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央行释放重要消息
发布时间:2024-3-22 09:16阅读:33
3月20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负责人周宇介绍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加强国际沟通
为稳外资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人民银行多次举行外资座谈会,加强与外资机构的沟通。去年中美和中欧都成立了金融工作组,请问金融外交在稳外资方面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周宇:在金融对外沟通和交往方面,人民银行去年以来做了很多工作,主动加强和国际上的同行也就是其他国家的金融管理部门之间交往,同时也加强和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外资金融机构特别是很多跨国大型银行的沟通和交流,这些工作在稳外资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首先,人民银行作为中方的牵头部门,美国财政部和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联盟总司作为美方和欧方的牵头部门,成立了两个工作组——中美金融工作组和中欧金融工作组,这是人民银行第一次和美欧这两个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成立在金融领域专门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目前中美金融工作组已召开三次会议,3月18-19日,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同时,我们和金砖国家以及周边一些亚洲国家也有类似的合作和交流机制。
这些机制从以下几个层面起到了作用:一是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在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方面的政策沟通,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政策,对我们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方面有帮助;二是通过这样的交流机制和安排,使双方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具体问题,使他们在彼此的市场更好地开展业务,共同促进经济和金融的繁荣。在和主要经济体的沟通和交流中,经常就国际金融趋势、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等议题交换意见,这种沟通和交流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有助于促进全球金融稳定。
其次,除了和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在金融领域的政策沟通之外,也注意加强和外资金融机构的直接沟通。人民银行有个非常好的传统,我们经常会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座谈会,由行领导直接主持,通过面对面沟通的形式,倾听外资机构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展业诉求,同时回答他们在监管政策方面的一些疑问,主动做好增信释疑的工作,能够现场办公的问题就现场解决,如果现场解决不了的,我们都会有个“作业清单”,后续跟进解决。
作为金融监管当局沟通机制的配套活动,中欧金融圆桌会于3月19日召开,中欧双方金融管理部门一起倾听来自中欧双方近30家银行、证券、保险、资管、征信等机构的意见和建议。金融机构分享了下一步促进中欧金融合作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提出一些他们碰到的实际困难和展业诉求。针对这些问题,双方金融管理部门后续将不断跟进,争取尽早解决问题,形成一些可视化的合作成果。
在解决金融机构关切方面,人民银行正在两方面推进:
第一是金融部门数据跨境流动的问题。国家层面有数据跨境的规定,同时,金融部门是一个数据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金融部门数据跨境流动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在了解跨国金融机构诉求并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人民银行正在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致力于形成一个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明确金融领域的重要数据目录,统一监管合规口径。通过这样的做法,给予外资机构更加清晰的规则指引。在符合我们金融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外资金融机构降低数据跨境的合规成本,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使他们在中国开展业务更加快捷和便利,进一步吸引更多外资到中国展业。
第二是支付方面。中国的移动支付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中外支付习惯不一样,很多外国人来华碰到了支付方面的困难。近期,国内出台了很多优化支付服务的措施,发布了《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我们还想尽可能关口前移,让很多外国人来中国之前,手里就有这样一本指南,使他们来到中国以后,在支付方面能够享受更大的便利。通过和国际同行的交流,和国际金融组织、外资金融机构的交流,能够更好理解彼此的政策,共同帮助市场参与者解决他们在日常经营中碰到的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营造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让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具吸引力。
统筹开放和安全
不断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记者: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即互换通)北向通自去年开通以来,交易情况如何?您怎样评估它运行的情况?人民银行是否会考虑增加当前的额度?对于中国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放,下一步央行将会推出哪些新的措施?
周宇:“互换通”是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可以帮助境外投资者更好管理利率风险,提升境内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去年5月正式上线以来,“互换通”运行情况非常平稳。截至上月底,互换通总交易量是1.2万亿元人民币。从目前情况看,现有额度完全够用。如果未来出现额度不够用的情况,我们和香港监管当局之间也有沟通机制,会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考虑调增额度。
对于中国债券市场还有衍生品市场开放的情况:
一方面,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扩大。比如,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粤港澳大湾区理财通运行情况较为稳定。今年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将“债券通”机制下的债券纳入到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格抵押品范围,同时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在此之前,只有境外央行、境外主权类机构还有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等机构能够参与债券回购。此次放开后,所有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都可以参与我们的债券回购,提升中国债券市场的吸引力。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也在不断优化,比如,内地销售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产品被纳入“北向通”合格产品范围。截至2月底,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的总额为3.95万亿元人民币,近几年增速一直保持在30%左右,从侧面显示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成果,说明了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力。
另一方面,围绕金融服务业开放,也就是所谓的外资机构准入问题,2018年开始,中国就大幅放宽了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吸引了110多家各类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2023年11月份,人民银行向万事网联核发了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不仅要准入,对外资金融机构来说很重要的是准营。在准营方面,我们在一视同仁地对待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基础上,也充分考虑外资金融机构的特殊性,了解他们在华展业碰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诉求。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他们营造一个比较好的营商环境。此前,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起初只囊括中资金融机构,但是很多外资机构也表现出兴趣,所以,在安全稳妥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外资的诉求,不断扩容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截至目前已纳入13家外资银行,这也是显示我们不断扩大开放的一个实际举措。
下一步,将不断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在维护好金融安全、金融稳定的前提之下,统筹开放和安全,不断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和长期资本来中国开展业务,落地生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2024年股市的对外开放程度会有哪些变化?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7 09:46
-
一键查看《国泰海通君弘APP新手操作指南》
2025-11-17 09:46
-
小白必读的基金书单,掌握这10本收益翻倍!
2025-11-17 09:4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