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期货和衍生品人才 240703
发布时间:2024-7-3 09:20阅读:125
2024.07.03 期货日报网
产学深融,共促发展。在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教师,他们通过参与项目协同创新,锤炼了自身本领,提升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向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共享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那么,他们对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项目有什么评价?项目在推动期货和衍生品产学研良性循环体系建立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对未来项目的发展又有哪些期待?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参与过“百校万才”工程项目的优秀教师。
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受访教师一致认为,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项目在推动形成期货和衍生品产学研良性循环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百校万才”为纽带,激活“一池春水”。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于孝建认为,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项目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更好地将金融期货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相结合,培育学生的期货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期货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同样,这一合作模式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并参与到人才应用中,企业通过合作项目向学生传授行业前沿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够及时挖掘并吸纳优秀的毕业生,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以校企合作为平台能够有效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高校结合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企业利用高校的研究成果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百校万才’工程项目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构建期货和衍生品产学研良性循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于孝建说。
“百校万才”工程项目已形成企业融通、产业链协同、产学研协作的全链条创新矩阵。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金融法学教授武长海表示,该项目通过促成各期货公司和高校合作,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教学、相关研究、师资建设及学子交流等系列活动,多学科交流、多界别讨论、多领域合作,凝聚产学研用各方智慧,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该项目进一步普及了期货和衍生品相关知识,有利于提升期货和衍生品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培养更多的合格投资者。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武长海表示,学校内部可以申报期货和衍生品法交叉学科的培育项目,获得学校的资金支持和学科建设支持,若发展到一定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合作期货公司可以成为学校研究生培养和实践基地,学校可以聘请合作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和研究生校外导师。通过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项目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开展,我们实现了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他说。
持续细化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百校万才’工程项目在推动期货和衍生品产学研良性循环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吉林大学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量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皓表示,“百校万才”工程项目助推期货公司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可通过业界专家补齐高校在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短板,高校教师可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业界可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中,促进行业发展。
为行业培养中坚力量
“‘百校万才’工程项目是期货人才培养的前置,有助于培养高层次期货和衍生品人才,强调服务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做好风险管理服务。”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曾胜表示,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引入行业资深专家进课堂,传授最新行业动态、实践技术、实践经验以及职业操守和职业规划,这是当前专业硕士培养所急需的。毋庸置疑,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项目发挥了基础研究生力军和实践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校教务处副处长邓弋威表示,“百校万才”工程项目的持续推进,让更多人意识到期货和衍生品服务实体产业的力量,这样正能量的期货故事反映了期货市场的本源,为期货市场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懂现货和期货、场内和场外、国内和国外的期货人才,对行业的长久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百校万才’工程项目很好地助力了期货后备人才的培养,在项目中受益的学生有望成为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中坚力量。”他说。
深度融合、充分转化。“‘百校万才’工程项目通过鼓励期货公司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促进了期货和衍生品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为期货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潘永昕称,“百校万才”工程项目推动会员单位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不仅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才供给提供助力。
项目未来更可期
采访过程中,参与过“百校万才”工程项目的教师均表示,这个项目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与产业界深度互动的平台,更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成长。教师们通过项目加深了对金融服务实体的认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还有不少教师因此获得了荣誉。他们一致希望“百校万才”这个项目能够持续下去,对项目未来的发展,老师们也寄予厚望。
企业走进高校,高校走进企业,直观了解、近距离互动,碰撞出合作的火花。“‘百校万才’工程项目为我打开了一扇与产业界专家交流的大门。通过该项目,我能够将业界的专家请进课堂,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这无疑提升了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我也因此成功申请了多项教改项目,发现了新的研究点,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王皓表示,未来他将持续参与“百校万才”工程项目,在衍生品理论与实务领域持续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和提升。
潘永昕同样表达了对项目的深厚感情:“我非常荣幸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看到了真正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在这里,我不仅结识了许多业内专家和同行,还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可以更好地为学院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他期待未来能够继续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贡献更多力量。
邓弋威通过项目中的实践,加深了对金融服务实体的理解,并成功地将这些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他表示,“百校万才”工程项目为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使他能够更好地将知识链、实践链和学术链紧密结合,从而完成了对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课程体系的全面重构。展望未来,他计划进一步推动与衍生品紧密相关的风险管理及金融工程课程建设,力求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实用。目前,他正在积极推进所负责的风险管理课程申报国家一流课程,期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行业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在师资培养方面,从2023年开始,“百校万才”工程项目设立师资建设模块,通过“DCE·讲席教授”培育、高校教师研修班等活动,积极引导高校教师深度参与期货衍生品教学。2023年,44个教学项目均由资深高校教师领衔,高校教师授课占比达到38%,其中14名高校教师荣膺“DCE·讲席教授”称号,占比高达55%。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高校教师对期货衍生品教学的重视,加深了他们对期货行业概况和市场功能的全面认知。
“百校万才”工程的深入推进,为高校期货和衍生品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期货和衍生品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该项目将继续引领产学研融合,为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系列完)
免责声明/Declaration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和公正,但文中的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客户应审慎考量本身需求。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归弘业期货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弘业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Copyright 2008 Holly Futures Co. Corp.
Holly Daily Information is made available as a complimentary service by Holly Futures Co. No further redistribution is permitted withou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Holly Futures Co.Holly Daily Information is intended to provide factual information, buts its accuracy cannot be guaranteed.
文章转自期货日报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