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政策”助力 险资加快布局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15-10-13 13:50阅读:424
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对接正在深入,市场各方主体都在寻求合适的项目博取可观收益。数据显示,在作为保险资管产品主力的债权投资计划发行改成注册制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债权投资计划的累计注册金额连翻数倍,突破万亿元关口。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也为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开疆拓土,推动险资支持小微企业相关政策则成为搅活资金池水的引流棒。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对多个渠道的探索为保险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多品种配置提供了空间,险资将对国家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万亿债权投资计划增量翻倍
进入第三季度,保监会会同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保险业支持重大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率先公布,成为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最新政策。《意见》提出加大长期资金支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支持保险机构通过债券、投资基金、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参与重大工程投资,进一步拓宽投资空间,创新投资方式,满足重大工程建设融资需求。此外,还提出发挥风险保障功能,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加强风险管控等要求。这也成为继发改委联合银监会下发《关于银行业支持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后的又一个打通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渠道的指导意见。
目前,保险资管产品已形成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组合类资管产品等五大类系列产品,对推动保险资产管理市场化、提升主动资产管理能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资产配置格局正从虚拟金融市场走向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对保险市场发展、国家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1月上线运行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发行系统”成为了解保险资管产品动态的渠道。2013年初,保监会发布《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注册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债权投资计划发行由备案制改为注册制,产品随后迎来快速发展期。2013年当年注册的债权投资计划达90个,注册规模达2877.6亿元,相当于前七年的注册规模之和。2014年,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开始承接原由保险保障基金公司负责的债权投资计划注册业务。2014年注册债权投资计划157个,注册规模达到3109.6亿元。相关人士表示,2014年注册各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175个,注册规模达3781亿元。截至2014年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累计规模超过1.1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底,债权、股权、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各类保险资管产品累计注册规模1.2万亿元。其中,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419项债权投资计划,累计注册金额10099.6亿元,占注册资产管理产品的比例达84%,平均投资期限7年,平均年收益率为6.77%。与往期数据相比,债权投资计划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增加了45项,投资增量达585.6亿元,涉及范围涵盖能源、资源、交通、市政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棚户区改造、旧城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
上述数据意味着,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占据保险资管产品主要份额的债权投资计划数量增幅超过365%,累计注册金额增长约251%。作为对接实体经济多个领域的保险资管产品,正在加强对市场的挺进力度,成为被寄予厚望的驰援实体经济的“金主”。
多渠道催化“险资+实体”
实际上,保险资金对于实体经济的关注,在近两年热度未减。一方面,保险资金在通过投资信托等金融产品参与到实体经济相关项目的投资中,在投资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积极寻找介入债权投资计划的机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资产配置。另一方面,虽然与负债端联动的资产端在2015年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环境中面临再投资压力,但监管层也在相继推出一系列放开投资空间的政策,为保险资金输血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近年来,保险业陆续探索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投资品种。债权投资计划为保险资金以债权方式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新的空间,股权投资计划尝试解决实体经济长期资本供给不足的问题,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则在寻求国内证券化领域盘活存量资产的新方式。虽然一些投资品种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保险业内外机构对于险资运用研究和实际操作的力度增强,未来投资存在可观的增量空间。
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资管行业的创新能力仍有待挖掘。应创新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方式,根据保险资金自身的特点,结合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微观主体融资需求,进一步优化现有产品结构。同时,围绕城镇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国家宏观部署,充分利用保险长期资金的优势,更加密切保险资金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