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区价格下行,天胶维持空配-20240715
发布时间:2024-7-15 15:48阅读:73
中国央行此前宣布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专家认为,新工具仍采用“先贷后借,按季操作”模式,即金融机构先发放贷款,下一季度再向央行申请再贷款资金,会有一个季度时间差,目前看后续贷款投放有望进一步加快。
多家房企近日公布上半年交付情况。专家表示,上半年房企交付情况基本保持稳健。随着监管部门持续重视、“白名单”支持房企项目融资政策加快落地显效,下半年房企交付状况将得到改善。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逐步见效,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6.18”促销拉动半年末冲刺,前期市场观望群体消费热情被激发,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保持相对较好的发展态势。
原油:
本期原油板块涨跌不一,内盘SC原油期货夜盘收涨0.34%,报623.3元/桶;SC 8-9月差呈Backwardation结构,今日收报0.7元/桶。外盘Brent原油期货收跌0.15%,报85.27美元/桶;WTI原油期货收跌0.53%,报82.18美元/桶。从库存水平来看,本期EIA数据原油小幅去库。截至7月5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减少344.3万桶至4.45亿桶,原预期减少133.3万桶,前值减少1215.7万桶;当周库欣原油库存减少70.2万桶,前值增加34.5万桶。当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增加47.7万桶至3.731亿桶。当周EIA汽油库存减少200.6万桶,原预期减少60万桶,前值减少221.4万桶;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增加488.4万桶,原预期增加83.3万桶,前值减少153.5万桶。当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10万桶/日至1330万桶/日;当周美国原油出口减少40.2万桶/日至399.9万桶/日;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进口676.0万桶/日,较前一周增加21.3万桶/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2090.0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3.0%。巴以冲突停火谈判仍在推进中,暂未出现突破性进展,建议持续关注谈判进度,或对于国际油价存在一定短线利空影响。近期原油基本面相对稳固,国内主营炼厂加工水平未见显著抬头迹象,内盘SC近月盘面结构走势持稳偏弱为主。
本期燃料油板块走势分化,FU高硫燃期货夜盘收涨0.28%,报3547元/吨;LU低硫燃期货夜盘收跌0.25%,报4326元/吨。近期高硫燃走势继续偏强,新加坡S380 8-12月差走阔至40美元/吨以上高位,内盘FU 9-1价差逐步逼近200元/吨,预计到期日前延续强势。高低硫价差相对平稳,内盘LU-FU 09价差维持在800元/吨以上,外盘同期Hi-5目前在105美元/吨附近。从新加坡地区库存水平来看,据ESG数据,截至7月3日当周,新加坡包括燃料油及低硫含蜡残油在内的残渣燃料油(沥青除外)库存增加30.3万桶至1959.6万桶。今年以来,新加坡燃料油库存周均2055.02万桶;2023年新加坡燃料油库存周均2044万桶;2022年新加坡燃料油库存周均2090万桶;2021年周均库存2250万桶;2020年周均库存2380万桶。
聚酯产业链:
PX:
PX期货主力合约受PTA影响,持续下行。PX月差波动剧烈,9-1月差从近月升水转为贴水,呈Contango结构。虽然连续两周超预期去库,但汽油库存水平仍然偏高。近期观察到RBOB汽油裂解价差小幅回升,汽油型重整利润反弹,但仍然不及芳烃型重整利润。失去调油需求支撑后,PX估值回落,预计PXN价差还有下跌空间。前期国内停产的PX装置陆续复产提高负荷,也带动国外PX装置开工水平回升。最新一期国内PX开工水平已达到年内新高,PX环节累库压力较大。
PTA:
PTA主力合约大幅减仓回落,跌幅大于PX。PTA基差呈Backwardation结构,在平水附近波动,PTA期货仓库周内持续去库。7月11日,原于6月下旬检修的新疆中泰120万吨/年的PTA装置在升温重启中。受大型装置重启影响,最新一期PTA开工水平达到79.0%,周度环比上涨2.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3.3个百分点,仍处于历史同期偏低位置。据隆众口径,PTA社会库存小幅累库,最新一期社会库存量为444.78万吨,环比增加2.06万吨。
PF:
上周PF主力合约跟随上游高位回落,周四周五小幅反弹,表现强于PTA。本周PF主力基差于年内高位维持震荡,呈Backwardation结构。聚酯产业中长丝、短纤主动减产施行挺价策略,以保证自身的加工利润。PTA全都挤压在聚酯工厂的原料库存中,并非实际需求拉动PTA库存去库。在挺价政策下,近期短纤、长丝、瓶片等品种的产业利润都环比好转,然而下游终端纺织企业对高价并不买账。中国纺织企业产成品库存可用天数与原料库存可用天数双双上涨。上游PX、PTA的原料供应趋向宽松,PTA炼厂可考虑在盘面逢高锁定加工利润。观点仅供参考。
烯烃产业链:
甲醇:
从估值看,当周甲醇制烯烃利润略上升,但是仍位于5年同期波动区间下沿;华南进口利润窄幅波动,中国主港与东南亚美金价差偏低。综合看甲醇估值偏中性。从供需看,当周国内甲醇产能利用率为78.58%,环比跌1.39%,略低于历史同期均值。进口端本周到港量为23.75万吨;其中,外轮在统计周期内20.50万吨,内贸周期内补充3.25万吨。本周到港量大幅回落。需求端,甲醇制烯烃装置产能利用率在59.66%。神华新疆烯烃装置停车检修,华东烯烃装置开停车切换中,对冲之后烯烃整体开工率继续走低。库存端,本周甲醇港口库存量在92.34万吨,较上期+3.59万吨,环比+4.05%。本周生产企业库存36.95万吨,较上期减少0.62万吨,跌幅1.66%;样本企业订单待发28.49万吨,较上期减少2.50万吨,跌幅8.07%。综上,本周甲醇供需略转强。
塑料:
从估值看,聚乙烯进口利润小幅回落,而聚乙烯线型与低压膜价差则维持高位,综合看塑料估值偏高。从供需看本周聚乙烯产能利用率77.07%,较上周期下降了1.27个百分点。本周期内上海石化部分装置、国能新疆等装置检修,导致本周产能利用相较上周期有所下降,同比看开工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从排产来看,本周线型排产比例升至28.5%。综合看本周国内总供应减少。需求端聚乙烯下游制品平均开工率较前期+0.55%。其中农膜整体开工率较前期稳定;PE管材开工率较前期+0.84%;PE包装膜开工率较前期+0.75%;PE中空开工率较前期+0.09%;PE注塑开工率较前期+0.38%;PE拉丝开工率较前期+0.78%。下游总开工低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库存方面,上游生产企业样本库存量45.85万吨,较上期涨4.28万吨,环比涨10.30%,库存趋势由跌转涨。聚乙烯社会样本仓库库存较上周期增2.05万吨,环比增3.37%。PE社会样本仓库库存分品种来看,HDPE社会样本仓库库存与上周期增3.59%;LDPE社会样本仓库库存较上周期增4.21%;LLDPE社会样本仓库库存较上周期增2.02%。综上,塑料供需面偏中性。
聚丙烯:
从估值看,丙烯单体聚合利润位于偏低位,丙烷脱氢制聚丙烯利润小幅下行;聚丙烯拉丝与共聚价差回到历史同期均值水平,综合看聚丙烯估值偏低。从供需看,本周聚丙烯国内开工率环比上升0.16%至72.81%,同比明显低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排产比例方面,拉丝排产比例降至27.24%。综合看国内聚丙烯供应压力增加。需求端,本周聚丙烯下游行业平均开工下降0.53个百分点至49.08%,较去年同期高0.22个百分点。库存方面,本周聚丙烯生产企业总库存49.69万吨,较上期下跌1.81万吨;样本贸易商库存较上期减少0.59万吨;样本港口仓库库存较上期降0.08万吨,环比降1.15%,较上周略有去库。综上,聚丙烯供需面偏中性。
策略上建议暂以观望为主。仅供参考。
橡胶:
维持天胶期货和20号胶的“空配”观点。结合近期销区去库、产区原料价格下行的现状,可考虑卖出RU2409虚值看涨、看跌期权,同时买入RU2501虚值看跌期权。顺丁橡胶重要原料丁二烯较天胶原料要紧张,原料供应差异使得顺丁橡胶加工环节利润改善预计要晚些。由于品种间价差已阶段性反映上述驱动,无策略建议,关注丁二烯供应边际变化。观点供参考。
钢材:
国家发改委表示,截至6月30日,增发国债1.5万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成总投资4800亿元。鞍钢、本钢、中天钢铁,下调2024年8月份产品价格。22个省份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推进钢铁等重点行业优化升级,包括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提出短流程炼钢比例的目标等。其中,广西要求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到15%。基本面来看,地产利多政策逐步出台,但北方高温叠加南方雨季使得需求疲弱,生铁产量触顶下滑,钢材库存由降转增,成材和原料价格相互影响呈现负反馈,钢价震荡趋弱。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2.2万人,预估为23.5万人,前值为23.8万人。据Mysteel调研了解,7月有9座高炉计划复产,涉及产能约3.08万吨/天;有10座高炉计划检修,涉及产能约4.56万吨/天。若按照目前统计到的停复产计划生产,预计7月日均铁水产量237.1万吨/天。基本面来看,目前生铁产量触顶,铁矿石需求触顶,到港量同时增加,港口铁矿库存增长,下半年粗钢调控预期上升,矿石价格震荡趋弱。
上周,盘面继续维持低位震荡。而现货方面,工业硅的现货成交价格持续下滑,原因是下游和贸易商的订单需求有限。尽管部分硅企降价100-300元/吨以吸引买家,但实际成交情况并不理想。期货市场上,工业硅Si2409合约价格也在震荡中下行,一度跌破11000元/吨,创下历史新低。市场上的悲观情绪浓厚,下游的抄底情绪并不高。虽然有少数硅企出现挺价或暂停出货的情况,但在供应充足的背景下,现货供应仍能满足近期下游的采购订单。目前,工业硅的现货价格还没有止跌的迹象,建议偏空操作为主。观点仅供参考。
有色:
隔夜,LME铜收涨99美元,涨幅1.02%,LME铝收涨15美元,涨幅0.61%,LME锌收跌2美元,跌幅0.08%,LME镍收涨95美元,涨幅0.56%,LME锡收跌735美元,跌幅2.14%,LME铅收跌17美元,跌幅0.77%。消息面:美国6月PPI同比升2.6%,预期升2.3%,前值升2.2%。美国6月CPI同比升3%,回落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预估升3.1%,前值升3.3%。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1至6月累计进口量铜精矿1,390.1万吨,同比增加3.7%。 中国1至6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276.3万吨,同比增加6.8%。据SMM调研数据,6月份国内铝型材企业的综合开工率为51.67%,环比下滑4.58个百分点。6月漆包线行业综合开工率为68.65%,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9个百分点。最新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减0.94万吨至38.86万吨,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减0.18万吨至78.92万吨,铝棒库存增0.02万吨至14.67万吨,七地锌库存增0.08万吨至20.67万吨。金属库存小幅回落,欧洲率先降息,美联储按兵不动,美元震荡。操作建议,短线交易思路为主。观点仅供参考。
农产品
粕类:
上周五美国农业部发布7月份供需报告,本次报告中对于主要对美豆新季大豆产量及库存数据做出了调整,尽管单从报告来看整体呈中性偏多,但是对盘面提振作用不大。报告发布后美豆期价有所回升,但是受需求疲软和全球大豆供应过剩的影响,CBOT大豆期货依旧收低。连粕上周大幅下跌,盘中跌破 3200 点支撑位。一方面跟随外盘美豆下跌,CBOT 大豆期货触及新低,美豆跌破 1100 美分/蒲支撑;另一方面国内现货供给的充裕施压,国内 7 月、8 月的大量大港,多周的持续累库,豆粕库存居高不下,M09回归国内基本面走势逻辑之后压力凸显;预计粕类市场短期弱势依旧难逆,建议维持偏空思路对待。
植物油:
上周国内植物油受社会事件冲击大幅下挫。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6 月棕榈油库存为 183 万吨,环比增加 4.35%, 为四个月来的最高水平。不过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改善,限制马棕的下跌空间。国内棕榈油现货基差报价鲜少,内盘成交刚需随用随采为主。随着上月延期船只陆续到港,预计国内棕榈油库存持续回升。豆油方面,因预期 7 月大豆到港量较大,且国内现货榨利尚可,现压榨开机产能 维持高位,但下游需求一般,提货偏慢,导致库存有持续累积预期。整体而言,目前植物油板块依旧处于空头区间内,上周大幅下挫后本周关注盘面是否有技术性反弹需求,整体依旧以逢高偏空思路对待。
免责声明:报告所引用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分析师力求报告内容和引用资料和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不保证该信息未经任何更新,也不保证我司作出的任何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我司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