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油粕市场的一些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4-12-3 17:15阅读:75
明年二季度之前,棕油仍然会提振整个植物油板块,且油粕比依然呈高位震荡趋势,不过叠加豆粕需求的回升,油粕比或逐渐回落。
1、特朗普上台后计划对华及其它国家征收关税,全球贸易格局或被打破。
2、豆粕来年需求可能随着商品猪存栏的上升而恢复,油脂未来的需求不确定性较大,受到美国政策及印尼B40计划是否能消化需求决定。
3、如果产地供应端不出现明显的增产或减产,至少明年二季度之前,棕油仍然会提振整个植物油板块,且油粕比依然呈高位震荡趋势,不过叠加豆粕需求的回升,油粕比或难破高位,有逐渐回落可能。考虑到2月底3月,美国会公布新一季度的大豆种植面积预测,如未来美国方面有减产意向,豆类或替代棕油引领市场。
一、美政权的更替影响大宗商品格局价
随着美国大选拉下帷幕,特朗普的上台也将目前的国际贸易格局再度洗牌。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人,如何在贸易中获利是他最为关注之一。早在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时,就提出了对华征收60%关税的构想,并伴随着他持续的表态,贸易战的预期提前被打响,供应担忧或许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中美贸易中涉及大量农产品,以大豆为例,由于我国进口大豆依赖度极高,因此美豆的价格能明显影响我国的豆粕及豆油的进口成本。2024年度美豆的丰产导致进口大豆成本回落,同时南美地区天气较为温和,缺乏炒作,国内豆粕价格也持续低迷,豆油因受到油脂市场的提振价格稍强于豆粕,但库压也较为明显,大豆供应宽松,无法带来阶段性上涨动力。
11月25日,特朗普表示,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5%关税。此外,特朗普还宣布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这一举动似乎在印证他在逐步向60%的最终目标去靠近,因此消息发布后,美豆小幅反弹,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来自于贸易战所带来的供给担忧,虽然受到供应压力的影响反弹持续时间并不长,但关税政策下的大豆进口成本,将会逐渐抬升。
如果美国对中国征收额外关税,那中国也不会坐以待毙,大概率会采取关税反制手段去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双方关税的叠加将会影响到两方的贸易往来,届时我国进口成本增加,美国出口需求变差。而进口美国大豆困难加大后我国进口大豆供应的缺口势必转移到南美大豆上,南美大豆的需求将得到良好支撑。
因此,对后市美豆的价格轨迹,大概率有以下途径:随着美豆库存压力的逐渐缓解,美豆价格或呈小幅反弹;但关税政策的推进将会推动国际采购重心从美豆转移到南美大豆,美豆价格则会下降;不过南美大豆的需求好转会带动其价格走高,美豆作为南美大豆的替代品,价格也会受到南美豆的提振而再度好转。整体上来看,未来大豆进口成本缓慢抬升,豆粕及豆油的支撑将会强于没有贸易战的今年。在此前景下,一旦出现新作减产或恶劣天气问题,豆类未必不能走出趋势性行情,届时应关注新作种植情况。
二、豆粕来年需求或将好转,油脂需求前景不确定
国内豆粕库存已经明显下降,库压减轻不少,但受需求及成本拖累价格依然保持低迷。春节前夕存在备货提振,以当前的企业库存来看,春节备货推动需求的概率较大,需求小幅好转或缓解豆粕市场悲观情绪。
当前由于饲料价格较低,生猪养殖端盈利情况尚可,今年生猪自养利润从第二季度起均维持正数,养殖端暂无过多去产能意愿,育肥需求也尚可。而从终端来看,截至今年10月底,能繁母猪样本存栏及商品猪存栏同环比均增长,代表着今年年底饲料需求仍有支撑,且明年饲料终端需求也将在新增的商品猪产能的带领下同比好转。
至于植物油的需求,未来不确定性仍较高。除了日常的餐饮消费以外,植物油的一大需求就是生物柴油的需求——作为生柴的重要掺混部分。餐饮消费端由于居民人口和终端需求暂难大面积扩张,可提振空间不大,而生柴需求也并非很是乐观。从美国来看,特朗普派系对生柴政策并不是十分支持,本身就存在需求缩窄的可能,在此基础上,美国又向加拿大开始征收菜油的进口关税,这样会导致美国国内的生柴需求从进口的菜油转移到本国的豆油上,这样是不利于菜油需求的。对于棕榈油来说,印尼的生柴政策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棕榈油的需求前景,但B40计划的推进似乎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印尼政府对实施生柴政策的补贴,来自于本国棕榈油的出口税收,也就是说,印尼的棕油出口越好,政府就有更多的资金去推进B40乃至后续的B50计划,当前棕油价格处于高位,性价比下降,对于柴油的替代性越发不强,在此情况下棕油出口很容易回落,这样就会导致政府支持力度减弱,从而使得印尼本身对棕油需求的消化能力下降。而豆油,因豆类供应宽松,暂时缺乏支撑,一旦棕油价格回落,也将明显下滑。
三、短期油强粕弱将继续持续,等待后续产地消息推动油粕比回落
综上,以当前的需求端来看,豆粕未来的需求有好转的可能,油脂的需求则很大程度取决于棕榈油的需求——菜油和豆油的需求已经稍显疲弱,目前唯一希望比较大的就是棕榈油。如果产地供应端不出现明显的增产或减产,至少明年二季度之前,棕油仍然会提振整个植物油板块,且油粕比依然呈高位震荡趋势,不过叠加豆粕需求的回升,油粕比较难破高位,呈逐渐回落趋势。考虑到2月底3月,美国会公布新一季度的大豆种植面积预测,如未来美国方面有减产意向,豆类或替代棕油引领市场。
风险点:产地供应紧缺问题扩大;中美贸易政策改变
研究员:陈晨从业资格证号:F3082731交易咨询证号:Z0018842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