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12月猪价或前低后高
发布时间:2023-12-18 09:40阅读:105
生猪:12月猪价或前低后高
摘 要
1.据农业部数据,截至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10万头,月环比下滑0.71%,同期下滑3.86%。据样本数据,能繁母猪10月环比下滑0.85%,同期下滑8.87%。
2.截至11月30日当周,175公斤肥猪较标猪价格高0.54元/公斤。
3.截至11月30日当周,全国出栏平均体重为124.0kg/头。
4.截至11月30日当周,多样本全国冻品库存率为20.77%
5.集中腌腊阶段或会缺肥猪,但生猪供应充足仍是主逻辑,叠加当下冻品库存相对较高,预期集中性腌腊带动的价格上涨仅为反弹,而非趋势性反转。
风险提示:疫病,腌腊预期,标肥价差。
11月,全国生猪价格先跌后涨再跌,最高价格为15.09元/公斤,最低价格为14.14元/公斤;主力合约LH2401于11上半月区间震荡走弱,下半月受北方部分区域疫病等因素影响,破位下跌,期货升水在11月修复明显。
图1:生猪期货LH2401日K线走势 | 图2:全国生猪均价(单位:元/公斤)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文华财经、涌益咨询 |
截至11月30日,全国商品猪出栏均价为14.54元/公斤;生猪期货主力合约LH2401收于14630元/吨;基差为-90元/吨。
影响因素分析
(一)能繁母猪存栏
据农业部数据,截至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10万头,月环比下滑0.71%,同期下滑3.86%。据样本数据,能繁母猪10月环比下滑0.85%,同期下滑8.87%。
图3:能繁母猪存栏(单位:万头) | 图4:能繁母猪环比变化对比(单位:%)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同花顺、农业农村部、涌益咨询 |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能繁母猪总体都处于去化中,但10月能繁母猪环比9月下滑30万头,是今年1-10月中去化力度最高的一个月,能繁母猪或进入加速去化阶段。主因是,一方面是猪病反复导致,一方面是仔猪价格自8月下旬开始持续走低,10月下旬15公斤仔猪价格低至208元/头,仔猪亏损带动能繁母猪去化。
图5:15公斤仔猪价格(单位:元/头) |
2023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涌益咨询
进入11月开始,市场零星有抄底补栏动作,仔猪价格开始回暖,截至11月30日,15公斤仔猪价格为317元/头,已连续6周回暖,市场仔猪有零星抄底心态的补栏动作,南方部分企业补栏意愿增强,带动市场仔猪价格上调,预计短期15kg仔猪价格仍窄幅上调运行。叠加部分区域仍有猪病,市场淘汰母猪价格仍旧不高,预计11-12月能繁母猪仍会继续去化。
(二)标肥价差
截至11月30日当周,175公斤肥猪较标猪价格高0.54元/斤,较上周窄幅走弱。
图6:肥标价差(单位:元/斤)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涌益咨询
受暖冬影响,当下大猪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截至11月30日当周,南方标肥价差主要集中在0.7-0.8元/斤;而北方普遍要低于南方,主要集中在0.4-0.5元/斤。从全国标肥价差均价看,今年的标肥价差总体上要高于2022年同期。但从往年经验看,腌腊阶段,西南(四川、重庆、贵州)的价格一般会带动全国猪价,本质是这三个地方的腌腊量比较高,截至11月30日当周,四川区域标肥价差约0.7元/斤,重庆区域标肥价差约0.8元/斤。
(三)出栏体重
截至11月30日当周,全国出栏平均体重为124.0kg/头。出栏结构方面,90公斤以下小体重猪整体出栏占比为6.05%,周环比增加0.21%,由于北方部分区域受气温骤降影响猪病加重,小体重猪短时间内出栏宽幅增加,预计后期猪病扩散幅度或收窄,小体重猪占比增幅减少。150公斤以上大体重猪出栏占比6.79%,周环比增加0.58%,腌腊带动大体重猪出栏,再者天气转凉,大肥需求也有所好转,双重因素影响下,大体重猪出栏占比增加明显,预计后期大体重猪或仍会出栏增加。
图7:出栏体重(单位:公斤/头) | 图8:出栏结构占比(单位:%)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涌益咨询 |
2023年除了8月的部分时间,其余时间不论是自繁自养,还是仔猪育肥,养殖都处于亏损状态,资金有一定压力。叠加受疫病影响,很多养殖单位没有实力压栏,也不敢轻易去压栏。尤其是北方市场,进入10月以来,北方部分区域一直反复,压栏较少。受暖冬影响,今年腌腊有一定推迟,推断或在12月下旬开始有一波集中性腌腊,因大肥猪相对较少,肥猪价格在集中腌腊阶段或有一定拉涨,从而或会带动标猪价格反弹。集中腌腊阶段或会缺肥猪,但生猪供应充足仍是主逻辑,我们认为集中性腌腊带动的价格上涨仅为反弹,而非趋势性反转。
图9:养殖利润(单位:元/头)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同花顺
(四)冻品库存
截至11月30日当周,多样本全国冻品库存率为20.77%,窄幅下滑。主因是近期抛售低价猪源略有减少,同时随着气温下降市场消费有所好转,屠企鲜销率提升。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国内消费将继续释放,对冻品消化或有一定积极作用。
图10:冻品库存率(多样本)(单位:%) |
数据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涌益咨询
从上图可以看出,一般进入10月份冻库库存开始减少,而今年进入10月份开始,库存不减反增,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鲜冻品之间没有明显的价差导致冻品很难出库。另一方面,部分区域疫病频繁出现,小猪肉和病猪肉一部分会流到冻库,资金好的企业以及对明年预期看好的屠企会增加冻库。
猪价在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之间有反弹上涨,期间冻品销售好转,但截至当下,多数时间冻品并不好销售,尤其是进入10月份后,冻品库存不减反增。目前较高的冻品库存以及冻品价格的不理想,导致后期冻品的出库,灵活性上可能也比较大。据了解,除了快要到期的冻品必须要出,或者亏损资金压力大的企业必须要出掉一部分冻品,剩下的冻品,企业可能会在价格上再等等。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处于一个库存去化阶段,不排除明年的一季度和二季度都处在去库存的状态。综上,预估明年上半年企业冻品入库的积极性会下降。
(五)其他
据了解,进入10月以来北方的生猪疫病较往年提前,疫病呈现发现晚且一旦发现就是晚期,所以处理方式也是从以前的拔牙转向清场,且主要集中在中小散户。
经调研了解,截至日前,疫病发展程度没有达到今年1季度的情况严重(1季度的严重性,导致的缺口在今年7月的价格高点可以体现),还没有达到扭转供需层面的程度。当下疫病还在持续反复,尚未结束,叠加部分区域部分企业的猪病信息可能被封锁,猪病给市场带来的影响难以衡量,但可以依照12月上旬的猪价方向,做一个大致判断。倘若12月猪价持续低迷,那么大概率就是受到疫病影响,导致养殖端短期加大抛售。
行情展望
受暖冬影响,腌腊有一定推迟,推断或在12月下旬开始有一波集中性腌腊,因大肥猪相对较少,肥猪价格在集中腌腊阶段或有一定拉涨,或会带动标猪价格反弹。集中腌腊阶段或会缺肥猪,但生猪供应充足仍是主逻辑,叠加当下冻品库存相对较高,预期集中性腌腊带动的价格上涨仅为反弹,而非趋势性反转。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