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君行丝路·一带一路国家系列报告:印度宏观经济及大宗商品需求概述
发布时间:2023-11-27 08:55阅读:263
自2014年莫迪政府上任以来,印度经济经历了显著增长。2022年名义GDP达3.4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五。印度2022年GDP增速约为7.24%,预计2023年GDP增速将在6%-7%之间,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遥遥领先。莫迪政府颁布的“5万亿美元经济体”计划和一系列刺激经济的举措使印度经济有望持续高速增长。印度年轻劳动力丰富,消费增长迅速,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但贸易逆差、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依旧待解。近年来,印度政府资本支出的大幅增加与股市的连创新高,展示了印度经济的活力。随着印度人口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和政府一系列刺激经济的举措,我们认为印度经济将在未来持续高速增长。
印度市场对主要大宗商品的消耗量都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未来的增长想象点在于人均消费量。但由于印度当前的商品需求体量基数较低,即使假设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中国接近,大宗商品的消耗体量增长也要远落后于中国。同时,印度国内大宗商品生产消费依赖进口,尤其是能源,这导致印度宏观经济易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而印度对大宗商品市场的边际影响有限,只有在商品处于紧平衡下,需求弹性才会有较显著的影响。同时印度对进口依赖的程度升高,使其未来或许可以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变量。
印度进口数据体现出印度未来对商品的需求受制于基建地产、制造、消费这三个板块的发展。制造业处于复苏周期的尾端,受到外部因素的拖累(如俄乌战争以及欧美加息),产能还未完全恢复,但在强政策刺激下,未来可期;消费板块比较活跃,受到居民收入提升的支持,预计进入繁荣阶段;基建受到印度政府的持续关注与大力投入,已经成为印度大宗商品叙事的主要线索。但不同于中国基建建设,印度基建存在政策持续性风险、基建效益偏低、资金持续性面临考验等问题,同时,在分析与预测印度基建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边际影响时,也存在进度相对滞后、基建数据失准等问题。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机会,也要审慎评估印度当前的需求规模是否会是未来拉动大宗商品价格趋势性反转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