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黑色原料历次限仓效果,是冲锋的号角再现
发布时间:2023-11-8 08:46阅读:95
大商所10月26日发文,自2023年10月30日交易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铁矿石期货I2401和I2405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1000手,在铁矿石期货其他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2000手。本文通过盘点大商所历次对黑色品种限仓要求,解析此次限仓背景及展望后市行情。
自双焦、铁矿石上市以来,大商所对其持仓限制共进行了六波调整,结合行情来看,历次限仓的背景和效果如下:
第一波限制是自16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在粗钢产量实际下降之后,铁矿、双焦等原料价格进行了一大轮下跌;而随着供应端出清,以及地产行业的触底反弹,吨钢利润迎来了大幅修复,供需两旺的行业格局带动了原料的补涨,在此背景下,迎来了第一次对铁矿和双焦的持仓限制政策。17年7月,整体黑链在第一波上涨回调结束后,展开了第二轮反弹行情,当时吨钢利润在700-900元/吨,原料价格在第一次双焦限仓时延续涨势;在第二次铁矿限仓时,整体价格迎来高位回调,但随后涨至18年2月,整体价格趋势延续。
第二波限仓政策,是在2020年8月-12月展开的,此次限仓交易所共4次对铁矿石开仓限额进行修正,作为对其价格大幅上涨,资金炒作成风的抑制手段来看,效果明显是不尽人意的,整体持仓虽然下降,但实际价格直至21年5月才见顶回落,而铁矿石指数也从600点一度涨至1300,涨幅超100%。此轮铁矿大幅上涨,主要背景仍然是疫情后周期的补库需求,叠加海外发运的阶段性回落,供需短期错配带来了矿石价格的报复性上涨;成材领涨后,吨钢利润也由原先的200震荡修复至1200元水平,进一步促进了原料价格上涨。而回顾4次限仓效果,仅20年12月吨钢利润被上涨的矿石侵蚀转负后,盘面迎来了短期大幅回调,其余数次均延续了铁矿石的涨势。
第三波限仓政策,是从21年8月-10月开始的,与前面两次不同的是,此次限仓是在双焦大幅上涨,而铁矿下跌的背景下展开的,主要针对煤炭价格快速大幅拉涨而推出的一系列限制措施。20年10月开始禁止澳煤进口政策发酵,21年3月前后澳煤已无法通关,叠加极端天气和国内减产,港口煤炭现货价格上涨幅度超200%,交易所连续三次限仓,前两次都以双焦报复性上涨而结束,第三次,在21年10月国内煤炭大幅增产的利空下,双焦价格终于见顶回落,结束了长达将近一年的上涨走势。
第四波限仓政策,在23年2月出台,此次限仓仅针对铁矿石,背景是疫情全面放开,市场对于金三银四下游终端市场有所期待,叠加地产成交小幅回暖,整体黑色在春节后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而铁矿石价格持续拉涨,导致2月开始吨钢利润全面转负,行业出现了一大波亏损;在限仓实施后,铁矿石价格仍然高位震荡,随着下游需求被证伪,成材领跌,铁矿石价格最终也走下神坛。
第五波限仓政策,与其余几次限仓不同,出台在焦煤合约大幅下跌的背景下;进入到春季行情不及预期的下跌尾声,整体黑色出现了60%左右的回调幅度。而作为供应端环比宽松,全环节利润最高的品种,焦煤在面对澳煤恢复通关的利空冲击下,同样展开了明显的下跌行情。当时黑色利润同样开始转负,出现了原料成材连环下跌的负反馈,而限仓政策的出台,笔者猜测,更对出于对市场恐慌情绪的一种外力修正,以防资金集中做空造成行业的进一步坍塌。在限仓政策出台之后,整体黑色尚未止跌,因此被限仓的焦煤品种持续寻底,随着宏观情绪的转好,整体产业链止跌企稳,后期才迎来行情的修复性反弹上涨。
第六波限仓政策,起因同样是煤炭的大幅上涨,在23年9月开始率先对焦煤推出了限仓要求,10月26日,又对铁矿石持仓限制做出了要求。本次限仓的背景,是进入8月以来吨钢利润持续为负,行业亏损严重,截至10月27日,样本钢厂钢厂盈利率仅有16.45%,同比下降11.26个百分点。与持续恶化的盈利水平相对应的是,铁水产量的居高不下,上周日均铁水产量242.73万吨,环比增加0.29万吨,同比增加6.35万吨。亏损并未阻碍钢厂的生产意愿,随着需求刚性的不断证实,铁矿、焦煤等库存低,供应偏平的原料价格持续拉涨,在资金坚持增产即推多原料的背景下,交易所开始对这两个品种进行限制。
总结历次限仓背景,双焦的限仓,一方面受到其作为钢铁行业的原材料,考虑到整体行业的利润水平,成本占比影响,另外一方面,考虑到煤炭这一主要资源品种的独特属性,其同样影响到整体工业品的预期,连续下跌同样影响到市场的整体情绪。非理性的超预期下跌与上涨,同样受到监管层的关注。而监管的结果,与大众预期相反,通常是延续前期行情走势,仅仅在供需结构发生明显逆转时,才会产生投资者“预期”的指导效果。
对于铁矿石的限仓,基本在矿石价格大幅上涨,行业利润转负的背景下展开;在限仓政策推出之后,整体矿石价格基本延续前期走势继续运行,而就算20年连续限仓,也并没有阻挡矿价的涨势,由此可见其基本面的内在驱动,并不会受到交易限制的影响而出现明显的拐头迹象,反而是贴水更大,未收到限制的远月合约迎来了补涨的修复行情。而真正行情的扭转,总结历史,仍然是由于终端需求的连续下跌,引发全行业的负反馈,从而导致价格的大幅下挫。
目前黑色整体的基本面,仍然是高产量、低利润、低库存的情况。宏观预期的转好,资金更多选择相信高位的铁水产量,而实际需求不温不火,无法推高成材的大幅上涨,在低库存的背景下,同样也无法产生市场需求无法承接供应的恐慌式砸价抛货效果。
市场反馈到钢厂减产幅度不及预期,首先是受到某些地方行政要求,保产量、保税收就业等要求的影响;其次是对于其市场份额的担忧,一旦24年推行强制减产,锚定的标准则变为23年的实际产量,届时主动减产的钢厂相当于让出了自己的蛋糕,为他人做嫁衣;最后,现金流折旧等考虑,也是钢厂不愿减产,保持较低吨钢成本的原因。
展望未来行情,距离24年仅有2个月,粗钢平控大概率无疾而终,目前的弱反弹缓慢修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下游的亏损幅度,也符合整体市场的期望;主动减产在前期亏损200-300左右的情况下都未能出现,后续维持产量可能性较大,则铁矿石的需求大概率维持稳定,大幅回调的空间较小。而铁矿的走势,更多系于成材,成材延续弱反弹,则矿价保持高位运行节奏,一旦成材出现淡季需求崩塌,则铁矿价格将迎来其负反馈的寒冬。操作上,尽管回顾历史,限仓政策往往是行情延续的信号,但考虑到目前铁矿价格的绝对高位,吨钢利润仍然为负,政策预期和需求实际情况仍有分歧,重仓追多的性价比已经下降,后续单边建议观望为主,或在回调后关注大贴水的远月合约,等待需求的进一步明朗化。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