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策略】商品期限结构分析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4-8-7 16:59阅读:102
报告摘要:
期限结构是指由现货价格、近月价格、远月价格所构成的价差结构,它通过展示相同标的资产在不同到期日期上的价格,来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和运行趋势。常见的期限结构有两种,即Contango结构和Backwardation(以下简称Back)结构。
期限结构的近端更接近现实,而远端更多交易的是预期。Contango结构反映了悲观的现实和乐观的预期,Back结构反映了乐观的现实和悲观的预期。
市场上多数商品由于预期和现实的强弱关系在不断转变,因此其期限结构也会在Contango结构和Back结构之间转化,从而出现正套和反套的策略机会。但是一些商品由于其自身特点,会长期维持Contango结构或者Back结构,值得重点关注。
一、商品的期限结构
期限结构是指由现货价格、近月价格、远月价格所构成的价差结构,它通过展示相同标的资产在不同到期日期上的价格,来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和运行趋势。常见的期限结构有两种,即Contango结构和Back结构。一般而言,如果远期价格高于近期价格,商品的期限结构向右上倾斜,这种情况被称为Contango结构,即期货升水(远月升水),或现货贴水(近月贴水);如果近期价格高于远期价格,商品的期限结构向右下倾斜,这种情况被称为Back结构,即期货贴水(远月贴水),或现货升水(近月升水)。
期限结构的近端更接近现实,而远端更多交易的是预期。Contango结构反映了悲观的现实和乐观的预期:当下供给过剩,库存高且利润低,因利润不足,可能缩减产能,造成远月的供需缺口,改善了预期。Back结构反映了乐观的现实和悲观的预期:当下供给偏紧,库存低而利润高,在利润的驱动下,可能扩张产能,造成远月预期较弱,期限结构表现为近强远弱。
目前商品市场中符合上述期限结构的品种有很多,我们接下来以PVC和苯乙烯这两个品种为例,分别对其基本面和期限结构进行梳理和印证。
(1)Contango结构——PVC
供应方面,2023年PVC国内总产能达2856万吨,2024年计划投产共计160万吨,其中上半年新投产60万吨;2024年1-6月国内PVC产量1167万吨,同比+5.3%,供应整体维持高位运行。需求方面,受前两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影响,2024年房地产竣工面积继续承压,直接影响PVC下游采购;2024年1-6月房屋竣工面积26519万平方米,下降21.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259万平方米,下降21.7%。利润方面,2024年上半年PVC电石法和乙烯法利润均处于负值;分别来看,2024年1-6月电石法PVC平均毛利预估在-68.84元/吨,较去年减亏231.03元/吨;乙烯法PVC平均毛利预估在-68.31元/吨,较去年底-166.28元/吨。库存方面,PVC社会库存自2月中下旬开始,已超过2020年疫情时的最高水平;目前社会库存持续在历史高位运行,今年大商所进一步新增2万吨交割库容,以满足市场需求。
(2)Back结构——苯乙烯
供应方面,2024年1-6月国内苯乙烯产量758.26万吨,同比+4.8%;上半年因成本强势带来利润压缩,苯乙烯非一体化装置持续亏损,导致部分苯乙烯生产工厂开工意向不高,行业内计划外停工情况较多,下半年预计有112万吨/年新装置预期投产。需求方面,上半年苯乙烯需求同比增长约1%,低于近五年平均的10%水平,三大下游(EPS、PS、ABS)利润仍然处于压缩状态,对苯乙烯需求提振有限;另外,上半年我国苯乙烯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状态,出口增加反映出需求增长。利润方面,由于苯乙烯价格加速回落而原料纯苯现货坚挺,使得苯乙烯一体化利润承压回落、非一体化利润降至负值区间。库存方面,二季度以来苯乙烯去库幅度加快,截至6月底,苯乙烯华东港口库存降至4.9万吨,处于近三年低位。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多数商品由于预期和现实的强弱关系在不断转变,因此其期限结构也会在Contango结构和Back结构之间转化,从而出现正套和反套的策略机会。但是部分商品由于其自身特点,会长期维持Contango结构或者Back结构,值得重点关注。
二、Contango结构市场分析
1)橡胶
通过观察发现,橡胶期货价格一直升水现货价格,同时远月合约价格要比近月合约价格高,而且橡胶长期都是维持这样的Contang结构。究其原因在于,2010年前后,随着橡胶价格一路创出历史新高,引发东南亚地区进入一轮橡胶种植高峰,伴随而来的是全球橡胶产量也顺势进入了一个丰产周期,导致橡胶价格进入了一个超长的熊市周期,直到现在橡胶市场依旧处于“弱现实、强预期、高库存、低利润”的格局。另外,可以发现橡胶期货合约的11月和1月价差很大,主要原因在于国产天然橡胶(SCR WF)在库交割的仓单有效期限为生产年份的第二年的最后一个交割月份(即11月),因此11月之前和之后对应的是两个生产年份批次的仓单,新胶和老胶的价差由此而来。
在这样的价差结构下,资金抄底做多橡胶往往是无功而返。因为,如果多单想要换月展期,就需要不断增加成本。例如橡胶05合约价格是13000元/吨,临近交割,移仓换到09合约价格是13300元/吨,成本就抬升了300元/吨;如果09合约又临近交割,需要移仓换月到01合约上,价格可能就是14300元/吨,成本大幅抬升了1000元/吨......以此不停循环,若橡胶基本面没有重大变化时,多单光是移仓换月就会消耗掉很大的成本。因此,在这种结构下,非标套利成为市场的主流策略。具体来看,橡胶期货对应的交割品为全乳胶,在橡胶现货市场实际消费量占比较少,现货市场中用的最多的是价格更低的混合胶,当期现价差拉大后就会吸引到很多资金进行非标套利,即持有现货同时做空期货,等待期现价差回归,同时也把橡胶多头的梦想扼杀在了摇篮里。
在橡胶的这种Contang结构下,类似非标套利这种多现货空期货的模式具有很高的胜算,从橡胶1月、5月、9月三大主力合约的基差回归上也能看出,自该合约挂牌开始,基差多数在-1500元/吨左右,最后临近交割都能回归到0轴附近。而从月间价差来看,1-5价差和5-9价差多数情况下都会在0轴下方运行,最后近月合约交割时,价差多数在-200至-400元/吨之间,但是近几年也出现了较为反常的情况。例如2022年底,随着2211合约到期交割,橡胶老仓单全部注销,市场开始注册新仓单,但是仓单量明显不及上一年同期,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国内主产区开割初期受天气影响较大,海南产区延迟开割两个月左右,市场对现货的担忧使得近月合约走势逐步强于远月合约,5-9价差一路上涨进入零轴上方,最高上涨至300元/吨一线水平。但进入2023年春节后,由于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工业品整体下行,橡胶也由涨转跌,强预期被打破后,5-9价差逐步回归进入零轴下方的“正常区间”运行。
整体来看,对于橡胶来说,多数情况下还会是Contang结构,当现货紧张预期升温时,会打破这一结构,同时月间价差会走出正套机会;但由于橡胶的牛市预期一直被证伪,且严格的限仓制度导致临近交割时很难会出现“逼仓”行情,因此,月间价差最后会走反套逻辑,并最终回归至“合理水平”。
2)黄金
正常情况下,期货价格等于现货价格加仓储费等费用,所以期货价格大于现货价格,或远期合约大于近期合约,期限结构呈现Contang结构,这种市场也叫做正向市场。黄金具有商品、货币、金融三重属性。今年黄金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使得黄金的货币属性显现,另一方面是由于黄金受金融属性影响,其走势与美债收益率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回顾历史来看,在多数情况下,供需因素对黄金的影响不大,因此,黄金价格的商品属性较低。另外,大多数投资者预期到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美元本身一定会越来越多,因此远期黄金期货总是比现货贵,黄金期限结构是标准的正向市场。
以黄金期货最活跃的两个合约06合约和12合约的价差为例,大部分时间下,二者价差都在零轴以下运行,且波动区间较为有限。今年4、5月份,该价差出现大幅走阔,并一度拉到近几年极值水平,其主要逻辑在于:4月份金价冲高回落,多头短期获利离场的意愿较强,因此近月合约下跌更多,远月合约较为坚挺;进入5月份后,白银价格大幅上涨带动黄金价格再度走强,这一轮的上涨是强预期的逻辑(其他金属品种上也是同样情况),因此,远月合约涨幅大于近月合约,6-12价差进一步走阔。
整体来看,黄金市场是标准Contang结构,大部分时间下,基差都为负值,当基差拉大并超过交割成本时,就会出现无风险套利空间(无风险套利将在之后的专题中详细介绍)。月间价差同样在零轴下方运行,当强预期或者弱现实逻辑进一步强化时,可以关注价差继续走阔的机会;由于黄金期货商品属性较低,因此价差不一定会像其他商品一样最终回归至“合理水平”。
三、Back结构市场分析
1)铁矿石
铁矿石现货长期高于期货价格,同时近月合约价格高于远月合约价格,呈现标准的BACK结构。究其原因,一是,我国铁矿石下游钢铁行业产能位于高位水平,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未来钢铁行业新增产能空间有限;即铁矿石当下需求处于高位,未来需求增长空间有限,叠加全球铁矿石供应处于产能扩张周期,因此远期预期偏弱。二是,不同矿山生产的铁矿石存在一定的差异,期货进行交割时,锚定是最便宜的交割品,也就是说,期货合约价格对应的是成本最低的现货仓单,或者说现货最低价,因此铁矿石主流现货价格要高于期货价格。三是,铁矿石期货价格是现货干吨折仓单价格,而港口现货价格往往是湿吨价格,干吨=湿吨*(1-含水量),在允许交割的矿粉品牌内,水分含量一般在7.5%-9.9%之间,因此干吨价格要低于湿吨价格。
铁矿石BACK结构使得买近月卖远月的正向套利成为市场上公认的“绝佳”策略,尤其是5-9价差和9-1价差在历史统计中趋势更为明显。一方面,黑色系在“金三银四”和“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受终端需求拉动铁水达到峰值,钢厂生产补库意愿增强,铁矿石需求增加,且上半年钢厂产量多高于下半年生产。另一方面,供应来看,一季度受海外飓风等天气影响,发运全年最低,二季度逐步回升,6月达峰,三季度冲量在季末9月,四季度整体平稳。根据船期,澳大利亚到港时间大概15天,巴西到港时间45天,非主流矿山船期多数1个月左右,整体来看到港量滞后于发运半个月至一个月。因此,5月合约和9月合约属于供需结构相对乐观的旺季合约,且5月往往因铁水增量更大,5-9正套趋势更加明显。
然而,今年跨期正套逻辑似乎被打破,黑色系整体表现出弱现实结构,铁矿石5-9价差逐步收窄,最低趋于零轴。供需来看,发运上半年超预期,尤其是巴西淡水河谷超产缓解了一季度澳洲减量。需求端,房地产拖累叠加基建节后复工较慢,“金三银四”需求增量有限,一季度铁水产量整体低于往年。二季度铁水快速回升,但发运同时冲量,钢厂采购谨慎,导致港口累库创历史高位,近月基本面趋弱令铁矿石现货和期货基差较往年明显收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铁矿石正套逻辑暂时失效,但从基差和月间价差来看,现在仍是BACK结构市场,反套的空间或相对有限。例如,预计未来铁矿石1-5价差或走出先正套后反套的逻辑,即在主力合约换月初期,基于“金九银十”补库支撑,铁水增产以及港口库存转降,1月合约走势强于5月,但在旺季证伪期间,尤其是10月之后粗钢压减等限产扰动较多,1-5价差或将再度呈现弱现实强预期的反套逻辑。
2)尿素
尿素长期以来也呈现近强远弱的BACK结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尿素行业正处于产能增长周期。数据来看,2021年起国内尿素行业进入了新一轮产能集中释放周期,这个周期将持续到2026年前后,预计2024-2026年中国尿素产能平均增速在2.24%。因此,现实需求较强,远月供应压力更大,远月合约预期较弱。尿素基差基本都在零轴上方运行,进入交割月后逐步回归至零轴一线。因此,尿素基差和橡胶基差刚好相反,一旦尿素现货升水期货较高,就会出现较好的期现套利机会,卖现货买期货等待基差的回归。
从需求端来看,尿素和前面介绍的铁矿石有一些相似,上半年3-5月是农需旺季,下半年9-10月是农需次旺季,因此可以将5月和9月看作是旺季合约,1月属于淡季合约,5-9价差和9-1价差同样也有正套逻辑。例如,2023年6-8月,尿素9-1正套行情表现非常强势,基差一路创出历史新高,主要原因在于9月国内需求叠加新增海外需求,使得强现实逻辑支撑近月合约走势更强。
相较而言,5-9价差正向套利趋势更为明显。一方面,上半年农需旺季需求拉动较强;另一方面,季节性规律形成了尿素上半年多数去库,下半年面临累库的格局。因此,供需结构上,5月较9月更为乐观,5-9价差正向套利常常作为主要策略推荐。不过,今年社会总需求不及预期,多数品种的正套逻辑都被打破,尿素也不例外,5-9价差表现不及往年同期水平,整体陷入区间震荡;尿素9-1同样保持区间平稳运行,目前即使运行到区间下边界,也没有太强的正套驱动,除非现实端出现明显利好支撑。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