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交易使用哪种策略好?
发布时间:2024-5-27 13:42阅读:326
一般来说想要扩大收益,用算法交易的朋友更多的是用日内算法交易,市面上比较出名的就是卡方、启能达、跃然这几种算法。这几种应该怎么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我们先说日内算法交易:
第一种:先买后卖T0(正向T0)
运用于相对底部具有上升趋势的时候,当日在股价紧急下挫情况下,大胆买入小于主仓的股数。然而在振荡拉升的时候,将获利的部分及时卖出套现。
适用场景:探底回升
特点:避免价格二次杀跌
第二种:先卖后买T0(反向T0)
运用 于相对顶部具有下跌趋势的时候,在当日股价拉高的情况下,将主仓的部分或全部卖出,然后在当日下跌到一定的阶段后,果断将卖出的部分买入。
适用场景:冲高回落
特点:避免踏空
第二:算法交易的费用!
很多朋友都关心一个点,就是算法交易的费用!小遍也整理了一个图标,方便参考!
这个就是方便你自己作为一个参考,毕竟券商不一样,那么算法交易的费用也是不一样的!我整理了市面上流行的所有券商的算法交易的费用,可以方便大家做个参考!
市面最常见的就是这几种类型,也是运用比较多的!当然这里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个点就是,这里说的算法的费用只是算法单独的交易费用,还要加上券商自己给你调整的交易费用。
也就是说你最后的综合交易费用,整体的佣金就是券商给你设置的佣金加上该券商提供的算法交易佣金就将会是你最终使用的交易佣金!
当然这上面并不是包含了所有算法,比如“跃然”就没有说明,很少有券商可以做,并且费用差距都挺大的,如果您的资金量够大,那随时沟通,细说“跃然”。
主要小编没有那么有钱,就没用“跃然”,小编自己用的卡方和启能达!
第三:常见的算法类型!
TWAP: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匀速下单,降低市场冲击,最小化与市场TWAP的偏差。
VWAP: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对根据对市场成交量分布的预测进行下单,降低市场冲击,最小化与市场VWAP的偏差。
Volume Inline: 以设定的市场参与率交易,在精确地以一定量比参与市场的基础上降低对市场的冲击。
Scaling: 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选择相应的市场参与率下单,越跌越买,越涨越卖。
Iceberg: 只下一小部分到市场上,如果成交再下一小部分,隐藏大单交易意图。
Sniper: 设定的限价范围内竞争市场流动性,迅速将限价内的对手方挂单成交直到母单执行完毕。
Float: 在设定的限价范围内挂单并等待被动成交,提供市场流动性,任何时间只有一小部分订单暴露于市场上。
Moo: 开盘价形成阶段执行交易,以尽可能小的冲击大臣该交易,平衡市场冲击与交易执行风险。
Stop: 当突破止盈/止损价时,迅速完成订单。
其实以上这些策略类型都是可以作为选择的,只是根据你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才比较好!我们日常最常见的就是日内T0算法,但是也有其他多种类型的策略使用,主动和被动也是非常不错的。
感兴趣的朋友,关注我,寻找韭菜修养,一起投资成长!告别小韭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