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对待ST、*ST类股滥炒
发布时间:2024-7-23 18:21阅读:49
7月19日,*ST宁科早盘冲至2.43元、尾盘收于跌停,较6月低位1.26元几乎翻番,但其基本面堪忧、负面缠身。
针对诸如此类情况,应谨慎对待ST、*ST类股滥炒。
因会计师事务所对宁科生物2023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目前公司进入预重整程序,后续亦可能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被宣告破产,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截至7月19日,*ST宁科整体债务规模为27.49亿元、其中逾期债务总规模为19.40亿元,涉诉债务规模为16.59亿元,除子公司华辉环保的银行账户外,公司及子公司所有银行账户被冻结,且重要子公司宁夏中科目前处于临时停产状态,试产的产量较低。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破产原因。
就是这样一只基本面存在重大风险股票,二级市场却炒得不亦乐乎。可以说,无论是*ST,还是ST股,上市公司基本面多数并不乐观,此类股票被炒家滥炒导致价格虚高,估值定价缺乏逻辑性、科学性、有效性,对此应该想方设法防止投机炒作。
追根溯源,ST、*ST类股炒作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重大重组、重组上市、破产重整等预期,这个预期是否可以随便有,值得各方思考。换句话说,上市公司搞重大重组、重组上市、破产重整,是否应该设置条件、门槛?
首先,需对上市公司重大重组设定门槛。可以规定,只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达到相当高程度,且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董监高没有出现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上市公司才有资格实施重大重组。为此沪深交易所可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进行评级(或通过第三方评级),主要考核规范运作情况,一些上市公司频频被交易所下发关注函、监管函,诸如此类公司只能获得较低评级。评级低的上市公司就不允许资产重组。
其次,对破产重整设置门槛。破产重整并非扭转上市公司乾坤的万能良药,同样有无功而返可能,有些公司最终或仍难免摘牌退市结局。且个别上市公司经营业务和生产线基本停滞,也没有什么过得硬的产品,纯属空壳,此类公司或无重整价值,理应加快出清。法院对涉及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应谨慎受理,直接破产清算,也未必是件坏事。只有公司生产经营、核心产品仍有一定竞争力,没有诉讼等乱七八糟的事情,重整才有一定价值,对此理应设置一定门槛。
其三,投资者要慎对壳股炒作。此前一些上市公司重大重组、重组上市、破产重整让一些投资者尝到了甜头,由此市场形成垃圾股炒作惯性。但目前场外企业优质资源比较欠缺,且重组借壳、破产重整操作成功也只有一定比例,因此投资者不宜再盲目豪赌壳股,让垃圾股、壳股自行退出市场或是最好归宿,投资者应顺势而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