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的围猎故事,永远不要低估猎手的残忍
发布时间:2024-4-7 17:47阅读:3960
期货市场的博弈属性非常明显,有时候甚至是大资金也会遭遇到大的亏损,而且这种亏损往往是由于对手盘的逼仓,这种逼仓往往是一个头寸的持有者被多个相反头寸的持有者集体围攻。这种行为就像围猎一样,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猎杀。这些年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发生了多次影响很大的猎杀事件。
"株冶事件"
第一次“猎杀”是“株冶事件”。1997年株洲冶炼厂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做空锌,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锌的价格一直都在跌,非常疲弱,株洲冶炼厂认为还会进一步下跌,于是他们就做空锌。问题是由于贪婪,他们做空的量太大了。株洲冶炼厂当时每年锌锭产量为25万吨左右,他却卖出了40多万吨的期货,而交割的时间是1997年5~8月份。他们忽略了短期内根本没有这么多的现货锌进行交割。
株洲冶炼厂的这一次操作被国际市场中的投机大鳄们给盯上了。这些国际资本联手做多,刚开始的时候是温火慢慢涨,一个月涨100美元,价格逐渐抬高。这种走势是很容易让你麻痹大意,一般人基本不会止损,因为觉得这么慢的涨幅很容易就回来了。但是架不住一直这样涨。持续不断的文火也能把青蛙给煮死。所以到4月初的时候,株洲冶炼厂保证金不足了,又没有足够多的锌去交割,那就只能砍仓。对期货操作了解的人都知道,空单砍仓就是做多。而且对方知道你无论什么价位都会砍仓,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挂出更高的价位去买入,这样一来价格就疯涨。株洲冶炼厂亏损惨重,这就是著名的株冶事件。
这次事件惊动了最高层,1997年的7月,二把手专门召开会议处理这个事件,通过各种渠道调集其他新厂的新来组织交割,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即便如此,依然亏损巨大,其中最后集中砍仓的三天内就亏损了一点758亿多美元,注意是美元。当时我们外汇储备是很少的,800多亿美元的亏损是很伤心的。但是亏损最多的一次还不是株冶事件,是国储铜事件。
"国储铜事件"
第二次较大的“猎杀”行动是国储铜事件。2005年中国某局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做空铜单量巨大,一下子被国际投机大鳄盯上了。由于国储做空铜的单量巨大,这些投机大鳄看到了一个非常肥的猎物,他们就集中资金拉抬铜价,导致铜的价格暴涨。这个事件导致的结果是某局亏损巨大,但最终亏损多少没有人知道,但是业内一致认为某局这次损失超1000亿美金。不可思议的是没有人因此受到处分,最后调查的结果是什么呢?操盘手刘奇兵的责任,操盘手擅自做了大量的空单。
"青山镍事件"
第三次较大的“猎杀”行动是青山镍事件。2022年3月1日开始伦敦镍期货合约持续上涨,3月7日,LME镍期货3月合约价格从2.9万美元/吨暴涨至5万美元/吨收盘,紧接着又在3月8日盘中创下超过10万美元/吨的历史纪录,远高于现货的市场价格。LME在3月8日被迫介入暂停镍交易,宣布作废当日全部镍期货交易,并推迟原定于3月9日的现货镍合约交割。青山控股是伦镍逼仓上涨中被围猎的对象,据媒体报道,青山控股共持有约15万-20万吨伦镍空单,通过建银国际、工行标准银行等经纪商直接在LME持有空单约3万吨,其他的空仓头寸可能以场外交易的方式持有,其中与摩根大通的场外交易规模或达5万吨。即使是按2万美元/吨的损失来估算,青山控股的伦期交易亏损也或将达到40亿美元,面临巨额保证金补缴的压力。
2022年以来伦镍库存量远低于2018-2021年的水平,而且由于大量仓单被注销,3月7日注册仓单仍不足3.7万吨,而且外媒披露超过一半的库存被一家实体掌握。就在镍期货逼空大战的高潮,也就是3月8日,作为青山控股经纪商母公司的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拜会中国五矿集团董事长翁祖亮,被解读为寻求镍现货库存的支持。不久后,有媒体消息宣称,青山控股用旗下高冰镍置换国内金属镍板,已通过多种渠道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
青山控股在这次逼空围猎事件中到底损失多少,没有明确的数字。2022年3月15日,青山集团宣布已与相关金融机构组成的银团达成了一项静默协议。在静默期内,各参团期货银行同意不对青山控股的持仓进行平仓,或对已有持仓要求增加保证金;而青山控股也应随着异常市场条件的消除,以合理有序的方式减少其现有持仓。青山控股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商,此前多次在伦敦交易所做空获利,他持有现货是此前敢于做空的底气。
早在2022年1月,境外已有媒体披露LME镍的多头较多集中在某一客户,但青山控股并未重视移仓或者减仓,进入2月下旬仍持有大量LME镍3月合约的空仓头寸。伴随着俄乌冲突的突然引爆,符合交割条件的俄镍难以进入LME,对空头来说是釜底抽薪。随着3月9日交割日的到来,市场已缺乏足够的流动性,重仓空头的青山控股已无法全身而退,进而引发了此轮逼空。
"半夏投资事件"
第四次“围猎”事件发生在国内,发生于2023年5月份,这次事件受伤的是国内知名私募魔女李某蓓。李某蓓在半夏投资3月投资报告中极度看好地产的投资价值,并直言:地产股是10年一遇级别的机会,股价的反应只是时间问题。李蓓非常对玻璃的看好,在2023年5月13日一则她与业内人士的讨论的微信群聊天记录上可以看到她强调,看好玻璃的理由是,主流房地产今年竣工情况,不含烂尾楼复工,其他全是增长的。参与讨论的另一方则表示,下半年房地产竣工好,说明是去年的玻璃消费好,用滞后指标去推演是“掩耳盗铃”。这次讨论双方不欢而散,但是有心人都可以推测出来,李蓓显然是持有玻璃期货的多单。非常巧合的是玻璃2305合约在5月13日后开启了非常流利的下跌,玻璃加权指数从2023年5月15日的1675点下跌到2023年6月1日的1376点,下跌非常的迅猛。而半夏投资中由李蓓管理的半夏稳健宏观对冲在5月19日当周净值收益率为-8.54%,当年5月以来,半夏稳健宏观对冲净值回撤,三周收益率分别为0.84%、-4.66%,-8.54%,截至5月19日,该基金当月亏损已达到12.07%。
2023年5月22日,在半夏发布的5月第三周周报显示,李蓓或许已经砍仓了相关布局。她在业绩归因上指出,此次回撤主要来源于商品类和权益类个股回撤,其中以商品类为主。已采取减仓调整等风控措施来控制敞口。更巧合的是在李蓓止损后,玻璃2305合约从5月31日1394点反弹到6月14日的1683点。这个坑看起来是专门为围猎而产生的。
对我们来说“围猎”是风险,也同样是机会,从最近的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猎物的出现都会有非常明显的信号。比如青山的持仓被暴露,半夏的持仓不小心说漏嘴等等。一旦猎物出现,那么这次“围猎”就很可能会持续到猎物被杀,猎物的倒下就意味着围猎行情的结束,而猎手资金的获利了结又会带来趋势的反转,周而复始,经久不衰。
期货江湖从来不是岁月静好,巨大的利润让这个市场像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投资者只要不在餐桌上可能就在菜单上,不到最后一刻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食物还是食客。只有保持谦逊的态度,敬畏市场尊重市场才能持续的活下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