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原油:打响以“进”促“稳”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4-6-14 19:30阅读:56
烈日高悬,沙地苍茫。在榆林炼油厂位于靖边杨桥畔的油品集运中心,一列山东青岛港始发的进口原油专列逶迤进站。从海上到内陆,从小幅掺炼到规模加工,日益增长的进口原油,成为延长石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集团工业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2021年11月集团打通进口原油海铁联运通道以来,我们的接卸量每年都在增长,2022年49万吨,2023年97万多吨,今年的任务量达到了18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2022到2023这两年,全厂累计加工进口原油146.61万吨,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榆林炼油厂厂长李志刚介绍说。
既要“接”得住,还要“炼”得好,这对集团进口原油接卸加工的主力军榆炼而言,无疑是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面对今年再翻一番的目标任务,如何打赢这场以“进”促“稳”的“攻坚战”?记者带你去一探究竟。
每天必须至少接卸两列车油
“虽然压力山大,但我们的各项保障措施也很扛硬,上下拧成一股绳,都有决心完成任务。”榆炼油品集运中心主任白玉新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集运中心的铁路线上,正在卸油的专列槽车多达57节,载油2960吨。这样的专列,每天必须至少接卸两列,卸油量达到5500吨以上,才能保证全年任务的完成。因此,列车来油是否及时、接卸转运是否顺畅,是其中的关键制约因素。
对于前者,由于点多线长且涉及多个兄弟单位,榆炼牵头与物资集团国事公司、物流集团和销售公司等相关单位充分对接、细化责任,夯实相关保障措施。特别是在发车管控方面,强化港口装车前油品质量检查和发车管控,保障到达油品集运中心的火车2列/天(必要时5列/2天),且控制单列火车槽车数量55-58节。到达靖边后,积极协调杨桥畔站、货运站和销售公司,提高火车进出站、拖对车效率,为卸车创造最优条件。
油到家门口,接卸就成了重头。“我们充分优化作业环节,将卸油人员由原来的58人增加到83人,三班倒改为四班倒,24小时待命,车来就卸,基本上7小时卸一列车,坚决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一天都不能掉链子。”白玉新介绍说。
其间,通过进一步梳理细化作业步骤,积极调整原油转输泵的运行工况、技改原油泵叶轮等,该集运中心进口原油接卸效率不断提升,最高实现24小时内安全顺利接卸3列(累计7300多吨)。榆炼还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了一支25人的党团突击队,随时补充人员并处置异常状况,确保安全平稳接卸。截至目前,榆炼已安全接卸进口油79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43%。
与此同时,为破解接卸转输能力不足的“瓶颈”,榆炼结合集运中心进口原油卸车与成品油装车互相制约的现状,提出了铁路专用线改扩建、接卸设施扩能改造、长输管线互换等技术改造项目;另外,结合全厂转输、加工情况及炼化整体规划,提出了进口原油汽车装车调运计划,并积极付诸实施。
经过榆炼、管道和销售公司的通力合作,4月21日,榆炼至榆林成品油、航煤长输管线顺利完成互换,成品油管输日均提高1400吨,全年可提高50万吨以上,大幅降低了杨桥畔集运中心火车成品油装车量,为进口原油卸车留出了运力和时间。4月25日,榆炼向延炼汽车调运进口原油工作顺利启动,目前每天组织调运1000吨左右,后期将逐渐提至每天1500吨,有效缓解了现有接卸装置的转输压力。
记者同时获悉,目前榆炼油品集运中心铁路专用线改扩建、接卸设施扩能改造等项目已完成可研和设计,即将开工建设,将为进口原油接卸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力条件。
三年磨砺 形成进口原油加工“榆炼方案”
“进口原油和我们油田的自采原油性质不同,硫和重金属含量较高,容易对装置造成腐蚀,必须另有一套加工方案。”榆炼生产计划部经理张建虎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2021年以来,榆炼根据进口原油来油特点,对炼化装置进行适应性调整改造,采取实时调整掺炼比例和炼油助剂加注量等措施,制定加工硫平衡、质量平衡和物料平衡方案,并根据硫平衡分布进一步制定单装置进口原油加工方案,从腐蚀控制、汽水体在线指标、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链条管控,保证产品达标出厂和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其中500万吨/年常压装置掺炼比例,已由最初的15:1提升至目前的5:1,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别是去年10月下旬,榆炼220万吨/年常压装置经过适应性改造后投产,全部用于加工进口原油,使该厂加工量由每月5万-7万吨跃升至13万吨,为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榆炼加工进口原油96.07万吨,同比增长45.53万吨,原油年加工量、炼油综合能耗均创历史最优水平。截至今年6月13日,该厂累计加工进口原油75万吨,同比增长46万吨。
张建虎表示,作为集团首个加工进口原油的炼厂,经过这三年的摸索磨合,榆炼初步形成了一套进口原油加工管控方案,可以为兄弟单位提供经验和借鉴,并继续共同完善。目前,在优化现有操作措施的基础上,该厂仍在持续探索硫磺回收、液化气精制装置最大量提升胺液系统净化效果,并从调整反应深度、加工损失、产品质量等几方面寻求汽柴油加氢装置最佳平衡点,确保装置高负荷稳定运行,产品合格出厂。
“虽然担子很重,但我们全厂上下劲头很足,有信心完成全年进口油接卸加工任务。”李志刚表示,榆炼将坚持作风和硬件两手抓,确保生产组织和项目建设安全平稳,同时千方百计降低综合成本,为炼化再创生产新高和集团工业稳增长做出新贡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