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新投放缓乙二醇或有破局机会
发布时间:2023-11-29 08:55阅读:38
2023年乙二醇期货价格在4000元/吨-4500元/吨区间震荡横盘,供应过剩封闭其价格上行空间,成本成为其价格的重要支撑,限制下方空间,全年维持高库存、低利润和低开工状态。2024年乙二醇市场最大的变化是新产能投放速度放缓,因此存量装置有机会提升负荷,背后对应的是行业利润的修复,因此新年度或有乙二醇估值修复的机会。
1、国内新装置投放速度放缓
2018年以来,国内乙二醇产能进入持续高速增长期,其中2020年当年产能增速最高达到近50%,最近两年降至20%附近,主要是产能基数的明显增长,实际年度投产量依旧保持高位。从产能基数看,2019年国内乙二醇产能1055.5万吨,至2022年底达到2477.5万吨,2023年11月份达到2800万吨以上。
从投产装置来看,以炼油配套大装置和煤化工为主,还有卫星石化为代表的轻烃裂解大装置。整体看,乙二醇的持续大投产有国内降油增化的背景因素,也有绿色转型背景下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煤化工工艺进步的因素,轻烃裂解路线由于其明显的成本优势也成为国内C2、C3企业的新型发展路线,但其原料的运输受限明显,因此国内该路线发展相对缓慢。
经过了持续的高投产之后,2024年国内乙二醇新产能增速明显放缓,根据CCF的评估预计有3套共130万吨装置投产,包括宁夏保利、裕龙石化和中化学内蒙新材料,之后还有超300万吨新装置有投产计划,但投产时间可能在2024年以后。整体看,乙二醇新装置依旧以煤化工和炼化一体化配套为主,产能增速将从20%附近降至10%以内。
2、海外供应增长空间有限
国内新产能的持续快速投放导致乙二醇的自给率明显上升,对外依存度也从历史上的70%降至目前的30%附近,其中东北亚作为我国乙二醇传统的进口来源地在近几年贸易量下滑明显,主要是由于国内更具优势的炼化一体化大装置对海外落后的小装置的挤出明显,今年以来中国台湾省的多套装置停车或者降负运行,日韩装置也存在停产或者转产EO的情况。但中东和北美地区货源的占比在逐年上升,主要由于其当地廉价的轻烃原料带来的成本优势。2023年以来,随着海外天然气价格回落,乙烷价格下跌,北美乙烷裂解装置恢复,对我国的出口增加,占比达到30%。目前,当地只有美国南亚36万吨装置停车,另有加拿大50万吨装置10月下因故停车,其他装置正常运行,意味着未来当地乙二醇供应增长的空间有限,对我国的出口增量也将有限。
中东和北美乙二醇的出口目的地除了我国之外,还有欧洲市场,从历史上看,在欧亚价差明显上升时,海外对欧洲的出口增长,对我国的出口会有萎缩,近几年中东地区乙二醇对我国的出口自2020年的高位有所回落;2020年至2021年欧洲乙二醇价格居高不下,北美货源也有流向当地。因此,新年度继续关注欧洲地区是否会再度对我国乙二醇进口带来影响。
整体看,海外主要是页岩气为原料的乙二醇对我国有持续的成本优势,但2023年海外装置恢复良好,新年度对我国的出口增长没有太大空间,整体看对国内市场冲击有限。
3、存量装置负荷有望提升
2023年1-10月聚酯行业产量累计同比增长超13%,其中5月份以来的单月产量同比增速几乎都在20%以上,由于去年基数偏低,预期未来两个月的产量同比预期将保持较高增速,同时也反映了年内聚酯产能快速增长及装置运行较为稳定的局面,整体看年内聚酯行业恢复较好。
新年度聚酯行业新产能计划量预计在700万吨附近,年内产能增速将维持在8%附近的高位,基于2023年产量基数恢复明显,预期新年度的产量增速将有下降,如果按照8%的增速计算,则意味着对乙二醇的消费增长8%左右。
通过以上供应分析可以认为,国内乙二醇的产能增速放缓,进口增长空间有限,新年度乙二醇有望迎来阶段性的喘息机会,期间可能出现库存的去化、行业开工率的提升,与此相对应的是行业利润的修复。
4、合成气法供应恢复空间有限
2023年以来,随着煤价的持续回落,合成气法乙二醇利润获得了明显的修复,因此行业的开工率也大幅回升。CCF数据显示,国内合成气法乙二醇开工率从去年下半年的30%左右回升至今年的近65%的近5年较好水平。年内合成气法乙二醇月度产量从去年底的20万吨上升至50万吨,产量占比从去年下半年的21%恢复至近35%,为国内乙二醇供应贡献了重要的产量增长。
从装置的运行情况看,近几年投产的焦炉气装置运行较为稳定,少量高成本的煤制装置已经恢复了正常运行,只有少量外采原料装置依旧处于停车或者低负荷运行状态,华鲁恒升装置转产其他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整体看相比2023年的装置大量重启,全年除了例行检修,大部分装置运行稳定,2024年合成气法装置继续恢复的空间有限,除非行业利润继续好转。
5、乙烯法利润与开工或双双回升
近两年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工艺路线陷入长期深度亏损状态,按照海外市场价格折算,单吨亏损维持在200美元/吨上下。除了供应增长而需求偏弱造成的过剩压力之外,还与其在炼化一体化企业中,有重要的消耗乙烯的作用,是成品油盈利大幅回升背景下炼厂物料平衡与综合利润考量的结果。
随着成品油的利润回落,炼厂综合利润下降,全球主要地区的炼厂开工率也有所回落。从炼厂的物料平衡角度来看,副产的轻石脑油及下游烯烃原料减少后,深度亏损的乙二醇装置将存在一定的减产空间,亏损空间也将因此获得修复。
但实际新年度乙二醇的供需格局有望好转,新产能投放增速放缓后,下游聚酯需求增速如果超过乙二醇的产能增速,国内乙二醇将迎来被动去库周期,意味着生产的调节尚未跟上消费的恢复,期间往往会伴随着利润的修复。因此新年度随着库存的去化,乙烯法乙二醇行业有望迎来利润与开工的先后回升。
由于多数乙烯裂解装置下游配套除了乙二醇之外还会有PE、苯乙烯等产品,因此装置具体回升的程度取决于乙二醇和其他乙烯下游产品的利润对比,理论上企业会优先选择生产利润较好的产品,尽量降低亏损产品的产出。另外,近几年乙二醇装置多有增加EO配置,而EO的需求除了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之外,还与地产基建有很大关系,因此也取决于EO市场的需求表现。
总结及展望
综上所述,按照目前的投产计划看,新年度乙二醇的新产能增速放缓,下游聚酯的产量增速或从今年的高位回落,但依旧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二者之间会出现年度的供需错配。乙二醇的进口增长空间有限,合成气法装置的负荷提升空间边际减弱,最有可能的是在港口库存被动去化的过程中,乙烯法路线利润获得修复从而带动行业主动提升负荷。因此,新年度课考虑逢低布局乙二醇估值修复的策略,乙二醇从2023年的空配转为逢低买入思路。
本文主要内容已经于2023年11月28日在期货日报8版公开发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