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尚无好转,棉价反弹基础不足
发布时间:2023-11-7 17:12阅读:105
上周,郑棉期货在跌至15500附近企稳反弹,主要是整个宏观氛围回暖,11月初美英欧央行暂停加息,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的乐观情绪冲燃,国内稳增长、稳预期相关政策继续发力,商品股市普遍反弹;另一方面,新棉成本逐渐固化,政策棉退出预期强烈,郑棉在期现货价差严重倒挂、宏观情绪回暖等因素下开始技术性反弹。国内棉花供给主要依赖国产棉、进口棉、抛储棉,虽然政策棉持续有退出预期,但国产棉和进口棉将大量供应市场,需求端仍无起色,所以郑棉持续反弹的基础不足,空间有限,短期区间调整后或继续偏弱,关注宏观氛围。
一、国际美棉价格跌破80美分,显示需求不足
11月初,美棉价格跌破80美分继续向下,截至11月6日,ice美棉主力合约收于77.87美分/磅,处于近一年区间的下沿。CFTC基金持仓显示,非商业多头继续减持。
美棉收割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整体销量同比偏低。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称,截至2023年11月5日当周,美国棉花收割率为57%,前一周为49%.去年同期为61%,五年均值为55%。截止10月26日当周美棉签约量大增,出口装船量小幅好转,当日美棉价格反弹,昙花一现。后续继续关注每周四公布的美棉出口销售报告,是否价格在跌破80美分后国际市场的采购力度,若周度出口数据继续回暖,美棉或有望止跌,若数据差于预期,则美棉难改弱势。
巴西棉方面,出口仍对美棉构成竞争。10月份的出口总量为225,700吨,高于上月的约186,500吨,但低于去年同期的26万吨。7月至10月期间出总量略超过58.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2%。
二、政策面供给减少,新棉和进口棉供给逐步增多
11月6日开始,储备棉日挂牌量降为1.2万吨左右,实际成交5722吨,成交率47.66%。平均成交价格16103元/吨,较前一日下跌295元/吨,折3128价格16686元/吨,较前一日下跌183元/吨。7月31日至10月1日累计成交总量85万吨,成交率73%。政策棉挂牌数量减少,棉市的供给少了部分压力,但仍有流拍,显示需求不足。
新棉加工方面,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截止11月6日2023/2024年度新疆棉累计加工180.12万吨,较上一日增加7.5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63.47万吨,同比增幅54.4%。随着采摘进入尾声,加工量逐渐增多,新棉供给增多。
进口棉库存继续累库。11月6日的外棉船货报价继续下跌,11/3月船期巴西棉M1-1/8报91.1美分,折1%清关16178元/吨,折滑准16326元/吨,较上周下降100元/左右,后期,预计巴西棉和澳棉到港压力会增大。据我的农产品数据,截止至11月2日,进口棉花主要港口库存周环比增1.4%,总库存32.5万吨。本周港口进口棉库存上涨,主因港口到货量较大,而出货量不高。
三、下游延续弱需求,纱线累库
10月份,纯棉纱市场整体成交继续清淡,虽然纺织企业开工下降,但整体库存依旧上升,棉纱贸易商降价出货,库存小幅去化,但是纺织厂产成品库存继续攀升,整体全国棉纱库存环比增多,同比高位,TTEB预计10月底国内棉纱期末库存达到127.7万吨,较9月底增加2.5万吨。产业链看,棉纱厂开机率下滑,棉花库存天数小幅下降,棉纱产品库存持续攀升;布厂开机下滑,原料库存下降,全棉坯布库存上升,说明产业链环节对原料采购情绪不高,产成品累库,终端需求不足。整体纺织产业需求延续弱势,对棉价继续构成拖累。
从业资格号|F0272542
投资咨询号|Z0002884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