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金属应放在国家战略中加以统筹
发布时间:2015-9-25 12:18阅读:597
出于对国家经济安全长远发展的重要考量,对战略金属的安全保障与应用迫在眉睫,必须把保护战略金属安全纳入到我国总体国家安全的框架之下,及早进行超前性、全局性谋划。加快形成中国战略金属的国家战略和全球化战略,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当前战略金属竞争与争夺正加入大国博弈
稀有金属也被视为战略金属,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对国家经济安全、工业化进程和国际竞争力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全球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稀有金属矿产分布极不均衡,便于开发利用的优势资源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使钨、钽、铍、铟等稀有金属,以及稀土金属、铂族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国际资源竞争的重要领域。
1。把战略金属矿产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紧迫性
稀有战略金属具有明显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是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性材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对各种功能性金属材料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进程中,一些原来被认为用途十分有限的金属,会因为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一方面,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尤其是前沿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是原子能、航空航天、半导体、特种钢、耐热合金及尖端武器等众多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方面所必需的原材料。随着工业4 .0时代的到来,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高端芯片等产业会加速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稀有金属,如砷化镓、磷化铟是生产高端芯片的重要原料。高端制造业中的大型金属材料3D打印,无论是3D打印机本身还是所打印的金属器件,都离不开各种机械性能优异的稀有金属钨、钛、钒等材料。
而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对战略金属需求也迅速增长,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里的关键元素,目前许多战略金属资源还难以替代。全球特别是科技相对发达的美国 、日本和欧盟等经济体对金属矿产的需求呈现出刚性特征。相关研究表明,2030年新兴领域对镓、铟等新兴矿产的需求将较2006年上涨2-20倍不等,未来全球对战略金属的需求都将持续上升。
2。世界各国加紧战略金属矿产的战略布局
长期以来,以美国、日本、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把实施全球资源战略作为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军事、金融等政策有机结合,并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调整,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建立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的国家。早在1939年美国就开始实行重点矿产品储备,制定《战略物资储备法》对本国的石油、煤炭、稀土等只探不采,储备长期从国外低价购买。到1985年储备的战略资源达到63类93 种,包括石油、铀、铝、锑、铬、黄金等重要矿产。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已建立起面向全球多层次、多渠道的战略资源全球配置保障体系和庞大的战略资源储备体系。随着国内外资源供需形势变化,不断增加资源储备品种,并逢机大量购买全球廉价战略资源。日本作为一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岛国,通过积极推行海外矿产勘查补贴计划,鼓励境外开矿,获取全球战略矿产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资源性产品泛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资源民族主义盛行,发达国家开始重申战略储备的必要性。近些年来世界主要国家更是将战略金属的开发利用保护提高到极为重要的战略高度,美国、欧盟、日本、韩国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等国家或国际组织均制定了战略金属矿产资源的名录清单。
2009年7月,日本政府提出的《稀有金属保障战略》对稀有金属定义为 “地球上存量稀少,因技术和经济因素提取困难的,现代工业以及未来伴随着技术革命所形成的新型工业所必需的金属。”并提出了31种矿产(包含47种元素)作为优先考虑矿产。2010年6月《对欧盟生死攸关的原料》报告,将14种重要金属矿产确定为“关键原材料”(包含35种元素).2011年12月美国能源部出台了《2011关键材料战略》,提出了14种金属为关键矿产,各国对战略金属资源的竞争和争夺十分激烈。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