速比各项贷款分别快50.9个和49.8个百分点。
二是为绿色转型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推进阳江“绿能之都”建设。围绕阳江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带动作用,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碳减排支持工具使用量居全省第二。截至2024年末,金融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向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环境保护等阳江企业和项目累计发放碳减排优惠利率贷款256.6亿元,贷款带动的碳减排量约447.5万吨。
三是推动普惠领域政策资金使用规模持续增长,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2024年,累计向金融机构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13.4亿元,同比增加2.6亿元,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央行低成本资金,支持一批涉农、小微企业等普惠市场主体发展,惠及市场主体1660户,带动普惠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下降。截至2024年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9.4亿元,同比增长19.6%;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4%,同比下降40个BP。
三、强化“货币政策工具+”业务创新,精准对接市场融资需求
立足阳江特色海洋经济,创设海洋牧场再贷款专项额度,全年发放2.3亿元再贷款支持海洋牧场建设,带动全市海洋牧场产业贷款新增20.5亿元,累计为5000余户水产养殖、加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广“货币政策工具+”业务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金融机构运用“支农再贷款+养蚝贷”,撬动1728万元贷款支持阳西程村蚝产业发展;运用“支小再贷款+创业担保贷款”“支农再贷款+粤信融”业务模式,满足特定群体资金需求。
接下来,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用好用活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量,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服务质效,打造阳江金融“五篇大文章”特色和亮点,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赖洪婷
国际收支科科长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通气会。2024年,外汇局阳江市分局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省分行和外汇局总局省分局指导下,持续丰富政策供给,创新服务方式,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助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稳外贸方面,一是取消外贸企业名录登记行政许可,改为在境内银行直接办理,目前辖内累计已有194家企业享受了政策便利。二是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全年阳江网络购物跨境收支折合376万美元,同比增长22.88%。三是持续推进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重点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推荐力度,截至2024年末全市累计已有20家试点企业办理试点业务1819笔,金额6.77亿美元。四是进一步扩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的应用,便利外贸企业融资结算,指导银行通过平台累计为13家企业办理贸易融资1244万美元。五是大力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汇率避险宣传,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服务清单式管理,全年支持127家企业办理外汇衍生产品业务3.91亿美元,推动65家企业新开办汇率避险产品业务。
稳外资方面,一是推动外债签约登记下放银行办理,指导工行阳江分行成功办理首笔非金融企业外债签约登记业务。二是推动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办理,2024年全市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笔数与金额占比均突破90%。三是优化资本项目外汇服务流程,充分响应企业需求,派专人“一对一”专班辅导,顺利办理阳江地区近5年来首笔境外放款业务,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资金运用渠道。
2025年,外汇局阳江市分局将锚定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外汇管理政策,主动探索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助力阳江打好外贸外资“组合拳”。一是持续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继续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扩容提质增效,让更多优质中小企业享受政策便利。结合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特点,支持出口货款回流。二是落实好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按照上级局部署,探索取消外商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登记,进一步提升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汇兑便利,支持外资企业在鼉展业兴业。三是支持地方高水平对外开放。争取绿色外债外汇管理政策试点,支持企业开展绿色项目;探索升级扩围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助力总部经济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四是提升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坚决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维护外汇市场健康发展。
阳江电视台记者:阳江正在打造绿能之都,过去一年,我市金融机构如何助力阳江绿能产业建设,推动阳江高质量发展?
华志勤
统计研究科科长
向上滑动阅览
感谢您对阳江市绿色金融工作的关注!一是为阳江清洁能源产业提供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支持。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人民银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专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末,阳江市金融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56.6亿元,全省排名第2。
二是推进清洁能源金融产品创新,形成示范推广作用。如金融支持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项目获得2024年广东省绿色金融创新推广示范案例,此外还有金融支持“海上风电+储能”等新模式,支持了清洁能源新业态发展。
三是加大清洁能源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信贷支持。阳江市前十大贷款客户有8家是清洁能源企业,截至2024年末,全市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占绿色贷款比重近九成,绿色贷款余额位居粤东西北12市第1,2024年三季度我行牵头举办了包含绿色金融在内的重点领域融资银企对接会,清洁能源重点项目现场授信超500亿元,为后续我市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支持。
南方日报记者:请问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中有哪些特色举措?
梁惠娟
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科副科长
向上滑动阅览
感谢您的提问。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带领全市金融机构聚焦县镇村金融需求,持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着力提升各项金融服务。
一是以“政策+工具”为抓手,营造良好的金融营商环境。出台《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阳江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叠加普惠型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金融资源持续向县域倾斜。
二是以“平台+对接”为抓手,引导金融资源更好服务县域经济。大力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盘活乡村资产,全年促成动产融资业务693笔,金额77.9亿元。打造“一季一主题”融资对接模式,通过举办金融助力“百千万工程”等多场大型融资对接活动,促成授信金额超600亿元,直接服务企业近1000家次。
三是以“服务+产品”为抓手,推动金融服务进一步下沉乡镇。将信用建设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效结合,累计评定信用户43万户、信用村710个,信用村“整村授信”累计金额248亿元。探索将信用建设与特色产业集群结合起来,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与“百千万工程”有机结合,全市38个乡镇移动支付普及应用覆盖率达100%,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用户突破300万户。指导金融机构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实施阳江“千亿百品”金融工程,推出乡村振兴金融产品100多个。
羊城晚报记者: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应用主体有哪些?
赖洪婷
国际收支科科长
感谢您的提问。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运用区块链技术主动打造的融资场景,旨在助力外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外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有融资需求时,可通过该平台的银企融资对接场景向多家银行一键提交申请。银行收到申请后,通过平台进行快速对接,应用平台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查询”等功能模块,了解企业背景,决定是否受理,并在成功授信后登记授信金额、期限等信息。截至目前,辖内已有多家企业享受了平台便利,企业类型覆盖五金刀剪等主要外贸出口行业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类型包含出口应收账款、出口押汇融资等。
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供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的依据是什么?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