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消费温和修复,演绎结构性分化——华北地区镀锌调研纪实
发布时间:2024-4-15 09:02阅读:102
正值2024年一、二季度交际,我们走访了华北地区的镀锌产业。本次调研主要聚焦镀锌圆管、方矩镀锌管以及钢塑复合管等品类的生产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消防工程、机械结构、金属器具等领域。镀锌管既宏大到关联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微小至牵连着居民百姓平常生活,我们试图从企业所感受到的消费成色、所面临的盈亏情况以及所身处的行业环境当中,窥见锌需求端的结构变迁和未来预期。
本次调研过程中,企业多反馈终端消费存在分化,春节以来整体启动节奏偏慢,倾向于定性消费量偏弱于季节性。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多家企业提到往年“金三银四”消费旺季特征明显,而如今大部分终端订单呈现迟迟不回归迹象,或可主要归结为两个层面的传导影响:终端层面,地产相关的建材类订单持续疲软,而基建领域受到12个高风险债务省市缓建或停建基建项目(除供水、供电和供暖等基本民生工程以外)的政策影响出现地域性结构分化,因此掣肘消费启动后边际恢复的程度和空间;经销商层面,资金回笼速度欠佳,叠加部分经销商库存水位偏高而终端的消耗能力有限,传导至限制其对于加工企业的下单数量量级。从二季度消费展望的角度来看,多数企业持有“存在边际改善预期”的观点,其中有企业认为上半年消费或偏弱,对于下半年抱有恢复节奏将更好的期冀。
镀锌企业加工成本主要集中在锌原材料,当下镀锌企业利润整体相对往年偏薄,存在部分企业陷入亏损但仍然选择继续生产的情况。据调研了解,焊管的加工成本约在120-150元/吨,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较小,在30-40元/吨左右。被调研企业镀锌管的加工成本在500-800元/吨区间范围之内,其中采购锌的成本大约占到40-50%,差异主要体现在锌层的厚度、人工费用(存在规模效应)等方面。由于镀锌厂产能过剩显著,而需求尚无亮点,因此加工企业普遍处于薄利润(30-50元/吨)甚至负利润的格局之中。
通过了解被调研企业的产能结构转型路径以及未来展望,不难发现在传统“地产+基建”消费成色逐步黯淡的周期背景下,市场对于“新基建”领域多抱有异军突起的看法。其中有企业顺应双碳战略进行产能格局的战略转化,生产重心亦过渡至新能源发电领域中的光伏支架产品,并提到全国锌铝镁光伏支架产线产能自2023年年中左右开始爆发,目前仍然处在扩张周期,预计仍有1-2年的持续性。锌铝镁光伏支架多具有一次成型的特点,一般镀层厚度在45μm(约275g),具体的防腐层厚度要求大多由买家所提出定制。镀锌铝镁光伏支架兼具相较铝合金支架的经济性优势和相较镀锌支架的轻量化优势,应用前景较为广阔。此外,还有企业提出看好消防管道应用前景,海绵城市概念推动下城市管廊(包括排水管道、消防管道等)的建设,而此部分将打开钢塑复合管的消费潜力空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黄金站上3800美元,投资者还能上车吗?超全投资攻略来了~
2025-10-09 16:11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10-09 16:11
-
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10-09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