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视点】PX新年度展望:调油逻辑逐渐减弱化工需求持续走强
发布时间:2023-11-21 17:04阅读:327
前言
2023年调油季结束,市场焦点转向新一年的夏季汽油旺季是否还会有芳烃调油的行情。对于近两年芳烃调油的背景和逻辑,可以总结为海外需求恢复,地缘冲突导致化工品物流重构,美国油品轻质化,欧美持续去产能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线围绕美国汽油裂差高位,亚洲地区芳烃产品流向美国市场导致亚洲地区的供需平衡被打破。
回顾2023年初,市场对新一年的芳烃调油行情有普遍预期,且在2022年底市场已经提前交易过一轮提前备货的行情。2023年3月叠加亚洲PX装置集中检修的利多,PX-石脑油价差开始走高,从2月份的300美元/吨以下升至450美元/吨以上,调油需求交易前置。PX-石脑油价差在高位维持至9月中,时长达半年之久,与2022年相比表现相对平稳,持续时间更长。9月中旬以来,美国汽油规格切换,全球汽油消费走弱,裂解价差持续回落,美国RBOB-WTI价差10月中最低跌至10美元/桶以下的底部水平,后小幅反弹,对芳烃市场缺乏提振,是PX期货上市后持续走弱的主要原因。
整体来看,汽油裂解价差在2022年大幅波动,同期调油逻辑走得最为极端,2023年旺季汽油裂解价差处于偏高水平,对芳烃市场依旧有提振。新年度,随着全球能源化工品物流重构完成,市场供需矛盾趋缓,汽油裂差高点逐年回落,调油逻辑有弱化预期,但最终亚洲地区PX价格的强弱还要多角度进行剖析。
美国夏季调油组分进口保持增长
芳烃调油主要因美国二三季度夏季汽油消费旺季对高辛烷值的芳烃类需求增加,可以认为地缘冲突后的物流重构是造成该逻辑走强的主要原因。经过近两年的调整之后,原油、天然气等能源及相关的成品油、化工原料的全球贸易形成了新的格局,市场波动也趋缓。
截止到8月底的数据显示,美国VGO的进口量同比下滑6%,美国炼厂FCC和HC装置加工量同比下降0.6%,同期美国汽油消费增长1.6%,进口调油组分同比增长6.9%;截止到10月底,美国进口调油组分进口累计增长超10%。可见,美国汽油表观消费小幅增长,但由于其国内夏季调油组分的短缺,依旧需要增加高辛烷值组分的进口,其中重整调油组分的进口同比呈现萎缩状态,但芳烃类的常规调油组分的进口量增速在20%以上。因此,美国依旧需要增加MX和二甲苯等芳烃类产品进行夏季汽油的生产。
从进口来源地看,美国重整调油组分的两大主要进口来源地北美和欧洲在近两年对美国的出口持续萎缩;而常规调整组分来自北美洲、北非和东北亚地区增长明显,来自欧洲的量同比2022年有所恢复,但依旧不及2021和2019年的水平。
2、亚洲对美国芳烃出口保持升势
从区域占比来看,2021年欧洲对美国常规调油组分的出口占比在57%附近,亚洲地区约22%,北美洲约10%,非洲不足3%;2022年欧洲萎缩至49%,亚洲增长至23.6%,北美洲增加至18%,非洲至3%以上;2023年欧洲恢复至51%,亚洲地区继续增长约1个百分点,非洲增加至4%以上,北美地区占比萎缩至16%。整体看,亚洲地区芳烃类产品向美国出口保持升势,也是导致亚洲地区PX和纯苯等供应相对紧张的主要原因。
从韩国出口数据看,除了甲苯和二甲苯外,2023年纯苯对美国的出口保持大幅增长的态势,美国进口纯苯后可以利用当地廉价的乙烯、丙烯等原料合成调油组分,另外当地还有部分化工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汽油表观消费小幅增长,其对夏季高辛烷值调油组分的进口需求保持高位,尤其是芳烃类的常规调油组分进口持续增长;年内欧洲地区的供应有所恢复,但亚洲、北非等地区同样保持增长态势。全球芳烃市场在海外调油的需求季节性主导下呈现春夏偏强,秋冬偏弱的格局,亚洲地区PX和纯苯供应季节性紧张。
新年度美国夏季对进口调油组分的需求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的变数除了其国内汽油需求可能有下滑外,还有美国解除委内瑞拉石油制裁后,其国内补充重质组分后高辛烷值夏季调油组分供应有望上升,可以关注其相关二次加工装置投料量的变化。
3、调油与化工利润决定产品流向
以上对于美国的调油组分供应变化的分析只能认为是表象,美国汽油调和组分的季节性需求造成了亚洲地区芳烃产品二三季度供应紧张的局面,但相关产品是否流向美国调油市场根本还在利润。美国夏季调油需求每年都有,但化工品市场受到影响比较明显的还在近两年,除了汽油市场丰厚的利润吸引化工原料主动流向能源市场之外,也与化工品市场的弱势有关。简言之,产品会选择流向利润更好的领域。
从历史上看,2012年前后海外汽油裂解价差也出现过大幅上涨的走势,当时国内PTA产能大投放,化工和油品的需求共振,PX也一度成为价值高地,但当时市场的焦点在化工品市场产业供需,化工利润丰厚,因此芳烃产品的调油需求和化工需求的竞争优势不明显,调油逻辑并未成为市场主线。但是2020年以来,国内炼厂降油增化的规划导致炼厂下游化工配套增长快速,化工利润受到冲击,恰逢2022年海外汽油消费恢复与地缘冲突带来的油品利润大爆发,MX和甲苯等芳烃原料的化工生产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因此更多选择留在调油池或作为调和品添加到汽油中,利润低下的化工品领域陷入了原料短缺的困境,调油与化工品的原料竞争受到市场关注,调油逻辑主导芳烃市场走势。
4、新年度PX供需均有增长预期
对于新年度PX的走势预期,绝对价格依旧跟随原油节奏,但其产品的利润与产业供需格局密切相关。新年度国内有裕龙石化300万吨装置有投产计划,最终能否落地还存在不确定性,整体看国内PX新产能进入低速增长期,海外装置投产也集中在2025年前后,因此PX市场的供应格局基本明朗,后市供应增量将主要来自在产装置的负荷提升。
近两年亚洲地区PX开工率在70%上下波动,主要由于MX和甲苯等短流程装置原料短缺。后市如果新年度汽油裂差表现偏弱,调油效益不理想,则PX行业原料供应恢复,开工有望回升。采用华瑞信息网的统计口径,按照亚洲地区7892万吨的产能来看,假设开工率提升10个百分点,对应的是年度近790万吨的产量增长。但PX的供应能否恢复还是取决于短流程装置的原料MX和甲苯等的流向,即短流程装置生产的利润表现。
下游化工需求主要集中在PTA。从目前的市场预期看,逸盛海南250万吨PTA新装置投产,后市还有汉邦220万吨长停老装置有重启计划,2024年计划投产装置约有700万吨,以上合计超过1100万吨的PTA产能增长,对应的PX需求量在750万吨左右,PX的化工需求保持增长态势。但是最终的需求增长量还要取决于终端纺织服装的消费,如果消费市场难以消化PTA的新增产能,可能导致PTA行业保持低利润低开工状态,最终对PX的需求增速低于预期。
5、终端消费有望继续回升
经历了2023年的终端纺织服装出口持续萎缩之后,欧美消费市场对我国纺织服装市场继续冲击的力度有限,反而可能在下半年随着欧美市场经济“着陆”之后迎来再库存周期,国内纺织品及原料中间品的出口继续支撑聚酯市场保持较好的需求韧性;国内出行增加带来的纺织服装消费恢复较好,下半年政策的不断加码及中美经贸局势向着缓和的方向发展的背景下,后市内需和出口都有向好预期。因此,对于新年度的终端需求保持偏乐观预期,将对上游原料PX和PTA有提振。
6、总结及展望
以上通过美国汽油调和组分进口市场的变化推论,亚洲地区是美国重要的夏季高辛烷值调油组分供应来源地,因此导致亚洲地区短流程装置开工下降,PX供应萎缩,连续两年长流程装置给出较好的利润。新年度在海外其他地区对美国夏季调油组分供应增长的同时,美国国内重质原油进口增加后,夏季汽油调和组分的进口依赖度可能有所下滑,因此亚洲芳烃市场的调油逻辑可能有所走弱;但PTA计划投产量依旧较高,终端需求也有持续改善的预期,化工需求维持增长。PX新产能投放降速,芳烃调油逻辑或有减弱,但化工需求将继续支撑其维持较好的利润,因此建议逢回调做多PX和原油价差,风险在汽油和纺织服装终端消费同时不及预期。
本文主要内容已经于2023年11月21日在期货日报8版公开发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