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市“寒冬”加剧大中型煤炭企业亏损面已达70%以上
发布时间:2015-10-8 08:56阅读:612
煤市“寒冬”加剧,行业脱困政策“加码”。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连发两个通知严控煤炭产能。但5天后,有煤市“风向标”之称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首次跌破400元关口,步入“3”时代。煤价触底还有多远,引发业界关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亏损面已达70%以上,黑、吉、辽、冀、鲁、皖等省份煤炭行业整体亏损。截至6月底,山西煤炭行业连续12个月亏损。前7个月,山西产煤5.31亿吨,亏损71亿元;吨煤利润从去年的“不到一瓶矿泉水”跌到“挖一吨煤亏十元”。
煤市“寒冬”加剧,控制产能、遏制超产、平衡供需的脱困政策不断跟进。1至8月,全国煤炭产量和动力煤进口量同比均为下降,控产、减产措施成效显现。但由于产能过剩、需求下降,弱市格局仍在延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电力供需已由平衡变为总体宽松,预计今年用电增速在2%左右,创17年来新低。
能源革命的稳步推进,也对煤炭形成更多替代。煤炭市场分析专家李廷认为,尽管冬季取暖用煤高峰即将来临,但煤炭需求整体仍难改疲软态势,年内煤价或将持续低位徘徊。特别是部分资源优、成本低的煤企或矿井能够盈利,这些企业的成本或许才是煤价的最终底线。预计短期内煤价将易跌难涨。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背景下,业界对开启新一轮煤炭资源市场化整合的期待逐步升温。
一位国有煤炭集团人士称,区域内国有大型煤企之间仍有兼并重组的余地。目前煤矿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价格战、恶性竞争十分严重。一些煤炭人士直言,全国煤炭企业除了两家央企外,都是地方企业。不少煤企存在市场化程度低、企业负担重、地方保护心态强等问题,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亟待提升。
山西焦煤集团副总工程师彭垠认为,基于我国能源禀赋现状,能源发展离不开煤炭。煤并不脏,关键是煤企如何将煤高效清洁利用,创造新效益来适应经济新常态。彭垠指出,今后5年,新型煤化工行业新增需求量或将超过电力行业,达6亿吨左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请问成长性最好的煤炭企业股票是哪些?
-
华泰证券开户的佣金是多少?降低佣金的办法有几种?
2025-11-24 09:51
-
证券开户前,强烈建议先看完这篇攻略(特惠佣金)
2025-11-24 09:51
-
不想看书,看综艺照样可以学理财!
2025-11-24 09:5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