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报告:中国聚乙烯产能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23-11-20 09:13阅读:242
中国聚乙烯产能格局分析
2023.11.20
自2020年以来国内聚乙烯进入大炼化集中扩能时期,2020-2022年期间,国内聚乙烯年产能增速均在15%以上。2023年中国聚乙烯共计260万吨新产能正式投产,增速在10%,预计今年总产能达到3091万吨。本文从产能区域、企业类型、原料来源等对PE进行产能格局分析,帮助投资者更清晰的了解PE供应结构。
产能及增长率
图1:中国PE产能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钢联资讯
自2020年以来国内聚乙烯进入大炼化集中扩能时期,2020-2022年期间,国内聚乙烯年产能增速均在15%以上,聚乙烯进入油制、煤制、轻烃多元化发展新阶段。2022年以来原油高位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而高供应下,聚乙烯行情整体呈弱势运行趋势,企业利润受到挤压,油制生产企业面临巨大压力,落后产能面临淘汰风险。2023年国内聚乙烯新装置投产步伐有所放缓,截至日前年内新增产能260万吨,国内聚乙烯产能达到3091万吨。除此之外,宁夏宝丰三期25万吨LDPE/EVA装置计划年内投产,预计2023年产能增速在10%。
2023年新增产能投产计划
图2:2023年PE新增产能投产计划
资料来源:金联创
2023年中国聚乙烯共计260万吨/年新产能正式投产,涉及全密度及低压装置,其中低压产能150万吨/年,全密度产能110万吨/年,生产产品集中在HDPE/LLDPE品种。从新产能地区分布来看,华南地区产能增量最大,年内投产180万吨/年,华北地区新增40万吨/年,西北地区新增产能40万吨/年。9月份随着宝丰三期40万吨/年低压新产能投产,中国聚乙烯产能再上新台阶,截至日前国内聚乙烯产能达到3091万吨/年。
产能区域分布
图3:中国PE产能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金联创
从国内聚乙烯产能区域分布来看,由于西北地区有丰富煤炭资源,近10年煤制烯烃新增产能投产主要也是在西北地区,所以西北地区目前聚乙烯产能占比最大,达到28%。其次是是华东地区,华东也是聚乙烯最大的消费地,聚乙烯产能占比达到25%。其次东北地区聚乙烯产能达到16%。除此之外,华南地区聚乙烯产能占比是14%,华北地区聚乙烯产能占比是11%,华中和西南地区聚乙烯产能占比较少,分别是4%和2%。
排名前十产能区域分布
图4:排名前十企业产能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金联创
从头部企业的产能布局来看,2023年国内聚乙烯行业产能排名前10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辽宁、山东等地,其中广东省代表企业有中海油壳牌(惠州)、茂名石化等,新疆地区代表企业有独山子石化等,陕西省代表企业有榆林能化等。
按企业类型产能分布
图5:中国PE按企业类型产能分布
资料来源:金联创
按企业类型产能分布来看,中石油产能分布位居第一,较2022年产能增加120万吨,产能占比在22.21%,其次为中石化,产能占比为20.69%,再次为地方企业、合资企业、煤(甲醇)企业,产能占比分别为20.28%、18.8%、18.62%。
按原料来源产能分布
图6:按原料来源产能分布
资料来源:钢联资讯
按原料来源产能分布来看,油制原料占据第一,产能占比在64.47%,其次为煤制,占比在17.13%,再次为轻烃制,占比在16.85%,最后为MTO及外采乙烯,占比分别为1.13%、0.42%。随着原料多元化发展,以轻烃作为原料来源的企业产能犹如一匹黑马,近年来占比增加较为明显。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