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胜卷土重来 有“必要”吗
发布时间:2015-9-29 23:04阅读:437
2010年创办小米时,雷军曾经反思过去的人生经历,其中一点体会是“人欲即天理”。
事实上,这正是2007年时正计划做鞋类电商的毕胜讲给雷军听的——“人欲要不然是对名,要不然是对利。商业平台给不了用户‘名’,但给得了‘利’。”毕胜对雷军说。
但当时,掌握了理论的毕胜并没有太多实践。后来,毕胜干了五年电商,交了几亿学费,结果痛斥垂直电商是“骗局”。
现在,毕胜又重回到电商创业。
这一次,他给传统制造泼了盆冷水——“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制造业,无论大小都会死。因为格局太小,转不过来;或者是思维转了,生产线改造了,但质量又不过关。”毕胜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但话锋一转,“真要是那百分之一留下的,就会大成。”
在他看来,C2M(Customer-to-Manufactory,顾客对工厂)模式落地的时间点已经到了。市场价上万的奢侈品女包,生产成本只有百元,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20多个加价环节,有100多倍的加价,但如果能够以消费者需求为开端,用互联网数据驱动生产制造,直接连接消费者与生产制造商,把所有的流通环节、库存全部打掉,用户下单才生产,不仅实现零库存,也能最大程度降低产品成本。
而从专售鞋子的乐淘到客户定制产品的“必要”商城,用毕胜的话说,“这就像打游戏冲关,当你发现马上打到大Boss的时候,而且周围人只有你最接近打败大Boss,不去打,心痒难耐。于是在40岁又毅然决然地出来创业。”
这次,必要还会是“骗局”吗?
毕胜的小米化改造
乐淘曾让毕胜交了不少学费。
在一次垂直电商是“骗局”的演讲里,他分析,正是高额成本,如流通、库存以及流量等成本让电商模式失去盈利的可能。带着这个定论,卖掉乐淘后,毕胜很少和圈内朋友联系,连一向私交不错的雷军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做垂直电商没办法盈利,到底是因为我不会盈利还是模式存在问题?”毕胜反思。
在休假期间,他研究了大量零售企业财务报表,发现一个问题:不只是线上垂直零售无法获利,连传统企业也是利润微薄,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所有零售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库存。”毕胜说,而应对的最好方法就是打掉库存。
具体而言,就是从用户直达制造商,从制造商直达用户,去掉不必要的环节,保证商品的品质。毕胜把这种模式称为C2M,也就是必要做的事情,即负责搭建平台,和用户直接打交道,而产品的生产和设计、售后均由工厂来主导。
和此前乐淘2000多人规模的团队相比,这一次毕胜把团队做轻,目前团队只有七八十人,大部分是技术、运营和服务。
在必要的商业模式中,必要商城根据不同品类的商品拿走不同比例的扣点。而在每件商品总共20元的利润中,生产商拿占绝大多数的份额。
但要成为必要商城的合作伙伴,毕胜提出了四个“必须”:必须是全球顶级制造商,必须拥有自己的柔性制造链(每一家制造商的改造成本至少在5000万元以上),必须接受必要的定价体系(在制造成本的基础上加价不超过20元),必须与全球顶级的设计机构合作。
而毕胜此前投资的3D技术团队,也在必要平台上落地。可以看到的是,必要平台的用户可以在线选择个性化需求的零部件,系统还会自动生成3D产品图片,进行模拟试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