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期货大宗商品收盘点评20231229
发布时间:2024-1-2 08:08阅读:58
铜:美元指数低位企稳铜价有所回落
观点梳理:今日沪铜主力合约低开走低,收于68920元/吨,收跌0.61%。美联储快速降息预期持续升温,美元指数连连下挫,推升市场风险情绪。不过隔夜美元指数暂时企稳反弹。最近红海冲突略有缓和,日内集运指数和原油系集体走弱,地缘政治风险所带来的溢价也有所回吐,有色金属继续上行乏力。据SMM了解,CSPT小组在上海召开2023年第四季度总经理办公会议,并敲定2024年一季度的现货铜精矿采购指导加工费为80美元/吨及8.0美分/磅,不过最近国内现货铜加工费仍在走弱,关注远期影响。统计局数据11月中国精铜产量114万吨,同比增加12.3%,1-11月产量1180万吨,同比增加13.3%。上周电解铜制杆开工率77.66%,周环比增加4.24个百分点;再生铜制杆开工率39.2%,周环比下降4.86个百分点。截至周初国内精炼铜社会库存继续去化,不过最近北方多地发布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下游铜杆生产受到限制。据SMM调研,截至目前河南新乡、安阳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全面停产,预计元旦恢复,河北天津地区大部分产量减半,其中天津减排要求为所有铜杆厂在现有基础上停一条线。具体恢复时间视情况而定。随着进口货源增多,冶炼发货运输逐渐恢复正常,终端渐入需求淡季,现货升水走弱。美元指数低位企稳,日内期市氛围偏空,且国内精炼铜社会库存回升,连续反弹过后沪铜继续上冲动力不足,期价出现回落。
铝:成本存支撑铝价高位震荡
观点梳理:今日沪铝主力合约小幅走高,收于19505元/吨,收跌0.08%。在对远期矿端担忧,以及国内氧化铝供应端扰动影响下,氧化铝期现价格快速上涨,对铝价下方有一定支撑。云南铝厂完成减产目标,暂无进一步减产计划,内蒙企业复产完毕,供应端暂无较大变化,受暴雪寒潮天气影响,新疆地区严格执行《2023年自备电厂应急调峰和负荷灵活调节能力实施方案》,省内部分铝厂出现调峰压负荷生产的情况,但目前对产量影响较小。需求表现不佳,据悉,河南及内蒙部分地区受环保因素影响,铝加工企业稍有减产,关注需求端开工变动情况。周末铝锭社库小幅累积后,周中库存再次小幅回落,继续刷新年内低点,但社会库存近期快速下降的势头遇到明显阻力,社库去化幅度明显放缓。据Mysteel统计显示,截止12月28日,中国主要市场电解铝库存为40.9万吨,较本周一库存减少0.5万吨,较上周四库存减少0.2万吨。
锡:基本面供需双弱重回前期震荡整理上沿
观点梳理:今日沪锡主力合约低开走低,收于212100元/吨,收跌0.41%。据SMM调研了解预计在12月将从缅甸佤邦进口约16000吨锡矿,折合约2600金属吨。进口量级较11月份有小幅下降,但略高市场预期。市场普遍预期明年3月佤邦锡矿有望复产,则锡矿供给将难以长时间出现短缺,支撑锡价走强的逻辑将逐渐被证伪。国内部分冶炼厂停产检修,锡锭供应有所减量,但整体现货市场资源充足,下游订单疲软,贸易商囤货较多,较难出货,社会库存连续数周累库。海外锡库存近期有所下滑,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对锡价压力仍然较大。锡价突破上涨,不过由于下游消费疲软,12月锡矿进口减量有限,锡价上行动力减弱,回到前期盘整区间上沿。
钢材:热卷延续去库,节前震荡运行
观点梳理:12月29日,螺纹价格偏强运行,主力合约收于4002元/吨,收涨0.15%,持仓减少4.35万手。现货方面,唐山方坯价格下调10元至3630元/吨,上海地区螺纹钢价下跌20元至3990元/吨,建材成交量12.58万吨,日环比减少12.5%。宏观方面,海外继续交易降息预期,但就业数据韧性支撑美元指数。美国至12月2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1.8万人,预期21万人,前值20.5万人。虽小幅超预期,但仍然处于历史低位,美元指数重回101的位置。国内近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务院部署和有关工作安排,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合理保障地方融资需求。机构预测提前批额度或超2.7万亿元。基本面上,钢联数据显示,本周螺纹产量251.84万吨,周环比减9.66万吨;螺纹厂库195.87万吨,周环比增3万吨;螺纹社库395.29万吨,周环比增28.83万吨;螺纹表需220.01万吨,周环比减17.98万吨。本周热卷产量316.98万吨,周环比增0.09万吨;热卷厂库85.23万吨,周环比减4.7万吨;热卷社库219.75万吨,周环比减4.58万吨;热卷表需326.26万吨,周环比增0.53万吨。数据显示螺纹供需双减,库存加速累积。热卷仍延续去库,需求仍有支撑。数据偏中性,淡季库存压力进一步显现,卷螺差偏强运行,节前震荡运行为主。
铁矿石:铁矿偏强运行,关注政策风险
观点梳理:12月29日,铁矿石价格偏强运行,主力合约收于979元/吨,收涨1.35%。现货方面,青岛港PB粉价格下调10元至1020元/湿吨,超特粉价格下调10元至905元/湿吨。宏观方面,海外继续交易降息预期,但就业数据韧性支撑美元指数。美国至12月2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1.8万人,预期21万人,前值20.5万人。虽小幅超预期,但仍然处于历史低位,美元指数重回101的位置。国内近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务院部署和有关工作安排,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合理保障地方融资需求。机构预测提前批额度或超2.7万亿元。基本面上,据钢联数据,12月18日-12月24日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881.2万吨,环比增加193.8万吨。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059.8万吨,环比减少523.6万吨。发运增加,但到港减少,总体供应处在偏高水平。本周日均铁水产量继续下降5.36万吨至221.28万吨。全国45港进口铁矿库存环比增加104.97万吨至11991.73万吨,符合预期;全国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环比增加36.98万吨至9526.95万吨。铁水产量继续下降,但港口库存累库符合预期,叠加仍有补库需求,对价格有支撑。铁矿维持高位震荡判断,关注高位政策风险。
豆油:巴西天气好转,市场交易南美丰产预期
观点梳理:12月29日豆油主力合约Y2405迅速下跌,期价收于7522元/吨,下跌1.9%。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一周巴西中部和北部干旱地区将出现不同程度的降雨,预计1月初还将出现大范围的暴雨。过去30天阿根廷几乎所有种植区的降雨量都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对于作物非常有利。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2023/24年度大豆报告汇总,阿根廷大豆作物状况评级较差为3%(上周为3%,去年30%);一般为57%(上周60%,去年60%);优良为40%(上周37%,去年10%)。土壤水分7%处于短缺到极度短缺(上周6%,去年45%);91%处于有益到适宜(上周91%,去年55%),2%处于过剩(上周3%,去年0%)。Imea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马托格罗索州大豆收割率约为1%,收割面积12.1万公顷。数据显示,该州是最早启动大豆收割工作的生产州。上周国内油厂开机率大幅下降,大豆压榨量继续偏低,豆油供应减少,库存结束五连增转为降库。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第51周末,国内豆油库存量为115.8万吨,较上周的118.5万吨减少2.7万吨,环比下降2.26%。市场主要交易逻辑回归南美大豆丰产,实时关注天气预测,短期豆油以震荡偏弱走势看待。
棕榈油:产地进入季节减产,国内库存压力仍存
观点梳理:12月29日棕榈油主力合约P2405迅速下跌,收盘收于7086元/吨,下跌2.13%。据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SPPOMA)数据显示,2023年12月1-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减少13.39%,出油率减少0.07%,产量减少13.76%。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局长表示,在劳动力供应复苏的支持下,预计2024年毛棕榈油产量将继续增加,预计这将推动油棕行业的发展。由于需求不断增长,预计今年棕榈油和其他棕榈产品的出口将比2022年的2472万更多。据船运调查机构ITS数据显示,印尼11月向印度棕榈油出口量为833807吨,环比10月数据585135吨增加42.5%。马棕有一定去库存预期,但在进口国利润低迷、库存高企背景下,产地降库幅度或偏慢,叠加南美和印尼降水增加有利于缓解前期旱情,短期棕榈油价格震荡偏弱看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