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耳后生风谨慎乐观
发布时间:2024-1-17 08:02阅读:244
生猪:耳后生风 谨慎乐观
摘 要
1.生猪产能持续回调,但仍略高于合理水平。非瘟后的高额利润刺激大量资本进入养殖行业,生猪养殖单位的潜在产能远大于实际产能,前期投资正兑现成为影响价格的新增基础变量,能繁母猪数量对生猪市场长期的影响力或被弱化。
2.在不考虑养殖单位潜在产能投入变现、二育等影响等情况下,1-5月的生猪供应,均高于往年同期
3.冻品库存高位,冻库压力或贯穿2024年全年。
4.生猪供大于求的格局或仍是2024年的主基调。2024年8月之后,理论上受前期能繁母猪加速去化,叠加季节性需求,价格有望走强。但考虑到供给的季节性会对需求的季节性有一定对冲,以及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养殖单位潜在产能的逐步变现,或一定程度抑制价格上涨,不排除旺季不旺,维持谨慎乐观。
风险提示:冬季疫病、二次育肥、潜在产能的变现程度。
一、 行情回顾
(一) 现货方面
2023年生猪现货价格低位徘徊,区间震荡。具体表现为最高价为17.58元/公斤(8月2日),最低价为13.55元/公斤(12月8日),高低价差是4.03元/公斤;生猪价格多数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初期间)均低于行业成本线以下。
全年猪价的反弹有两波,共同特征都是价格在短期内快速拉涨。
图1:2023年全国生猪日度均价(元/公斤)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涌益咨询
第一波是,进入2月中下旬,受北方部分区域二育托底和情绪支撑,猪价短期快速拉涨,截至2月28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5.92元/公斤,较前期低点(2月10日,14.09元/公斤)上涨1.83元/公斤,涨幅12.99%。
第二波是,7月中下旬,受冬季低温疫病导致的供应相对减少,叠加部分地区台风及降雨天气,导致市场短期供应缩减,此外,受开学季备货预期叠加相对较低的猪价,北方部分养殖户二次育肥情绪高涨,多种因素叠加市场供应量短期缩减明显,屠宰收购难度明显增加,多种因素助推猪价上涨。截至8月2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7.58元/公斤,较前期低点(7月14日,13.89元/公斤)上涨2.03元/公斤,涨幅14.61%。
受供应不缺的主逻辑,叠加全年二育总体较为谨慎,导致价格区间内窄幅震荡。
(二) 期货方面
期货盘面,主要体现为期货升水不断被修复,基差向上回归。主要原因:受年初市场对年底季节性旺季的预期,远期合约多数时间保持较高升水,但旺季不旺,预期不断被修正,期货升水反复被修复。
图2:基差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卓创资讯
二、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 猪周期
1.猪周期现象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最核心的指标是能繁母猪存栏,若能繁母猪存栏出现大幅波动,猪价就会启动下一轮周期,并结合年内季节性的“小周期”进行波动。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养殖利润增加,增加养殖积极性——母猪存栏量大增——仔猪供应增加——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养殖利润会减少,降低养殖积极性——大量淘汰母猪——仔猪供应减少——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图3:猪周期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同花顺
以生猪价格波峰波谷作为主要判断依据,2006年以来,我国生猪市场经历了完整的4轮猪周期,分别是,2006年6月至2010年4月、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2014年4月至2018年5月,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可发现,猪周期一般4年一轮,谷底通常在4-6月份。
研究生猪价格周期实际上就是研究产能周期,两者具有非常严密的对应关系:产能调整的时间长度和产能调整的幅度,跟它所对应的一段时间后的价格涨跌长度和涨跌幅度是对应的,“猪周期”在生猪行情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2.当下现状
由于驱动“猪周期”存在的条件、动因、核心因素一直存在,我们认为当下且至未来多年“猪周期”仍然存在,2022年3月至今,是生猪市场正在经历的第五轮周期。
本轮猪周期,我们认为上行期已经结束。其价格上涨的时间长度明显短于前几轮周期,仅有7个月,即2022年3至10月,而前四轮猪周期的上行周期分别为23、17、25、27个月。上行周期缩短主因是,前四轮周期中,猪价上涨主要是产能调整,即供应量减少造成的价格上涨;而本轮周期价格上行的原因除了是产能调整的原因(且产能调整的深度不够),还在于情绪和预期。
图4:新一轮猪周期猪价走势(元/公斤)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
近几年,受二育及压栏等情绪因素的影响,季节性波动频繁出现“异动”(受非洲猪瘟影响的2019及2020年除外)。比如,受二次育肥入场,带动散户压栏惜售情绪较强,2022年6-10月猪价呈淡季不淡走势,重心节节上行并于10月中旬创下年内新高;但进入消费旺季即11月至次年1月,猪价却呈旺季不旺的表现。而受2022年下半年二次育肥亏损影响,2023年市场整体二育较为谨慎,但依旧有“异动”:在供应偏充足且需求淡季的背景下,市场依旧有非理性的强预期,部分区域二育集中性入场、冻品加快入库叠加带动的压栏情绪,导致2月下旬猪价短期内快速拉涨。
“异动”导致生猪价格波动率变大。根据数据,2009至2018年,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率较为稳定,最大值为2016年的54.47%,最小值为2012年的27.17%,均值为39.05%。而近几年,随着二次育肥群体的增加,其自身进退的灵活性叠加与压栏形成的一致性预期,致猪价多次在较短时间内上演过山车行情。如下图,猪价从2022年3月20日的11.48元/公斤上涨到2022年10月19日的28.52元/公斤,仅用了7个月时间,随后用又3个月不到的时间迅速暴跌至1月12日的13.96元/公斤。猪价的快速变动也让养殖主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亏损550元/头(自繁自养)到盈利1250元/头,再进入亏损约400元/头的处境。
图5:全国商品猪出栏价格(元/公斤) | 图6:生猪养殖利润(元/头) |
数据来源:涌益咨询、同花顺、徽商期货研究所 |
综上,本轮猪周期下,总体呈现:(1)季节性波动特征被弱化;(2)价格“宽幅高频”波动;(3)高波动下带来超强预期,短线投机现象增多;(4)潜在产能调整空间大,量价背离时常发生。
3.未来趋势
规模养殖发展加快,散养户持续减少,行业集中度仍有继续提升空间。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分别验证。
维度一,根据数据,按照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猪场即为规模猪场,2022年我国规模场养殖比重达到65.1%,较2020年的57.1%上升8%,较2010年的30.1%上升30%,已超2025年养殖规模化率发展目标。
维度二,从上市公司商品猪出栏数量看生猪行业集中度亦是走高。根据数据,2022年18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含港股上市的中粮家佳康)商品猪出栏数量为1.31亿头,较2021年的0.99亿头,增加0.32亿头,增幅31.08%。其中,2022年,牧原股份出栏商品猪数量占全国8.74%,较2021年提高2.74%、较2020年提高5.34%。受猪价持续低迷、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影响,部分上市猪企陆续下修2023年度出栏目标,但出栏量预计仍超上一年。截至2023年11月,18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累计出栏生猪1.37亿头,约占2022全年出栏量的103.70%,较2022年序时完成123.70%。
此外,随着生猪养殖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部分龙头企业在当地价格影响的话语权加重,不少地方猪价参照头部企业报价,也导致生猪价格的形成有一定演变,值得进一步关注。
非瘟后的高额利润刺激大量资本进入养殖行业,盲目扩张所带来的后遗症也正在凸显——前期的投资正兑现成为影响价格的新增基础变量。规模猪场由于资本投入后沉没成本高于散养户,因此只要猪价没有低于现金成本,保持生产依然符合其利润最大化原则。所以,即使在猪价不能够覆盖全部生产成本的时候,规模猪场能繁母猪的淘汰量和淘汰速度会不及小散户,甚至在猪价持续低迷的2023年上半年,部分企业能繁母猪数量仍然保持继续增加。相反,当猪价低于现金成本后,部分具有资金和融资优势的规模企业则有能力度过周期底部,逆境中有进一步加速规模化程度的可能。
随着大量市场资金的进入,原有的生猪产业结构逐渐被改变,未来猪周期或将呈现:(1)养殖行业将进入微利期;(2)“沉没”资本支撑下企业承压能力增强;(3)产业竞争白热化状态,猪周期或将被拉长。
(二)供给端
1.基础产能
生猪产能持续回调,但仍略高于合理水平。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158万头,月环比下滑1.20%,为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1.41%。总体表现是,周期产能的去化较前几轮周期不够深,主要原因是:前几轮周期产能去化是疫病或者政策,而本轮周期产能的去化是由于亏损导致的去产能。
据涌益咨询样本数据,全国能繁母猪11月环比下滑1.57%,同期下滑10.25%;据钢联(我的钢铁)样本数据,全国能繁母猪11月环比下滑1.92%,同期下滑3.29%。多口径数据对比,可发现,自10月开始,能繁母猪去化开始进入加速通道。按照10-11月份调减速度测算,2024年一季度生猪产能有望回到正常水平。
图7:能繁母猪存栏(万头) | 图8:能繁母猪环比变化对比(%)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同花顺、农业农村部、涌益咨询、我的钢铁 |
进入加速去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进入9月猪病反复,另一方面是仔猪价格自8月下旬开始持续走低,并于10月下旬仔猪价格创年内新低(15公斤仔猪价格低至208元/头),仔猪亏损带动能繁母猪去化,截至12月21日当周,15公斤仔猪价格为307元/头。
图9:15公斤仔猪价格(元/头)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涌益咨询
但非瘟后的高额利润刺激大量资本进入养殖行业,生猪养殖单位的潜在产能远大于实际产能,前期投资的正兑现成为影响价格的新增基础变量,能繁母猪数量对生猪市场长期的影响力或被弱化。建议关注规模养殖单位的潜在产能的变现。
2.生猪供应
随着生猪行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提高,对产能影响显著。根据样本基础母猪存栏情况,通过窝均健仔数、次月断奶成活率测算近3年的行业均PSY(即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PSY同期数据提高明显,如下图所示。综合,考虑到生产效率PSY(即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提升明显等因素,目前生猪产能仍略高于合理水平。其中,部分头部企业的PSY达到30,较行业平均值21.89,提高37%,比肩发达国家水平。
图10:PSY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
根据样本数据测算,在不考虑养殖单位潜在产能投入变现、二育等影响等情况下,2024年1月开始供应有所减少,2月有所反弹,于4-5月开始有明显下滑。但1-5月的生猪供应,均高于往年同期。倘若考虑养殖单位于2024年将前期固定投资逐步投入市场,潜在产能逐步变现,中长期供应量或只增不减。供应不缺,或依旧是牵制2024年上年度猪价走势的核心逻辑。
图11:样本数据生猪供应测算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
3.冻品库存
2023年上半年,伴随生猪价格下跌,屠宰企业主动或被动入了较多冻品库存。下半年,冻品总体出库一般,尤其是10月份,冻库不减反增,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供应压力大,猪肉产品不好卖;另一方面,此节点疫病频繁出现,病猪肉一部分会流到冻库。截至12月21日当周,多样本全国冻品库存率为20.48%,处近4年同期最高值。
图12:冻品库存率(多样本)(%)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涌益咨询
冻品库存高位,不排除2024年的一、二季度都在去库存的状态,所以这可能也会导致2024年入库的积极性会下降。即使进行库存轮换,压力也不会消失,只会后移,冻库压力或贯穿2024年全年。
4.出栏体重
2023年度供应压力始终较大,全年生猪出栏体重维持在偏低位置,尤其进入10月,传统的压栏旺季出栏体重不增反降,主因是受猪病影响,多地小体重猪出栏冲击市场,叠加受恐慌情绪性影响,部分时段部分区域出现提前集中抛售。截至12月21日当周,全国出栏平均体重为123.93公斤/头。
图13:出栏体重(公斤/头)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涌益咨询
2024年春节前,旺季消费周期逐渐缩减,同时前期二育继续增重成本上升,且部分散户因资金压力问题,年底卖猪结饲料款现象增加,预计短期市场大猪出栏批次仍有增加预期,或带动生猪交易均重延续上升表现。中长期看,受供应逐不缺主线牵制,2024年周度出栏均重或于2023年年度相当。
5.二次育肥
2023年度二次育肥入场偏谨慎。主要原因是,(1)2022年猪价旺季不旺,做二次育肥主体亏损较多。(2)2023年猪价持续偏弱,市场不具备压栏驱动,二次育肥参与度极低,以零星操作为主。
非洲猪瘟后,受资金压力、猪价高波动、短期风险易控等多种因素影响,养殖市场短期投机者增加,部分养殖企业开始专业做二次育肥(以下简称“二育”),如自繁自养散户逐渐往二育方向转变,甚至外购仔猪的并不只做外购仔猪育肥,会根据行情做短期二育增重。若二育形成一致性预期,叠加其他养殖主体的压栏,短期内对市场供应的影响不可忽视。
通过前文测算,2024年5月之后生猪供应有一定下滑,市场或有一定的上涨预期,不排除市场再度出现大量二次育肥抄底,或对阶段性行情形成较大的影响。建议关注二次育肥及情绪面带动。
三、 行情展望
供应方面,在不考虑养殖单位潜在产能投入变现、二育等影响等情况下,于4-5月开始有明显下滑,但1-5月的生猪供应,均高于往年同期。倘若潜在产能逐步变现,中长期供应量或只增不减。生猪供应充足,叠加当下冻品库存相对较高,供应压力或依旧是牵制2024年度猪价走势的核心逻辑。需求方面,季节性特征依旧是猪肉需求的主要特征,即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是全年消费最旺的时间,春节后的3至4月为消费淡季。但仔猪补栏等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供给的季节性或会对需求的季节性有一定对冲。
综合分析,生猪供大于求的格局或仍是2024年的主基调,猪价或先抑后扬,谨慎乐观。具体为,(1)春节前备货结束至2024年5月,因供强需弱矛盾突出,猪价或维持下行通道。受明年原料价格下跌预期,或会拖累猪价进一步探底。(2)2024年6-7月,受上半年价格走弱影响,叠加受冬季仔猪损失、对应周期能繁母猪小幅去化,猪价有反弹预期。(3)2024年8月之后,理论上受2023年10月开始能繁母猪开始加速去化,叠加季节性需求,价格有望走强。但考虑到供给的季节性会对需求的季节性有一定对冲,以及养殖单位潜在产能的逐步变现,或一定程度抑制价格上涨,不排除旺季不旺,维持谨慎乐观。期货方面,短期维持03合约逢高沽空。当前盘面,远月合约均有一定升水,考虑到变量因素的增多和不确定性,建议远月以观望为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