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期货:关注实际减产情况枣价区间震荡走势
发布时间:2023-11-6 09:39阅读:133
01
7 月底天气炒作高峰期之后,红枣期货在13000-14000元/吨区间持续震荡至今,与其他农副产品走势相比较颇为强势,红枣主连合约在10月19日最高冲至14015元/吨,受新季减产支撑,红枣合约呈近低远高的价格排列。新年度红枣正在陆续上市,商业库存水平必然会提高,新枣收购成本仍然对盘面形成支撑,需要关注实际减产幅度和传统需求的预期兑现。
02
新枣红枣上市在即,
关注产量和收购价格情况
新季红枣的产量仍然存在分歧,认为减产幅度从20%-40%不等,后期随着新季收购加工等工作展开,预计产量情况也会逐渐明朗。今年低温冻害以及六七月份连续高温天气等不良天气增加,对红枣产量产量和质量有很大损害,前期坐果脱落明显,后期坐果受生长周期缩短导致品质欠佳。只是今年新疆供水充裕且人员流动不受疫情影响,良好的田间管理或有所降低之前红枣减产预期。
目前新疆产区收购价格差异较大,以质论价且下树时间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其中阿克苏主流价格在6.80-7.20元/公斤,阿拉尔地区7.20-8.00元/公斤,麦盖提地区指导价格8.00-8.50元/公斤。各地红枣开秤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高开0.50-1.00元/公斤,且继续呈现稳中上涨之势。当前新季红枣减产已被确认,枣商和枣农博弈较为严重,枣商对高价采购心态谨慎,但考虑到抖音、快手等资讯网站信息流通广泛,枣农囤枣待涨心理也浓厚。
一般来讲,由于今年普遍认为红枣等级下降严重,前期上市量少且倾向于首选好货,市场现货可能表现为坚挺,这反映到盘面就是近月表现较强,所以短期价差走势可能为近强远弱,但我们认为这只是暂时的。从基本面分析来看,年底前红枣供应充裕,农产品在集中上市期,原料供应压力较大,随着货量增加以及品质下降,后期价格往往倾向于下跌,预计11月上旬将进入收购高峰期,合约价差表现仍会转为近弱远强。统计规律来看,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红枣的销售旺季,同时也是红枣期货的交易旺季,需求量增加带动红枣期货氛围较好,短期对盘面形成一定的支撑,继续关注红枣购销价格。
03
需求端缺乏明确亮点,
但购销同比预期转好
红枣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销售旺季主要集中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假日前后。与去年同期相比,疫情影响消退,预计四季度购销同比转好。只是从河北省2023年红枣周度成交量来看,下游消费复苏的迹象依旧缓慢,部分时期更是低于疫情前的水平,整体消费需求不足且难见起色。资讯网站统计数据显示,红枣作物年内库存仍旧是下降趋势,但期末库存同比增加近30%。对于期末库存的实际数量,笔者难以进行有效统计,资讯网站的同比和环比变动情况姑且当做参考,我们认为国内枣市的去库存压力还是比较大。
2022/23年度红枣存储商利润较好,有利于客商新季采购备货积极性,但究其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后期由于枣商入疆困难导致枣价大幅下滑。当前新货较少且质量不佳,销区主流成交仍以陈货为主,优质陈货市场接受度高于新季,关注后期新季红枣质量情况。新疆主产区新季灰枣少量下树,参考主产区平均价格7.47元/公斤,河北销区新货一级灰枣价格参考10.00-10.50元/公斤,运费650元/吨,毛利润折合将近1.03元/公斤,该利润水平与往年同期相比处于较低位置。
虽然新季红枣质量下降明显,但由于红枣期货交割质量标准修订,扩充交割等级,可交割等级体量增多,交割品仍然充足。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干制红枣期货业务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现对红枣期货替代交割品升贴水公告如下,适用于红枣期货2312及后续合约,自红枣期货2312合约挂牌之日起施行:“280个/千克<每千克果粒数≤340个/千克且干基总糖含量≥70%”的替代交割品,贴水3000元/吨。其余等级替代交割品的升贴水保持不变。红枣期货自2019年4月30日上市运行至今,期货标准越来越得到市场共识,红枣加工能力也在迅速提升且工艺流程越来越稳定和成熟,涌现出了一批以交割库为代表的红枣企业,引领了整个红枣产业的发展。由于红枣下游加工产能和冷库库容增加,有利于红枣原料资源的利用。交割品的扩充以及产业链下游的发展,在作物年度的前期是利多支撑,但伴随着红枣产品持续销售以及更远期新季红枣的再生产,更加考验的是终端消费市场的接受能力,需求持续的疲软,势必会不断增加红枣贸易商的压力,正所谓高价抑制需求,未来的风险不可忽视。
我们需要注意关注基本面以及宏观面配合,如果红枣消费出现明显好转或者客商入市非常积极,不排除近月大幅走强的可能。下游企业加大现货采购,将进一步提升现货升水,支撑近月合约,加大近远月价差。同时,现货企业在买入红枣现货时,建议在期货市场做卖出套保,从而为现货保价。预计随着时间推移,新季红枣仓单注册数量也会增加,并且多以二级和三级交割品为主。
04
总结和展望
从红枣基本面来看,红枣仍难以摆脱大区间震荡的思路,虽然红枣新季年度产量和质量并不理想,但需求同样缺乏亮点,“一意孤行”的上涨只会进一步抑制下游消费,天气炒作高峰期所形成的阶段性价格高点很难突破,但减产属实也对价格构成支撑。随着新季红枣收购展开,季节性供应压力在当前期价并没有体现,新季红枣可选择性增加,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下游需求方必然会抵触高价,这就意味着期价在升水条件下持续性上行动能不足。操作上,采收在即,供应端利多不断消化,需警惕高位回落风险,关注后续收购价格和入库情况。红枣期货作为季产年销农产品,今年大部分时间近低远高的价差格局也说明红枣市场远期压力小且利润预期增加,对此加工企业在远月合约上可根据自身利润预期择机套保,利用期货工具实现稳定经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18 18:07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8 18:07
-
【能源赛道】可控核聚变为何成全球焦点?
2025-07-18 18:07