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白银市场情况介绍
发布时间:2024-5-22 14:51阅读:104
编辑:宁证期货房俊
期货从业资格证号:F3047658【期货业协会官网可查询真伪】
期货开户联系方式:【点我头像进入主页查看联系方式】、【咨询TA】、【电话】、【+微信】
白银的生产与供应
白银生产主要分为矿产银和再生银两种;基于白银矿产资源多数是伴生,因 此矿产银分为独立银矿原生矿产银和铜铅锌等基本金属伴生副产矿产银;而再生 银主要从含银固体废弃物(如有价废渣、废件等)和贵金属表面处理的镀液、照 相行业定影废液显影等废液等中回收。
世界矿产白银生产主要集中在白银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而再生银生 产主要集中在一些白银消费大国,目前中国、秘鲁、墨西哥、澳大利亚、玻利维 亚、俄罗斯、智利、美国、波兰、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主要的白银生产国。
世界白银的消费
世界白银实物消费主要来自工业制造领域、摄影业、珠宝首饰、银器和印章 (此处统计不含金融投资衍生白银需求)等。传统白银消费领域摄影业由于传统 卤化银工艺逐步被数码技术所取代,对白银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但仍占有一定比 重,预计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工业需求受经济波动周期影响较大,近几年总体 呈下降的趋势,但在白银消费中仍占一半以上;珠宝首饰业对白银的消费总体近 两年呈现下降态势。
世界白银的贸易
全球白银贸易主要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印度、意大利、中国香港和 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白银的贸易与交易两大中心是英国伦敦和美国 纽约,伦敦金银协会(LBMA)是全球最大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芝加哥交易所 集团(CME GROUP)的COMEX分部则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交易白银的期货交易 所。近几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期货的成交量一度超过了COMEX分部的对应品 种,排名世界第一。由于欧洲国家矿产银和再生银产量较小,欧洲国家如意大利 等白银珠宝首饰业发达,每年消费大量白银,因此欧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白银进 口地区之一,LBMA等市场的存在促使该地区白银流通贸易频繁。
国内白银市场
我国白银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从过去的供应不足,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最重 要的白银市场之一。我国白银生产量和消费量均位居世界前几位。我国白银供应 主要来源于矿产银,2017年我国矿产银产量位居世界第三。由于我国经济持续高 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白银消费规模持续增加,尤其是工业和消 费用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白银资源分布
我国白银资源分布广泛,探明储量相对集中,目前主要资源分布在江西、云 南、广东、内蒙古、广西、湖北、甘肃等地。
白银产业链现状
独立银矿:我国独立银矿以河南桐柳柏银矿、陕西银矿、河北丰宁银矿、湖 北银矿、江西贵溪银矿、吉林四平银矿。
铅锌铜企业副产白银:铅锌铜企业副产白银是中国矿产白银最主要的部分。 云南铜业、河南豫光金铅公司、株冶集团、郴州市金贵有色金属加工厂、中金岭 南白银等企业为代表企业。
再生回收情况:目前有两大再生银生产基地,湖南郴州永兴县、浙江台州仙 居县。
我国白银生产
我国白银产量主要来自铜铅锌金属副产,其余来自再生和独立银矿。由于国 内铜铅锌等产量大幅增加,国内白银产量也随之增加。目前国内主要铅锌生产省 份是河南、湖南和云南,而铜的主要生产省份是江西、安徽、云南等。因此国内 主要白银生产省份依旧集中于湖南、河南、云南和江西等地。
近几年我国白银产量持续增长。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1年我国 白银总产量为1908吨,2017年则达到22555吨。按照该总产量统计(非海外机构 之原生矿产银产量统计口径),我国白银总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白银消费
白银的传统用途是作为货币及制作工艺品和首饰。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白 银的应用领域从首饰、器皿、制币业向照相、电子、乃至国防、航天、医药等行 业扩展,成为工业金属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促进白银需求持续增长,中国成为世界白银需求潜 力最大的国家之一。2017年,光伏和触头行业再度引领总消费刷新历史记录。安 泰科估计,2017年国内白银消费达到6666吨,同比增长7.3%。最大贡献来自光 伏行业,同比有30%的增长。其他行业,电器银基触头合金用银同比增长10%, 电子行业同比增长2.6%。饰制品行业则有8%的跌幅。
白银进出口
2000年1月1日白银市场开放后,我国白银行业的政策主要体现在贸易流通领 域,具体政策就是进出口贸易政策。目前白银进口放开,对进口银精矿、白银产 征收17%增值税。
白银出口执行配额管理,2007年7月1日起,白银及其相关制品出口退税率从 13%下调至5%,2008年8月1日起取消5%白银出口退税。
我国主要进口白银加工产品,出口白银初级产品,如银锭等。由于铅锌铜产 业快速发展导致副产白银产量大幅增长,富余白银需要出口。2001年-2009年, 银锭(未锻造银)出口量1199吨增长到2009年的3554吨,增幅196%,中国成为 国际上最重要的白银供应国之一。2008年白银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后,白银出口呈 现下降趋势。直到2013年开始出口量有所回升,当年出口同比增长47%。2017年 白银进出口双双大幅增长。其中进口同比增长187.4%,出口同比增长200%。
我国白银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白银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供不应求阶段(1949-1982)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金融储备薄弱,库存多数是来自接管国民政府的金 银储备。我国政府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和鼓励国内铅锌铜锡企业加强副产产量以充 实政府储备。但国内白银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并 且白银供销采取统销统购,优先定点保证少数重点工业需求。
重视发展阶段(1983-1999)
我国从1983年开始对有色金属工业开始加强管理,全国白银生产由新成立的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1994年国家取消了金银开发基金、白银地勘基金 等优惠政策,此时期白银仍由中国人民银行统购统配,具体生产任务由有色公司 下达。
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0年1月1日宣布白银市场开放,取消“统购统配”政策, 除国家对白银出口实行配额管理,对白银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均按照一般商品相关 规定进行管理。白银市场的放开促进了国内白银生产、流通、贸易、产品深加工 的发展。我国白银产量、用量开始迅猛发展,近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白 银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