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年跑赢沪深300!率领万家基金勇闯AI,莫海波这次能否再度押对主线
发布时间:2024-1-16 10:53阅读:110
自上而下,择时和行业选择贡献了超额收益的60%-70%。
作者 | 破浪
编辑 | 小白
A股是一个轮动市场,而且每轮大行情都会造就一批明星基金经理。
比如,医药行情捧红了葛兰,消费行情成就了张坤,新能源行情催生了赵诣,半导体行情下蔡嵩松横空出道。
很多基金经理喜欢深度价投风格,在自己熟悉的板块中深耕个股,这也是价投的正统流派,而对于相对宏观的“板块轮动”则是敬而远之。
不过,这条路也有少部分人在走,万家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莫海波就是其一,而且做的还不错。
去年莫海波选择的轮动方向是“AI”,但由于右侧高位大举加仓TMT,不少基民对他已颇有微词。
重要的是,莫海波基本是梭哈式加仓,TMT相关仓位从2022年底的不到0.2%直接蹿升至2023年中报的近70%,直接导致了其在管产品净值的大开大合。
这与他过往的逆势、左侧投资反差甚大,也让很多基民震惊、疑惑和不解,有争议的最根本原因是最近回撤有些大了,否则就应该是歌功颂德了。
(来源:万家品质生活2021年一季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风格漂移还是本性如此?
注:全文数据截止2023年12月26日。
在管产品全部正收益,去年回撤创新高
莫海波在2015年3月加入万家基金,当年5月就开始管理基金,入市时间刚好在牛市顶点。
值得肯定的是,近9年的基金管理生涯中,他的在管产品全部实现正收益,任职回报排名也是处于市场前列,多只产品任职年化回报在13%以上。
目前莫海波管理6只基金(A/C只统计A),合计管理规模84亿。从各基金持仓和净值表现来看,莫经理采取的是复制策略,主要区别在于封闭期以及主题侧重点稍有不同。
从他管理时间较长、管理规模最大的万家品质生活A(519195.OF,以下简称“品质生活”)来看,2019-2021年创造了大部分任期超额收益,而且熊市期间回撤也不小,但总归能跑赢沪深300指数。
难能可贵的是,品质生活连续7年跑赢沪深300指数,但遗憾的是,这一记录去年被打破。
由于重仓TMT,品质生活2023年来亏损超20%,仍跑输沪深300指数6个百分点,而且基金波动明显增大,10月底最大回撤达到-35%,来到历史新高。
(来源:ifind数据)
不仅如此,去年下半年,TMT迎来一波大回调,莫海波旗下多只基金回撤幅度均创任期新高,最新吾股排名也是骤降。
大幅回撤一方面来源于TMT仓位集中,另一方面,基金前十大重仓占比也持续上升,22Q4前十大集中度还不到60%,23Q3已来到71%。
虽然近些年业绩不错,但莫海波的管理规模一直在百亿附近徘徊,而且架不住净值的大幅回撤,三季度其管理规模缩水了22%,目前仅80亿出头。
其中,品质生活在23Q3有近13%的份额赎回率,万家臻选混合(005094.OF)甚至有9.5%幅度的反向加仓,其它产品份额变化不大,综合来看,莫海波的基民粘性还不错。
从持仓结构来看,莫海波颇受机构青睐,旗下多只基金被机构大量持有。其中新兴蓝筹(519196.OF)、品质生活的最新机构持有比均超60%。
他的业绩是怎么做到的呢?
莫海波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选手,他曾总结自己的业绩:择时和行业选择贡献了超额收益的60%-70%。
诚然,这与他的背景相关,在进入万家基金前,莫海波曾从事策略分析师、行业研究等工作,也做过资管和自营。
每年选两三个行业集中投资
他在做自上而下投资时,首先考虑是择时,然后是行业选择,最后是个股配置。
具体来说,他会以一年为维度,根据宏观、政策、资金、情绪等维度来判断市场风险,如果风险过大则会通过调仓进行防守,反之则会选择更具性价比的行业进行投资。
基本上,他每年选择两到三个行业进行重点投资,行业轮动特征非常明显。
比如2016年主要配置基建,2017年配置了上游锂矿,2018年重配地产+军工;2019年重仓新能源+半导体;2020年是新能源+地产。
2021年下半年高位抛掉新能源,自2021年底开始“地产+种业+军工”三条腿走路。
直到去年一季度,他抛弃地产和军工,转为“AI+种业”两条腿走路。
整体来看,莫海波在行业的把握上还是不错的,在半导体、新能源上的节奏都踩得比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风险较大的2018、2022年,他都是选择调仓防御性板块来规避风险,不会拘泥于死守原来持有的板块不放手。
在他看来,农林牧渔、房地产和军工属于相对防御的配置。比如,2018年和2021年下半年-2022年底均重仓持有地产+军工的投资组合,2022年种业也买了不少。
(来源:品质生活2021年报)
这种防御仓位一是能够降低基金净值波动,二是能快速为其提供流动性,尤其是遭遇基民大量赎回,或者碰到好机会需要增加组合进攻性时。
除了选择防御性板块,他还会在权益仓位的配置上择时,像2018、2022年均有过短暂的降低仓位动作。
对于行业的挑选,他有四个标准:行业要经过大幅下跌,估值要在历史底部,行业内上市公司的关注和持有机构不多,行业基本面拐点出现变化。
他认为人多的地方容易发生踩踏,而行业长期下跌已经把风险基本释放了,满足四个标准后,风险是可控的,除非发生系统性风险。
可以看出,对于做过自营的他而言,对风险还是比较厌恶的,但从最大回撤来看,其产品波动也不小。
据数据统计,若不考虑去年波动,莫经理旗下基金最大回撤平均在29%左右。波动绝对值虽不低,但远低于沪深300ETF(159919.OF)的最大回撤(-46%),而且每年能跑赢沪深300指数已经相当不错。
没行情时做左侧,大行情下做右侧 01 左侧买入,左侧卖出
莫海波表示,“大部分人都在看涨幅榜,我是每天看跌幅榜复盘,什么行业跌得多,我就去做研究。”
近几年,消费、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构成了行情的四驾马车,但在莫海波的持仓中,很少见到医药和消费股,对于新能源也是在左侧进入。
这种提前埋伏的玩法,往往需要长时间等待,因为你无法确保资金什么时候会再次认可它。
比如,他在2017年重配有色(主要是锂电上游原材料)后,2018年在下跌过程中持续加仓,2019年底新能源才启动一波大行情。
他也坦诚,自己买入的很多行业需要等待一两个季度才有所表现,只要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逻辑没有发生大变化,就会忽略短期波动,长期拿住。
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做法,如果能等到风来那是最理想的结果,但就怕它一直不来,比较典型的就是他逆向布局却仍小幅下跌的种业。
此外,在莫海波看来,地产板块是当市场缺乏机会时作为维稳的存在,而当有机会时也会及时切换成市场主线,比如2019年切换到电子,去年切换到TMT。
逆向投资、左侧买入之后,他也更偏好左侧卖出。
比如赣锋锂业、国轩高科、雅化集团等新能源股均清仓在21Q3,随后2021年底新能源迎来退潮。
宁德时代、比亚迪更是只拿了一年就卖飞了,错过了后面的一波大涨。但总体来说,莫海波在这波新能源上获利颇丰。
02 右侧豪赌半导体和AI
莫海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左侧投资者,他还会辅助进行一些右侧交易,比如2019年冲进了半导体。
当年电子板块领涨两市,年初品质生活开始重仓兆易创新,随后19Q3陆续买入歌尔股份、北方华创、信维通信,到年末电子板块直接蹿升至第一大重仓,占比达38%,而年初这一数值还不到3%。
这些重仓股拿的时间大多不长,基本是赚了一波就跑,歌尔股份、北方华创也错过了后期大涨,卖点上依然是偏左侧。
2019年的半导体行情以及2020-2021年的新能源行情,是其在管产品超额业绩的主要来源。
所以,虽然莫海波给自己贴的标签是“左侧投资”,但一旦发现市场主流行情出现,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撕掉身上的标签。
这次卯足火力冲AI有点类似当年冲半导体,但明显这次做的更加极致。
品质生活22年底股票仓位上,种业+地产+军工的组合配置占比近8成,而23年中报显示,TMT板块股票市值占比超7成,另外近3成仓位在种业,这种组合比以往各阶段都要集中。
从他的投资理念和过往操作来看,可以说他不是风格漂移,而是在做一场更为极致的行业轮动和押注。
03 偏好龙头股
由于大部分时候是以左侧投资为主,他管理的基金换手率自然不会太高,品质生活历年换手率在150%上下。
从具体重仓股来看,贯穿其管理生涯的地产板块中,保利发展重仓了20季度,招商蛇口也重仓了16个季度。
新能源板块中,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拿的时间较长,尤其是前者重仓了16个季度,三只种业股也重仓在10个季度以上。
这些长期重仓股的共通点在于,均属于某行业或细分领域龙头标的。
很明显,莫海波相对更注重行业的选择,在个股上秉承着简单的买龙头原则。
对龙头公司的定义,他侧重考察的是它的市占率、市值,以及领导层管理能力。
这其实也能理解,相比于自下而上对个股进行深度研究的基金经理而言,莫海波在个股深度研究这块可能相对较弱。
他在采访中说,自上而下和行业的选择贡献了大部分收益,其他30-40%是自下而上的个股贡献的。
万家基金集体押注AI
透过最新的前十大重仓可见,莫海波在AI上游布局了算力龙头中科曙光、AI服务器代工龙头工业富联、AI芯片龙头寒武纪-U;下游布局了办公软件龙头金山办公、语音识别技术龙头科大讯飞。
另外还有五只种业细分领域龙头股,他在季报中表示,看好厄尔尼诺和全球高温下,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认为未来农产品供给或继续呈现偏紧状态。
至于加仓TMT的原因,莫海波给了几点理由: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数据将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2023、2024年是AI+元年,AI具有较好的产业逻辑,可以全方位赋能传统行业,有利于全面提升生产率。
数字经济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产业空间大、持续时间长,是未来最具成长性的行业之一。
实际上,不只是莫海波,他背后的整个万家基金都在买TMT。
据统计,2022年底整个公司前20大重仓中有8只TMT个股,23Q3这一数值来到了13只。
莫海波认为,当下AI回调之后的波动,不是系统性风险中的波动,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中有益的波动,AI现在远远没到头,调整下来后,也不会卖掉。
总体来看,他的基金适合那些认可AI逻辑并且相信基金经理能力的投资者,而且他们需做好净值剧烈波动的心理准备。
莫海波擅长择时,遵循自上而下的投资思路,每年着重配置两三个更具性价比的行业来进行轮动,超额收益有60%-70%是择时和行业选择贡献的。
他偏好那些经过大幅下跌,估值较低且机构投资者较少的行业,核心在于观察行业是否走过了最坏阶段,边际变化是否有改善。
投资理念上主要偏好左侧投资,低位埋伏,以时间换空间,在有看好机会时,也会配合右侧投资,个股选择上则偏好龙头股。
去年由于重仓TMT,其在管基金波动剧烈,多数产品最大回撤达到任期新高。
如今的莫海波是“AI+种业”两条腿走路,而他背后的万家基金也基本举公司之力向AI进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