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吨原油背后的“丁是丁,卯是卯”
发布时间:2023-12-29 05:22阅读:70
10月20日,胜利油田举行“何以胜利——胜利油田优良传统发布仪式”,“干工作丁是丁卯是卯”成为油田十大优良传统之一。靠着“丁是丁,卯是卯”的工作作风,截至2023年12月22日,滨南采油厂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1亿吨,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
“丁是丁,卯是卯”是滨南采油厂原创IP品牌,指的是一种严细认真的优良作风,即大力弘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勘探上精查细找,开发上精雕细刻,经营上精打细算,操作上精益求精,让“事事讲求严细实、人人出手过得硬”成为全员行为规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这个品牌最早源自1973年滨南采油五队坚持“条件艰苦、标准不降”,干群齐努力,夺得了第一面“严细成风采油队”锦旗。从此,工作讲严细、讲认真在滨南渐成风气。
本报记者顾松
通讯员许庆勇梅霞
拧螺丝的“讲究”
“小方,螺丝这样紧可不对啊!”12月15日,滨南采油管理九区王训田看到新员工方佳奇紧固电机螺丝的顺序不对,当即叫住了他。“王师傅,我这紧得挺结实呀。”小方说。
“紧螺丝,光拧结实可不行。”说着,王训田从他手里拿过扳手示范起来,“拧螺丝要对角拧,这样可以让被固定的部位均匀受力,避免受力不均而卡死的现象。一般,咱们分三步将对称的螺丝拧紧。第一步,先从里面开始对角拧,不要一次拧到位,第二步,再按相同的步骤对角稍微拧紧。第三步,再用同样的方法拧紧就行了。这样拧,可以避免个别螺丝因受力不均造成电机晃动,避免电机损坏。”
“拧螺丝还有这么多讲究呢,以后我得好好跟您学学。”小方说。
“拧螺丝是顺时针上紧,松螺丝是逆时针卸松,要点就是必须对角拧、对角卸,不能图省事就近拧和卸。”王训田说,“干什么都得严格执行标准,丁是丁,卯是卯,这可是咱们滨南的老传统,啥时候都不能丢。”
滨南采油厂有一个热词叫“丁是丁,卯是卯”,这个词已经在滨南“热”了50余年。
“木器见本色,铁器发光”
每每想起转战的石油人生,今年85岁的滨南采油厂退休“老石油”向明怒都激动不已。
一张人民大会堂的入场券,向明怒珍藏了60年。1963年7月21日晚8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给北京各大高校毕业生作报告,向明怒和上万名北京高校毕业生一起聆听了报告。
“做党的好儿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战斗”。24岁的向明怒听从党的召唤到了大庆油田,在采油一部四矿采油四队这个战区闻名的“钢铁采油队”磨炼成长。
1966年1月,向明怒接到通知,他所在的采油一部四矿机关全体职工火速调往胜利油田,支援胜利会战。后来,全国第一支亦工亦农采油队在胜利油田正式成立,向明怒担任队长,带领职工负责40口自喷井的日常维护,每天生产原油2000多吨。
1969年2月23日,向明怒再一次接到命令,跟23名职工一起,从东营转战滨州,组建滨南采油5队。从此,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老四严”的火种在滨南这片沃土生根发芽。
那时候,工人们住干打垒、喝盐碱水,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但大家没有降低工作标准,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1973年,他们夺得第一面“严细成风采油队”锦旗。从此,工作讲严细、讲认真渐成风气,井场全是按标准化的要求,用钢板尺细致地刮出来,有棱有角、十分规整。
取资料是采油工的基础工作,为保证油样准确,遇到下雨天都主动把衣服脱下来,盖在样桶上,宁肯自己淋雨,也不让油样进水造成假资料。员工们更是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设备,管理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1977年,时任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康世恩到滨南采油厂视察,戴着白手套摸了滨五注水站装置上百个易渗易漏点,手套依然洁净如新,赞扬他们的工作是“木器见本色,铁器发光”。后来,在火热的生产实践中,滨南采油厂形成了“丁是丁,卯是卯”“领头雁,站排头”“争第一,创一流”“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等八大优良传统。
“四不行”和32口长寿井
“孙师傅,您看我这水都拉来了,温度也就差个两三度,您就收下吧!”“小伙子,别说差个两三度,就算差一度,在我这儿都不行!”12月13日10时许,滨南采油管理一区林中12-7井现场,油水井管理岗员工孙东方用测温枪测过水温后,对前来洗井的罐车司机小王说道。
“孙师傅,我头一回来咱这儿干活儿,大老远地拉来了,要不咱趁着还有时间,赶紧把活儿干了,中午您也好歇歇!”司机小王还是有些不甘心,跟孙东方打起了“感情牌”。
“小伙子,咱这水温达不到洗井要求,就是干了也没有多大效果,你还是赶紧去换一车吧!”面对小伙子的软磨硬泡,孙东方就是不松口。
孙东方倔,就倔在“认真”上,执行制度标准不打折。就拿热洗来说,他的标准就是“水温达不到不行、水量不到位不行、水打得快了不行、没有效果早走了不行”,碰到他这“四不行”,很多来干活儿的泵罐车司机都有点“打怵”。
在孙东方眼里,每口井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常说:“管井就像带孩子,你对它上心,它就让你放心!”他管理的26口油水井地处林樊家出砂油藏,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点。
为摸清每口井的“脾气秉性”,孙东方就把每口井的各项数据一一记在本子上,天天装在口袋里,有变化随时记上,没事就拿出来琢磨。平时,他严格按照管井规范和标准来,确保所有螺母都紧固、所有手轮都灵活、所有盘根都适度,热洗、加药等日常措施更是不打“折扣”,丁就是丁,卯就是卯。
凭着这股子倔劲儿,孙东方培养出了32口长寿井,免修期最长的达到2819天,被评为胜利油田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化劳动模范等。孙东方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管理一区将孙东方所在的岗命名为“东方岗”,号召全区员工“践行‘严细实’,争创‘东方岗’”,大力弘扬“丁是丁,卯是卯”好传统。
“翻箱倒柜”捧出“金娃娃”
2018年12月4日,是滨655-1井即将钻至设计油层深度的日子。当天下午3时许,地质研究所主管师兼地质勘探室主任陈雷,紧盯着电脑屏幕,密切关注着该井的实时显示情况。最终,该井钻遇油层4层12.5米,初期日产原油65吨,实现了滨县凸起南坡浊积砂岩油藏油气勘探的突破。
这口高产井,陈雷“孕育”了整整10年。
据了解,浊积砂岩油藏,像散落在地下的“金豆子”,体积小、分布散、预测难度非常大,但产量高,一经发现就能捧出一个又一个“金娃娃”。
然而,十来年前,科研人员在浊积砂岩油藏相继发现两个高产区块后,这里便一度陷入沉寂。许多人认为没有潜力可挖了,可陈雷却坚信这样的区块肯定不是“独生子”,始终没有放弃,而是一直默默地开展着研究工作。
2018年,靠着精细研究,一个新的油藏模型在陈雷脑海中逐步成形。为了找到油藏存在的直接证据,他将周围3千米内50余口井的测、录井资料“翻箱倒柜”地找了个底朝天,终于在老探井滨655井上找到了蛛丝马迹:录井见到1米的油斑显示。
据此,陈雷大胆提出钻探目标,可刚一提出,同事们就和他产生了分歧。有人甚至说:“如果井位一旦落空,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投资就要打水漂!”
陈雷没有过多解释,他心里认定:科研工作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勇于坚持正确的,才能不随波逐流。
那段时间,陈雷埋头工作、反复论证,最终,滨655-1井通过汇报审批,喜获高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18 18:07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8 18:07
-
【能源赛道】可控核聚变为何成全球焦点?
2025-07-18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