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硕鼠 吃了股民吃国家
发布时间:2015-9-21 15:53阅读:645
股灾突如其来,几乎所有人都被打蒙了。人们一开始都把矛头对准“海外敌对势力”,谁也没有想到幕后黑手竟是内鬼,尤其没有想到中信证券会与此有关,更没有想到还会牵涉到监管部门中的一些人。现在回过头来看,疑点越来越多。为什么“恶意做空”势力中会有中信证券的魅影?作为“御用”券商,中信证券的形象已经与国家救市联系在一起了,他怎么会参与“恶意做空”呢?如果人们彻底打开视野,放开思维,或许就能找到这场股灾的前因后果。
大家应该记得,就在牛市如火如荼的5月份,证监会明显提高了市场风险提示的频率,但市场反而加快了上升步伐。沪市从4100点攀升到5178点只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与此同时创业板也从2700点飙升到4000点上方。有关清理配资的部署,其实早在年初就已经开始了。证监会较早意识到市场过热的风险,并试图采取一些调控措施来给市场降温。但市场高烧不退,这个时候证监会是乐于看到A股回调的,因此当6月15日起A股出现暴跌后,证监会的周末新闻发布会对此未置一词。
当暴跌延续到第二周后,市场氛围大变,投资者恐慌情绪迅速蔓延,但肖钢在出席陆家嘴金融论坛时对股市暴跌却避而不谈。而在证监会的周末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称近期股市暴跌是市场过快上涨以后的正常调整。这个时候证监会还安排了28家新股发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是,股市暴跌全在证监会的意料之中,一切尽在掌控,没什么好担心的。证监会的自信或许源于其认为这是一系列的调控措施见效了,却不知道股市走势已经脱缰。
那么除了明的调控措施外,还有没有暗的调控措施呢?中信证券的浮出水面给了人们或明或暗的提示。从中信证券此次涉案人员之多、级别之高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有组织的行动,而不是个人行为。换言之,中信证券并非“恶意做空”或是奉命行事,是“善意”的调控举措。只是股市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不是想调控成什么样就可以调控成什么样的。等到发现市场失控才知道闯了大祸,但一地鸡毛已不可收拾。
操盘救市如何夹带私货
中信证券在股灾前后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有些事可能会成为永久的秘密。现在追究的是救市过程中一部分高管人员涉嫌内幕交易和泄露内幕信息等罪责,因为这些问题都可以摆到桌面上来,他们是一批利用职务便利中饱私囊的硕鼠,是个人犯罪行为。人性的弱点决定了这些高管挡不住唾手可得的暴利机会,利用第一时间掌握国家救市资金动向的机会牟取暴利太容易了,更何况他们还有可能直接影响救市资金如何选择救市标的股票,从而导致国家救市资金沦为某些机构和个人高位筹码的“接盘侠”。
这些人仅仅是个人行为吗?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从《财经》杂志一篇关于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谈救市的采访报道中可以看出,中信证券不仅为救市资金入市提供专用席位,为救市行动“建言献策”,还同时调动了数百亿元资金进入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在掌握了国家救市资金动向的情况下,中信证券的数百亿元自营资金会怎样操作呢?中信证券作为“御用”券商,对股灾前后的所有情况了如指掌,并参与其中,既有奉命行事,同时某些操盘者也不可避免地会夹带些私货,只是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被暴露出来,一不小心让公司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中信证券冤吗?那么广大投资者呢?他们莫名其妙地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股灾,损失惨重,有的被彻底消灭了。还有国家救市资金呢?谁能想象竟然还有人敢打救市资金的主意,利用救市资金高位接盘某些机构被困死的筹码,不惜让救市资金被深度套牢。硕鼠硕鼠,真是吃了股民又吃国家的公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什么是吃红利?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5
-
普通人投资稀土,稀土ETF该如何选?
2025-10-20 09:55
-
炒股必看10个重要指标有哪些?怎么看?
2025-10-20 09:55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