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预期不足
发布时间:2024-8-7 08:27阅读:334
农产品研究员
王 俊
同样是产能减量和供应的偏紧,今年猪价表现明显弱于基本面类似的2022年,除因经济环境导致的消费预期偏弱以及成本拖拽效应外,市场由于锚定效应、预期偏差等而过度谨慎,预期不足也构成重要原因。相比现货,盘面的表现更为前瞻,也更加弱势,为规避春节前可能的坑,远月甚至已提前交易至成本线附近,市场转为明显的Back结构。除近月跟随现货偏强以外,远月表现极为克制,这与资金提前布局,市场学习效应加深有关。不过,与过度亢奋可能会触发风险一样,市场的过度谨慎也同样孕育着机会。我们认为,今年市场至少有以下几点预期不足的情况值得关注。
一、
过度锚定下的市场反身性
生猪期货上市三年多以来,市场学习效应不断加深,但也时常因过度锚定和借鉴导致一致预期的情况出现,进而引发踩坑交易。基本上,这也是原来四年一轮猪周期已经不再适用的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猪价要涨两年跌两年,那周期必然进化到涨一年跌一年就结束。去年7至8月因标肥价差的迅速扩大而导致压栏增多,猪价一度明显反弹,进入秋季后市场对二育和压栏的期待加深,主要锚定的是22年同期因全行业压栏而导致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然而在供应递增的年份,过度预期带来的不是类似的上涨,而是另一个坑。今年春节前后,市场锚定同样过剩的22和23年同期,纷纷下注节后有坑,节前避雷操作叠加冬季疫情导致的过度出栏,屠宰放量后供应明显前置,导致节后无猪可出,价格在春节后等来的不是坑,而是低估后上车的机会。
今年的预期如何?目前为止,恐怕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谨慎、顺势出栏等词汇。今年看的不高,即便有冲高也很短暂难以维持,怕年底踩坑,怕重蹈22年覆辙而不敢过度压栏和赌行情的观点依旧占据主流。四季度和年底是不是有坑,取决于未来供需增量的博弈,尚难定论,但远月价格提早被放置到成本线附近,近月贴水因悲观预期而迟不收复,市场存在预期不足的情况,则想必风险已经释放了大半。索罗斯说,不是未来的演绎以当前的预期去实现,而是当前的预期决定了未来的走势,在同样的基本面下,如果你预期未来看不高而不肯在当下去累库,则未来必然要面对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市场反身性的魅力所在。
二、
南北价差背后的供应担忧
近期市场谈论较多的就是南方猪价明显偏强,南北价差拉大,南方带着北方涨的情况,类似的还有南方肥猪价格坚挺,标肥差扩大等,这其实是今年1月底2月初北方猪价和全国仔猪价意外大涨的镜像,再度验证了去年冬季北方因疫情和低价等出现了产能超淘。仔猪价从1月底开始的反季节性涨价,较为清晰的勾勒出当时北方因母猪缺失而造成仔猪供应收紧,从而被迫将采购转向南方,并滞后5-6个月传导至当前的南方价格上。从结果看,此轮仔猪涨价至少持续至今年的4月初,后推5个月的话则供应偏紧至少能维持至9月份。这与用母猪价格数据推导结论较为一致:去年10-11月之间,淘汰母猪/生猪比价一度下跌至50%以下,表明当时有主动或被动的母猪超淘出现,产能去化尤其明显,滞后10个月推导则刚好映射至今年的8至9月,表明今年至少在9月份之前,猪价面临的供应压力较小。
三、
“二育”能否决定方向
市场另一个担忧的点在于今年二次育肥的参与度较高,春节后价格和体重提前走稳,压栏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可能会对后期形成潜在抛压,但我们认为总规模有限、边进边出、谨慎和适度也许更符合今年的实际情况。如果市场存在过度的压栏,数据端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一个偏低的屠宰量,搭配一个在夏季也急剧升高的出栏体重,另外标肥价差可能偏小,肥猪价格优势不突出,且大猪出栏占比应该偏高才对,另外饲料销售数据的环比增量也应该明显偏高,最好饲料价格也有较明显的反季节性涨价,然而数据实际表现与上述假设差距较大。用二育销售占比和栏舍利用率可以侧面佐证当前二育市场的生态,如果大家都在拼命压栏,二育做进去就不动了等着四季度或年底出大猪,那必然是一个偏高的栏舍利用率,对应于一个前期极高、但当前沉寂的二育销售量,而实际情况是尽管栏舍利用率较高,但近期基本持平,且二育一直处于陆续在进的状态,这表明市场二育的心态整体较为谨慎,更接近有盈利就出,不设定时间目标,不赌行情的状态。
最后,有必要探讨一下所谓的“二育”能否决定价格方向的问题:22年国庆前后是二育进入的较为集中的阶段,价格表现也较为强势,但22年的9-10月供应原本就处于供应的减量阶段,二育的进入很可能只是放大而非决定了涨价本身;反观同样是二育压栏较为明显和集中的23年同期,价格并未因压栏和二育参与较多而有任何偏强的表现,反而因供应过剩而持续下跌,这说明基础供应才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市场并不会因为二育就改变了原本的方向。对应到今年,需要关注两个,一是尽管栏舍利用率偏高,但二育或者说散户的总体养殖规模是有限的,相比不断增加的规模场供应占比,二育能翻起的浪有限,这可以从偏高的标肥价差看出来,散户能提供的大猪数量整体是有限的;第二,既然二育并不能决定猪价运行的大方向,仅有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在原本供应偏紧的接下来几个月,猪价并不会因为前期二育较多的假设而导致崩塌。
综上,在盘面结构转为Back的背景下,表明市场普遍存在谨慎过头,预期不足的情况,考虑当前和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生猪供需形势依旧偏紧,我们继续看好接下来的现货表现,盘面合约逢低买入为主,月间正套仍有空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什么叫做市场预期?怎么看待市场预期?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