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期货首席策略分析师:生猪价格要回暖了吗
发布时间:2024-1-18 09:35阅读:164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年生猪出栏72662万头,同比增长3.8%,接近20年来的最高。而主要畜禽肉类总产量高达9641万吨,为20年来最高。中长期看,产能去化有所加速,对生猪远月合约价格有一定支撑,不过对于价格高度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后期产能变化情况。相关机构调研显示,2019年6月,全国母猪存栏1000头以下主体仍占比80%,但到2023年12月底,母猪1000头以下养殖主体占比已下滑至43%,中小型养殖企业及散户群体大幅缩水。在过去的5年中,集团企业大幅扩张。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万头能繁母猪企业共124家,掌握能繁母猪1202万头,占全国产能近三成,其中头部25家母猪超10万头企业,坐拥母猪959万头,而存栏在100万头以上的牧原、温氏两家企业,分别占有母猪310万、157万头,而在2019年年中,公开数据显示,彼时牧原能繁存栏仅70万头,4年的时间能繁存栏量增速迅猛。产能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生猪周期也在逐步弱化。头部企业调节产能节奏更快,资金抗风险能力更强。且头部企业相对散户灵活性有限,退出成本高昂,市场整体产能变化趋于稳定,增减空间受限,猪周期规律被明显改变,对应猪肉价格也由高波动逐渐向低波动去演变。根据农业部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58万头,为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1.4%,同比下滑5.24%。近年来能繁母猪的生产效率也在稳步提升,行业进入低利润格局,倒逼养殖端持续下调成本,落实到母猪群体便是持续提升母猪各项性能指标。相关机构跟踪的样本显示,2023年全年平均分娩母猪窝数同比提高7.01%;平均窝均健仔数为11.02,同比提高3.99%;平均产房存活率为90%,同比提高2.01%;平均配种分娩率为75%,同比提高4.91%。母猪性能提升十分显著,致使能繁存栏下滑的同时,出栏量影响相对有限。从同比数据来看,2023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较2022年上半年增幅较大,平均月度增幅为1.83%,意味着从理论值推断,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出栏同比增量应高于1.83%(因母猪性能也在提升),即2024年上半年,市场面临着近年来最大的出栏量,压力甚至高于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虽然实际出栏和理论测算有一定出入,但整体高供应仍是2024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的主旋律。
2023年下半年能繁存栏开始同比转负,对应出栏节点,意味着2024年年中之后,出栏量会由高位开始下滑,价格存在环比上涨驱动,利好下半年现货价格回暖,也支撑了盘面远月升水的预期。
策略
总体上看,2024年第一季度生猪供给仍然过剩,操作上3月合约反弹逢高抛空。
银河
风险提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